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3月月考

2018年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3月月考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北京学桥三月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人暴动与武王伐纣A.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B.都是由于国王的暴政而引起的C.都推翻了原来王朝的统治D.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2.东汉时期,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这主要是因为A.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B.国家行政组织的瘫痪C.乡党舆论被官僚家族支配D.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3.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A.辽阳省B.岭北省C.黑龙江省D.吉林省4.下列工具用于谷物加工的是①桔槔②水碓③翻车④水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按时间先后,排出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在长安兴办太学②佛教传入我国③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④《墨经》光学八条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6.“开辟荆莽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此诗记述的重大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皇帝统一台湾C.刘铭传保卫台湾 D.刘永福坚守台湾7.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出现新的变化,开始由“器物”转向“制度”,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③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④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终未能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根本原因是A.只重视发展轻工业,忽视重工业 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掌权C.受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制约 D. 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9.标志着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破产的事件是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B.一二九运动爆发C.红军长征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0.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A.瓦窑堡会议、十三届四中全会B.八大二次会议、七千人大会C.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11.图中所反映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是A.孟良崮战役B.千里跃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2.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下列各项理解正确的是A.西班牙成为欧洲商贸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夺巨额财富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13.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14."交通运输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

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在A.飞机的研制成功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C.蒸汽机的不断改良D.发电机的创制成功15.“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德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D.世界反战力量不强大16.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英法俄和德奥意的利益不同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烈C.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利益而相互勾结D.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17.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特殊局面,主要表现在A.两个政权并存 B.继续参加一战 C.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D.苏维埃政府成立18.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的意图是A.借此对德宣战B.构建遏制苏联的防御体系C.防止卷入战争D.攫取世界领导权19.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质变的标志是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B.“八·一九事件”后苏共被排挤出政权C.《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D.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20.20. 二战后出现的新科学技术中,由多国科学家协作完成的是()A.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B.电子计算机的诞生C.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D.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题15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

例如: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说:“吾即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功?吾即日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辱?”义和团一份揭帖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统一清升平。

”(1)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维新派和义和团持何种不同的观点?(2)你认为维新派和义和团的观点各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材料三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请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共实践效果。

三、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任选2题,每小题30分。

23. 简述西藏在元明清时期和中央政府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

24.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何改变?其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5.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评价?答案1—5:BAADC6—10:ADCDD11—15:DBABC16—20:BADBA21.维新派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

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

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主张正面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包含进行国内社会改革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

22.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后者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政治上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对旧体制进行一些改革。

在农业上以高价收购代替义务交售制.但同时又强化国营农场实行集中劳动、平均分配。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3.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②明朝在藏区设置卫所,任命当地藏族首领管理藏族事务。

同时建立僧官制度,利用宗教管理藏族人民。

整个明代,西藏各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③清朝先后册封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制定了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还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清朝和西藏地方的关系更密24.(1)侵华方针改变: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2)改变的原因:①日军战线太长,兵力物力财力不足。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着日军后方。

③国民党在抗战开始后仍坚持一党专政和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

④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

(3)影响:①国民党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成为日本在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工具。

②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正面战场处于被动。

25.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3、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6、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7、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

2、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

3、由于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

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新政的实施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