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英语“分层教学”初探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中要坚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一勺烩”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会导致教学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吃不饱”,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落后的学生却因“吃不了”,而加重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导致学习“掉队”。

这不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在无形之中被摧毁,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英语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创新即意味着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过程,是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实现课堂教学计划完成的过程。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背景我校地处乡村,学生大部分都出自农民家庭,绝大多数家庭收入较低,生活困难,许多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虽重视学生的学习,但方法不当,造成同一个班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况也是参差不齐。

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这就给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中学英语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初中英语要比小学英语难得多,要求更高,因此,对英语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还有一部分有潜力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很差,虽然常常完不成作业,课后不复习.这使得这些学生的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这些都给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带来了种种困难。

针对这样一些情况,加之目前教学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大,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不多,这不仅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且他们也会感到被老师们冷落,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失,进而影响课堂气氛,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笔者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即保持在原有自然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一些形成性评价为依据,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A、B、C 三个层次。

分层次教学实际上就是以进步为前提,层次为基础,竞争为手段,辅导为重点,实现目标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立足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研究,以目标分类为基础,以形成性评价为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措施(一)实施前的准备1、学生分层从七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选 30%的同学为A组(提高层次), 挑40%为B组(中等层次),其余30% 为C组(基础层次)。

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划分。

每月进行一次升级总评,总评合格的学生升入上一级。

总评分满分是100分,课堂表现分占50%,作业占30%,单元测试占20%,例如:一位C组的学生,总评合格时,可进入B组,然后可以逐渐升级。

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视最终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时时注意学生的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个体辅导,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不断上升。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调整,防止学生掉队,使他们能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积极向上,以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认识到升与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平时努力,而不是靠一时的运气或一时的努力结果。

由此使他们感到有压力,并化压力为动力,在平时的竞争中取得进步,求得发展。

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进取心。

2、座位分层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说是十分有效的。

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它的外部语言环境几乎没有,尤其对初中生来说,词汇量非常有限,跟外籍人员交流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堂上它要求给学生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但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能力及性格特征有所不同,教师的注意力又常常过多地集中在中前方的学生,后边和靠边的学生经常被忽视,这都制约着学生语言实践的全面展开,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长时间下去,不仅会使一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削弱乃至消失,也影响着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座位分层是当前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条件之一。

座位分层要求教师在适当考虑学生身高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自觉且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坐在中前方,以便监督;其次,让性格外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坐在与其性格相反的学生附近,以带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再次,让知识水平层次不同和相同的学生座位进行不同组合。

最后,让水平相当的四个竞争对手分别坐在四个不同的组,以便公平竞争,在此基础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学习的做法,可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热烈和谐。

这样的环境不仅协助层次教学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增加了中差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中差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好、中、差生间的距离也会缩短。

(二)落实目标与要求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

反之未设定学习目标者,其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

中学是各类基础知识的入门阶段。

一般来说,中学生应学好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如何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笔者认为,除了向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方面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让学生朝这个目标主动发展,有意识地依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实践及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可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施中要有灵活性,不能搞一刀切,也就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对所学内容进行分层次地制定学习目标。

例如笔者在上对话课时,总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话题功能,并在虚拟的真实的语境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提出不同程度的能力目标。

分层次地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学习目标时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好学生吃得、差学生吃得了”为宗旨;第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迁就低水平。

第三、不可以要求学生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面上,对C类学生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

(三)施教分层1、课堂操练分层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学生掌握英语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教师必须精讲基础知识,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操练。

而操练又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合理安排呢?对初中生来说,课堂是绝大多数人进行听说交流的唯一场所,从全盘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为读写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此我认为:应该把课堂上的听说交际活动作为英语教学的突破口和主旋律。

因为学生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根据学生分层和座位分层,笔者认为课堂操练的层次性练习设计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过程,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密度,但这个密度一定要适度,要充分考虑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水平,要给全体学生留有学习、发展的余地。

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每层次的课堂操练,根据课型和着眼点不同,精心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练习,以达到各自的能力目标。

下面以Go for it!Junior English for Students’Book七年级下Unit 6 (It’s raining!)为例,来谈谈如何设计对话操练的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完成各自的能力目标。

The teaching aims in this unit is :(1)To describe the weather.(2)To describe what you are doing.(3)Learn som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about telephone and weather.(4)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on the telephone .ABC类学生在掌握对话中的所涉及到的打电话词汇和用语,及问天气方面的词汇和用语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层交际操练。

C类学生要能根据语言材料进行基本的模仿交流或熟读对话。

下面是两个C组学生的模仿对话:C1:Hello!C2: Hello!Mum? This is Tom Speaking!Where are you now?C1: I’m in Shenyang .C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henyang ?C1: It’s very cold.C2: You’d better look after yourself.C1: Thank you, Bye!C2: Bye!B类学生要求根据对话内容, 借助一些关键词,恰当地运用语言材料复述对话,并要他们能在这个情景中编一个对话:假如今年暑假你要到你的笔友所在的国家去旅行,请打电话给他(她)问哪儿的天气情况。

A类学生除了B类学生的所达到的要求外,再问你所想要知道的事情。

要求:语言流畅,灵活运用语言材料,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感染力。

由以上可以看出,操练的三个层次是逐步深化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交际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这样做改变了以往好生等困难生,教师催困难生,以及困难生沮丧、茫然不知所措的被动局面。

在分层操练中,老师除了合理安排兼顾各个层面之外,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优势。

让A、C组的同学坐在一起或结对子,形成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在课外,这种一对一教学的作用就更大了,学生门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辅导、讨论、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