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3-油气藏评价

k3-油气藏评价

另外还有一种经验统计型油田开发模型,它是建立在对生产数据和实验 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的。经验统计模型可用来估算油田稳产年限、产量递 减规律、含水变化规律、采收率等。这是一种实用而又简便的分析油田动态 的方法。
地质模型, 相对于开发模型,还有地质模型 相对于开发模型,还有地质模型,地质模型是指描述油藏 特征的数据体,包括油藏的各个方面,例如构造、岩性、沉积 特征的数据体,包括油藏的各个方面,例如构造、岩性、 环境、流体特征等等。 环境、流体特征等等。 静态的描述
油藏评价
5、地面原油平均密度: 地面原油平均密度: 利用地面原油测定其密度, 利用地面原油测定其密度,选用不 含水或者含水比较低的原油进行分析, 含水或者含水比较低的原油进行分析, 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法确定全区的数值。 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法确定全区的数值。 对于原油密度变化比较大的油藏要分开 计算。 计算。 6、原油体积系数的确定: 原油体积系数的确定: 利用高压物性分析资料确定, 利用高压物性分析资料确定,一般采用样品块数平均方 法确定其平均值。 法确定其平均值。 注意储量计算的单位以及所给的参数单位。 注意储量计算的单位以及所给的参数单位。
确定六类参数的大小: 确定六类参数的大小:
1、含油面积:确定油水油气界面后,确定含油的范围,利用求积仪求出。 含油面积:确定油水油气界面后,确定含油的范围,利用求积仪求出。 2、有效厚度:扣除隔夹层后的有效厚度,由于厚度变化的范围比较大,厚度 有效厚度:扣除隔夹层后的有效厚度,由于厚度变化的范围比较大, 应该进行平均,主要采用厚度算术平均和面积加权平均两种方法。 应该进行平均,主要采用厚度算术平均和面积加权平均两种方法。
指连通的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 指连通的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一般根据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 资料取得。当孔隙度变化比较大时,采用有效厚度加权平均, 资料取得。当孔隙度变化比较大时,采用有效厚度加权平均,变化不大时 可用算术平均。 可用算术平均。
φ=
φ1h1 + φ2 h2 + ....φn hn
要了解的三部分内容: 要了解的三部分内容:
1) 地质储量的概念 2) 储量的分级 油藏、气藏、 3) 油藏、气藏、凝析气藏的储量计算
油藏评价
1)地质储量的概念 1)地质储量的概念
指油气藏内所包含油气的量。 指油气藏内所包含油气的量。 绝对的地质储量:凡是有油气显示, 绝对的地质储量:凡是有油气显示,包括不能流动的原 油的储量。 油的储量。 可流动的地质储量:凡是相对渗透率大于零, 可流动的地质储量:凡是相对渗透率大于零,可以流动 的原油,即在最大的生产压差下,可以流动的原油, 的原油,即在最大的生产压差下,可以流动的原油,包括只 见油花的地质储量。 见油花的地质储量。 可能开采的地质储量: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能开采的地质储量: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可 能开采的原油的地质储量,随技术经济条件而发生改变。 能开采的原油的地质储量,随技术经济条件而发生改变。前 苏联的平衡表内储量、美国的净厚度储量, 苏联的平衡表内储量、美国的净厚度储量,我国目前的计算 的储量都是这种情况。比如:含水98%以上(标定)。 的储量都是这种情况。比如:含水98%以上(标定)。 98%以上
此外还有油水界面、油气界面、原始含油饱和度、砂层厚度、有效厚度、 此外还有油水界面、油气界面、原始含油饱和度、砂层厚度、有效厚度、 油水界面 压力、 压力、温度等
油藏评价
含气边缘 含油内边缘 含油外缘 等值线 气区 油区 水区
油水界面
油藏评价
油藏评价
油藏参数的取得: 油藏参数的取得:
流体、岩石: 流体、岩石: 高压物性试验、 1 高压物性试验、试验室内分析 地层厚度、孔隙度、构造、饱和度、渗透率: 地层厚度、孔隙度、构造、饱和度、渗透率: 2 测井解释成果 地层流动系数、渗透率(动态资料): 地层流动系数、渗透率(动态资料): 3 试井确定
油藏评价
资源量 推测 潜在 远景储量
探明储量 详探阶段, 详探阶段,资料比 较清晰
开发储量 地质、 地质、生产资料 都比较齐全
类比法
容积法
动态方法
油藏评价
3) 容积法地质储量的计算
油藏 气藏 凝析气藏
油藏评价
油田地质储量
油田地质储量表示为:
wi o
地面密度, 地面密度,储量 为地面值
oi
N = 100 Ah φ (1 − S ) ρ / B
井名 w1 w2 w3 有效厚度 孔隙度 原始含水饱和度 4.5 0.278 0.32 6.2 0.26 0.3 7.3 0.281 0.31
w1 w2 w3
平均厚度:6.0m; 平均厚度:6.0m; 平均孔隙度0.273 0.273; 平均孔隙度0.273; 平均含油饱和度0.69 平均含油饱和度0.69
油藏由含油岩石和油藏流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油藏流体—油、气、 水—在油藏中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的分布 油藏中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的分布。 油藏中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的分布 对于特殊的低渗透油气藏有部分的例外。 对于特殊的低渗透油气藏有部分的例外。
从图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参数: 从图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参数: 几个参数 含油边缘: 含油边缘: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顶面的 交线。这是水和油的外部分界线。 交线。这是水和油的外部分界线。 含水边缘: 含水边缘: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底面的 交线。它是油和水的内部分界线, 交线。它是油和水的内部分界线,一般情 况下,在此线以内只有油气, 况下,在此线以内只有油气,而没有可流 动的水。 动的水。 油水过渡带: 油水过渡带:指含油边缘与含水边缘之间 的地带。 的地带。 含油面积:含油边缘所圈定的面积称为含 含油面积: 油面积。 油面积。 边水和底水: 边水和底水:在含油边缘内的下部支托着 油藏的水,称为底水; 油藏的水,称为底水;而在含油边缘以外 衬托着油藏的水,称为边水。 衬托着油藏的水,称为边水。 含气边缘: 含气边缘: 含油( 含油(气)高度:指油、水接触面与油藏 高度:指油、 最高点的海拔高差。
0 h1 + h2 + ..... + hn 油藏油n口井的算术平均,简单 h= 2 n 4 h1 + h2 h2 + h3 hn + hn +1 ( ) × F1 + ( ) × F2 + ...( ) × Fn F2 F1 2 2 2 h= 等厚线面积加权平均法, F
还有单井控制法。
油藏评价
3、有效孔隙度的确定: 有效孔隙度的确定:
油藏评价
油藏评价
1 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
2 储量计算方法
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
油藏评价
油气藏的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油气藏的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经确定即上报 全国储委,不能随意变动。它关系到油藏的规模、投资、 全国储委,不能随意变动。它关系到油藏的规模、投资、建 设以及开发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 设以及开发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 开发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 储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储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但是是随人们对油气藏的认识而 逐步的加深的。 逐步的加深的。
油藏评价
2)根据油藏成因的不同可把油藏分为三类: 根据油藏成因的不同可把油藏分为三类:
(1)构造油藏--包括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 (2)地层油藏 (3)岩性油藏
(1)构造油藏
(2)地层油气藏
泥岩
砂岩
石油聚集
运移方向
不整合面
由于地层被侵蚀以后,在其上面又沉积了新的地层,其接触面称不整合面, 由于地层被侵蚀以后,在其上面又沉积了新的地层,其接触面称不整合面,如果 上面的地层具有渗透性和储集特征以及盖层,形成地层油气藏。 上面的地层具有渗透性和储集特征以及盖层,形成地层油气藏。
N = 100 Ah φ (1 − S wi ) ρ o / Boi = 100 × 7.4 × 6 × 0 .273 × 0 .69 × 0.96 = 708 .3 1 .15
h1 + h2 + ... + hn
4、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确定: 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确定:
利用油基泥浆取心或者密闭取心的确定的含水饱和度求出原始含油饱 和度。或者利用测井解释的原始含油饱和度。 和度。或者利用测井解释的原始含油饱和度。确定的方法也有加权平均和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
S o1φ1h1 + S o 2φ2 h2 + ....S onφn hn So = φ1h1 + φ2 h2 + ... + φn hn
油藏评价
油藏评价
2) ) 储量的分级
已开发探明储量 (I类) 油气储量分类分级表 探明储量 未开发探明储量 基本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II类) (III类) 地质认识程度
主要分为三级储量: 主要分为三级储量:
三级储量:概算储量,一个含油气构造在有3口以上的探井发现工业油流后, 三级储量:概算储量,一个含油气构造在有3口以上的探井发现工业油流后,在基 本掌握油藏类型、含油范围以后,利用钻井、地震、 本掌握油藏类型、含油范围以后,利用钻井、地震、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三 级地质储量。与远景储量相比概算储量具有工业储量的性质, 级地质储量。与远景储量相比概算储量具有工业储量的性质,与二级和一级相比具 有推测的性质。该储量是进一步详探的依据,不能作为开发使用, 有推测的性质。该储量是进一步详探的依据,不能作为开发使用,与一级储量相比 具有50%的精确度。 50%的精确度 具有50%的精确度。 二级储量:探明储量,在探井和资料井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 二级储量:探明储量,在探井和资料井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取得相当的试油试采 资料以后,计算的储量,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80%的精度。 80%的精度 资料以后,计算的储量,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80%的精度。 一级地质储量:开发储量。开发井网钻完以后,依据岩心资料、 一级地质储量:开发储量。开发井网钻完以后,依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开采资料 确定的储量,它要求油藏类型清楚、含油面积准确、有效厚度可靠,各项参数落实, 确定的储量,它要求油藏类型清楚、含油面积准确、有效厚度可靠,各项参数落实, 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编制开发调整方案的依据。 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编制开发调整方案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