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体与固 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成的污染。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 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全球气候变化。燃料中的碳 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 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2)是热污染。 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 泊、大气或海洋中,在 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例如,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 比水域的温度平均要高出7-8℃,以致明显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
天然气的形成
点燃
点燃天点燃 然气的组成
•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
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CH)4
现象:燃烧生成蓝色火 焰,干冷的烧杯内壁 有水雾,烧杯倒放, 加入澄清石灰水,石 灰水变浑浊.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压缩天然 气(CNG)
Compressed Natural Gas 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的汽车
非再生 能源
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 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
化石燃料、

核燃料等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自然界可直接取得不必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的能源产品。 常规能源: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传统能源。 新能源: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的能源。
全球年内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当今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核能 世界
西气东输工程从2000年3月开始启动,到 200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 西气东输管线全长约4000公里,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横跨中国大陆东西,是中国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管线要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以及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并跨越黄 河、长江、淮河等江河,施工难度在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我国是世界上用煤最早的国家,开采石油、 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我国化石燃料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平衡。
种类



江苏、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 安徽等省和自治区
石油
东北、华北、新疆及我国近海
天然气
天然气60%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四川 等中西部地区
你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吗?
“西气东输”中的“西”新疆起塔里木 _______,“天气然”气指的是______,“东” 止上于海西__郊_____“输”的管方道式_______。 输气管道全长4200多千米,横9 跨___ 个省、市、自治区。
甲烷——沼气
池塘里的沼气
海底可燃冰——气体水合物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 为CH4·H2O,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 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学 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的比较

石油
天然气
常温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主要成分 形成原因 我国分布

石油
所含元素 所含物质 燃烧产物
C 、 H 主要含C
主要含C、H
(含少量 H、 (含少量S、
N、S、O)
O、N)
甲烷 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
的混合物
混合物
CO2 H2O
CO2 H2O 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煤、石油、天然气
煤、石油、天然气的用途非常广泛,与人 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煤被誉为“工 业的粮食”、“黑色的金子”;石油又叫 原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而天然气、 沼气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重要且较清洁的 气体燃料。
形成的粘稠状液体石油,经过地壳运动,被挤压在无孔岩 层间或多孔岩层内。
石油通常是黑色或深棕色、有的还有绿或蓝色荧光并有
特殊气味的粘稠状液体。它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 固定的沸点。它主要含有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数百种有 机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
石油的形成
石油的组成
碳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二、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有毒气体
3、大气污染 形成酸雨 粉尘
直接将煤、石油燃烧有何缺点?
枯贮能产竭量量物;有利会人决呢限用污你这? 不率染作认一可 低 环为为 系再 ; 境未应 列生 .来如 的,的何 问终主解题有一天会
能源的分类一:
能源类型 定 义 一次能源 直接来自自然界
而未经加工转换 的能源
实例
化石燃料、太阳 能、核能、生物 燃料、水能等
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直接
或间接转化而来
的能源
电能、煤气、汽 油、沼气、氢能 等
能源的分类二:
能源类型
可再生 能源
定义
不随其本身的 转化或被人类 利用而减少的 能源
实例
太阳能、生物 能、水能、风 能、地热能等
远古时期的植物
植物枯萎
植物等被埋在土中, 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 煤
煤的形成
远古时期的植物
植物枯萎
植物等被埋在土中,经 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煤
在地质历史上,沼泽森林覆盖了 大片土地,包括菌类、蕨类、 灌木、 乔木等植物。但在不同时代海平面常 有变化......
当水面升高时,植物因被淹而死 亡。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 积物覆 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 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随着海平 面的升降,会产生多层有机地层。
甲烷的生成或存在
• K:\化学\第4章\化石燃料 新课件\甲烷的存 在.avi
1、存在于池沼底部的甲烷,常称为沼气
2、存在于煤矿坑道中的甲烷俗称坑气。甲烷混在空气中达 到一定程度时,遇火会发生爆炸。 3、生活垃圾、动植物残体、动物的排泄物等经过发酵也 能产生甲烷。
沼气池
甲烷(CH4)
•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 燃烧现象: • 1、看到明亮的蓝色火焰; 2、烧杯内壁有水雾; • 3、迅速将烧杯到转后,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4、放热。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化石燃料的利用
你能举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离不开能源的例子吗?
讨论:
1 、做饭、洗澡等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2、汽车,飞机,轮船,火车,拖拉机
等交通工具分别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常见的能源
• 太阳能 • 化石能源 • 水能 • 风能 • 潮汐能:海水潮流运动的能量 • 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 • 地热能:地球内部释放到地表的能量 • 生物质能:燃烧植物体放出热能 • 核能(原子能) • 氢能
石油,是一种黑色或棕 色粘稠状的液体,人们誉为 “工业的血液”。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 元素及少量的氮、硫、氧等 元素。 是混合物,没有固定沸点
石油是古代海里微小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沉陷于海底,埋于 地下数百万年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 经过微生物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便会转化成石油和天 然气。
36.8% 27.2% 23.7% 6.2% 6.1% 当今世界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煤 、石油 、 天然气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遗 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 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最初作为燃料 使用,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化石燃料。
一、煤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H4+2O2====CO2+H2O
要注甲意烷:在甲空烷气在中点体燃积前分一数定为要5%-验15纯。%范围内,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煤矿的矿坑里也常有甲烷逸出。因此,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 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 K:\化学\第4章\化石燃料 新课件\甲烷的成 分.avi
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在温度增 高、压力变大的还原环境中,这一有 机层最后会转变为煤层。因埋深和埋 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
井下采煤
• K:\化学\第4章\化石燃料 新课件\开采煤 炭.DAT
世界上的煤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欧洲国家
俄罗斯
中国
美国
非洲部分国家
澳大利亚
世界主要煤田分布
二、石油
管西 道气 施东 工输 现工 场程

运西 行气 全东 线输 贯工 通程
输 气
欣欣向荣的天然气工业

我国目前已经探明了近

70个蕴藏着天然气资源的盆

地,估算天然气资源总量有 近40万亿立方米。面积愈大

的盆地储藏的天然气资源愈

丰富,因此,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准格尔盆地都已探明含有大
煤,也叫煤炭,黑色 固体,有光泽,被称为 “工业的粮食”,“黑色 的金子”。是人类历史上 最古老的化石燃料。 煤中含有大量的碳,此外, 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 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煤是混合物
煤的组成
碳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氮元素 硫元素
在沼泽和森林生长的植物死后,就会腐烂,并被泥沙覆 盖起来。经过一段时间,新的植物又开始在上面生长。这些 植物死后,又被泥沙覆盖。这样周而复始,经过数百年的时 间,就形成很多层的腐化植物层和泥沙层。经过数百万年, 这些腐化植物层屡受到地热和细菌分化作用,就成为煤层。
主要含C
主要含C、H
主要成分为CH4,
(少量H、N、S、O (少量N、S、O 属于混合物,含
等),属于混合物。 等),属混合物。量达90%以上 。
由古代植物的遗骸经一 大量的浮游生物及 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動植物死亡之後他 伴随着石油的产生
們的殘骸形成的
山西、内蒙古、安徽等 东北、新疆、近海 中西部地区
目前主要 用途
火力发电等,化工原 料
提取汽油等燃料 民用日常燃料 Nhomakorabea1、煤
2、石油 3、天然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