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教材】PPT燃烧和灭火精美版1
【人教教材】PPT燃烧和灭火精美版1
★ 用剪刀把烛芯剪掉
灭火的原理
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 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 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 析原因。
现象
分析
Ⅰ
蜡烛熄灭
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 氧气(空气)隔离,蜡烛熄灭。
Ⅱ 蜡烛燃烧情况不变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
Ⅲ
蜡烛熄灭
氧化碳使蜡烛与空气隔离,
着火点 /℃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实验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在烧杯上 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 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燃烧需要氧气
小结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思考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 的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增加空气的流通 提高氧气的含量 u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 灭掉?
蜡烛熄灭
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
课堂练习
1.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 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草料突然着火,整个战舰瞬
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
2.液化气罐着火了,怎么办?
3.森林火灾该如何扑灭?
讨论 你有哪些办法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隔绝可燃物 隔绝可燃物
★ 吹灭
降低温度
★ 用水浇
降低温度
★ 用沙子盖
隔绝氧气
★ 用湿抹布盖灭 降低温度隔绝氧气
★ 用烧杯罩住 隔绝氧气
★ 用两个木条夹住蜡烛火焰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4、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 的是( D )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
掉
5.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 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 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 a .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 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B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P2O5 (填 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 实验绿色化。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2.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 ) 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思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 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相关问题。 3.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 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导入新知
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火有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 火灾
当我们需要利用燃烧时,燃烧是否随时都能发生 ,燃烧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新知
一、燃烧的条件
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表7-1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
3.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 口喝茶 。这时 ,巷口 来了个 年轻人 ,路过 锁匠铺 时停了 下来。 看着锁 匠铺头 上里挂 着的老 招牌, 上门写 着“制 锁”两 个苍劲 有力的 大字, 年轻人 马上兴 奋了起 来。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
6.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 禁锢中 真正解 脱出来 ,以开 放的姿 态传承 历史文 化,维 护学术 开放多 元的本 性,积 极构建 具有时 代特征 、富于 活力的 “新国 学”。 “新子 学”正 是适应 这样的 “国学 ”发展 要求, 将应运 承载“ 新国学 ”的真 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