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清 代 贵 族 的 华 丽 住 宅 和 奢 侈 生 活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军事
清朝虽拥有88万绿营兵和八旗兵,但已腐朽不堪,失去战斗 力。军官不理营务,士兵终日游手好闲,出现骑兵没马,水兵不 习水,武器生锈、炮台失修等现象。
鸦片战争前的黄埔港
鸦片战争前的珠江要塞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国际形势
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和发展起来。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紧随其后。他们为争夺更多的销售市 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鸦片又名阿芙蓉,俗称大烟,由罂粟的汁液提炼制成,含有大量 的吗啡和生物碱,有镇痛、镇咳和止泻等功能,经常吸食极易上瘾。 鸦片原产南欧及小亚西亚,后传入阿拉伯、东南亚等地。明朝末年, 由南洋传入中国。
从18世纪50年代 起,英国向中国输出 鸦片,每年约为200 箱,60年代以后上升 为1000箱。1830— 1831年,走私鸦片已 增加到21849箱。
英国鸦片船“北京”号起卸鸦片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为了躲避中国水师的缉查,英 国商贩用特制的走私快船贩运鸦片。 这种快船装备了许多对桨,速度极快, 多装备武器。右图为英商贩运鸦片的 走私快船。
英国烟贩从印度把鸦片运到 趸船上,由中国烟贩和水手转至 “快蟹”(又称“扒龙”)的快 船上运抵广州,交给包售鸦片的 批发商店(称作大窑口),再转 售给各地包买户(称作小窑口) 进行公开或秘密销售。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道光皇帝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 广州同英国侵略者议和。右图为义律 向琦善提出赔款、开埠等无理要求的 照会。
左图是义律向琦善提出强 占香港的照会。琦善擅自答应 英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在向 清政府的报告中,谎称:割让 香港是允许英国人在外洋选择 一座小岛暂作修整。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右图为三元里人民缴获的英军军装和佩剑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40年8月,英国侵略军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侵略 者谈判。琦善向侵略者承诺:只要退回广东,清政府定惩处林则徐等人。 英国侵略者撤兵南下。 1840年10月3日,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问罪。
琦善在英舰上与英军谈判
林则徐革职的文书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 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 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员,作为商欠之数,准 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 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员,大皇帝准为偿补,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后,英 国因赎各城收过银两之数,大英全权公使大臣为君主准可,按数扣除。 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员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 此时交银六百万员; 癸卯年六月间交银三百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三百万员,共银六百万员; 甲辰年六月间 交银二百五十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员,共银五百万员;乙巳年六月间交银 二百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万员,共银四百万员;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 交银二千一百万员。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员加息五员。 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 皇帝准即释放。 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候候英 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誉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 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38—1839年,广东和湖北、盛京、山东、山西、陕西、河 南、湖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新疆等地普遍开展清查吸食鸦片、收缴烟土和烟具、缉拿烟贩、铲 除罂粟花苗等禁烟活动。 英国鸦片贩子惊呼:“鸦片贸易的末日似乎是到了!”
虎门禁烟广场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第三节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中国军民的抵抗
虎门销烟后,英国悍然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2 月,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被任命为正副全权代表, 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议会正式通过了发 动侵华战争的决议案,派兵开赴中国。 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 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
返回本章目录
乾 隆 皇 帝 的 龙 袍
清 代 景 德 镇 瓷 器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鸦片走私的猖獗与危害
1600年,英国 成立东印度公司, 垄断从好望角到东 方的贸易。由于鸦 片贸易可以获取暴 利,从18世纪末开 始,东印度公司便 强迫孟加拉农民种 植鸦片,并将鸦片 大量走私贩运到中 国,从中攫取巨额 利润。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广东水师的许多将弁,收入的 99%来自烟贩的贿赂。
鸦片战争前上海港外的鸦片趸船
鸦片贸易增长图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鸦片吸食者以衙门中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等。
平民烟馆中吸食鸦片者
烟民吸食鸦片的情形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正义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清廉,任湖 广总督时,严禁吸食鸦片,成绩显著。 1838年,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危害, 主张严禁鸦片。12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到广州查禁并销毁鸦片。整顿海防,添置大 炮,组织水勇,多次打败英国武装挑衅。组 织人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并亲自主持编译 《四洲志》。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清政府将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 被革职。 林则徐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 族尊严,不愧为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雕像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积极筹建海防,添置炮台。
左图为林则徐筹建“靖远”炮台奏摺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至25 日,林则徐与邓廷桢、关 天培等人在虎门公开销毁 收缴的2万余箱共计230多 万斤鸦片。广州人民涌向 虎门海滩观看销烟壮举。 在现场的外国商人“摘帽 敛手”,向林则徐敬意。 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尊 严,打击外国侵略者气焰, 表明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 决心。
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家庭纺织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政治
清王朝日趋没落,无 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 对外关系及文化领域,均 呈现出危机四伏的衰落景 象。在闭关政策影响下, 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 国”的迷梦,闭目塞听, 愚昧无知。
清道光皇帝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清朝中后期,奢侈腐化成风。乾隆皇帝六次南巡,耗费巨大。王公贵族也莫不如 此。这幅《清代贵族的华丽住宅和奢侈生活》图,就是最佳写照。图中的住宅是用名 贵的木材建造的,雕栏画栋,摆设豪华。贵族们觥筹交错,纵酒高歌,烂醉如泥。艺 人们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南京条约》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 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 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 头品顶戴花翎前阁督部堂乍浦副都统红带子伊里布;大英伊耳兰等国君主特派全权公 使大臣英国所属印度等处三等将军世袭男爵朴鼎查;公同各将所奉之上谕便宜行事及 敕赐全权之命互相较阅,俱属善当,即便议拟各条,陈列于左: 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 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 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 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 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 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任便立法治理。 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 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原价。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总目录
鸦片战争形势图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鸦片战争爆发后, 英舰先后侵犯广州、厦门, 均未得逞,转而侵犯位于 舟山群岛的定海。左图是 1840年7月英军侵犯定海 时的情景。
1840年7月6日,英 军第一次攻陷定海。左 图为英军在定海搭建的 军营。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41年2月25日,英舰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 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绝增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身负重 伤,仍亲自点燃大炮杀敌,后与守炮台将士400多人壮烈牺牲。
关天培,江苏淮安人,鸦片战争中的抗英名将。1834年,任广东水师 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禁烟,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 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
虎 门 威 远 炮 台 遗 址
关 天 培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41年8月,英国政府进 一步扩大侵华战争。英军再 次炮轰厦门。厦门总兵江继 芸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厦 门失陷。左图为英军侵犯厦 门。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三元古庙
三元里人民讨英檄文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我等义民„„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 尽尔等猪狗,方报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抗英武器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左图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战斗的指挥旗和 部分武器。他们以三元古庙中的三里旗为 “令旗”,约定“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抗击英国侵略者。
进攻虎门的英国皇家海军南京号(NANKIN)
广东水域的中国战船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的主要内容: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或侨居国外;严 格限制中国货物出口;严格限制来华的外国人的活动,防范外国人与中 国人接触。 清政府将通商事务限定在广州,设立公行即十三洋行管理外商,经 营进出口贸易和办理交涉。 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助长了清朝统治者顽固守旧心理,使中 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落后于西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