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课件(诗歌概述) 共38页
大学语文课件(诗歌概述) 共38页
3.《楚辞》
宋黄伯思 《东观余论》:“屈宋诸骚,皆书 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 《楚辞》。”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叙情怨, 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 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 时。”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 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诗经》 与《楚辞》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 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中国历代诗“莫 不同祖风骚”。
4.东晋田园山水诗
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单 纯自然、独成一体的田园诗风格,为古典 诗歌开创了一个情、景、理交相融合、平 淡和醇美相互统一的新的艺术境界,发展 了五言诗,对后世影响很大。
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使南朝 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大放光芒。
谢脁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与谢灵运一 道被世人称之为“大小谢”。
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 干、阮瑀、应旸、刘桢 )为代表。
2.正始诗
诗歌创作沉郁艰深、风调峻切,既继承建 安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呈现出与建安时代 不同的风貌。推动五言古诗发展。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3.西晋诗
多数作品流于华采繁缛 。唯有左思的诗歌 骨力遒劲,承传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其《 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相结合的新路 子。 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 。
北朝乐府以五言四句为主,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 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其特点是 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刚健。
总而言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 ,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 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 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四)唐 代
1.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扩大诗歌题材,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 他们初步定型。陈子昂、宋之问、沈佺期 、张若虚、刘希夷等诗人亦各有贡献。
5.南北朝诗 鲍照虽“才秀人微,取湮当代”,但其创作风格的 独特和文学作品的价值,却深受后人高度重视。 其杂言式、隔句押韵的七言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 做出了贡献。 庾信将南方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北方刚健爽朗 的精神融合,成为唐代诗风的先声。
南朝乐府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 充满浪漫色彩,极少伦理考虑,情绪基调哀伤, 形象生动鲜明,语言天然活泼,修辞明朗巧妙。
李白:自觉地继承了屈原以来诗歌的浪漫主 义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勤奋,创造出独 特的李白风格。其特点有三:
第一个特点是具有浓烈的激情。
第二个特点是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个特点是常用夸张的语言抒发情感。
杜甫: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其特 点有四: 一是创作内容:真实写照社会历史。 二是创作立场:心系百姓为民请命。 三是创作风格:踏实厚重情真意深。 四是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追求完美。
《颂》为王室在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 、《鲁颂》、《商颂》,共40篇。
(2)《诗经》 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 兴”三种手法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之“六义”:则指“风、雅、颂 ,赋、比、兴”。 孔子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思无邪”; 《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
3. 中唐
白居易 、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现实主 义诗人—新乐府运动。
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姚合等人—另 有创造—自成一家。
刘禹锡、柳宗元—特殊风格—独特建树 。
4. 晚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可为代表:“前不见 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 怆然而涕下。”
2. 盛唐
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如 :储光羲《钓鱼湾》“垂钓绿湾春,春深杏 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 情人,维舟绿杨岸。”
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王之焕等人。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 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 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波江上使人愁。”
2.《诗经》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 , 又称“诗三百”。 (1)《诗经》按音乐分为《风》、《雅》、 《颂 》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包括周南 、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 、陈、桧、曹、豳等地区的乐歌,共160篇。
《雅》多为贵族祭祀或宴会典礼之诗歌,分为《 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
大学语文
主讲教师:罗 民
二0一三年二月__ 二0一三年七月
上 编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章 诗 歌
一、中国古代诗歌概述
二、中国古代诗歌选读
一、中国古代诗歌概述
(一)先秦时期 1.原始诗歌 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
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原始猎歌《弹歌》:“断竹,续竹,飞
土,逐宍 ”
其中《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 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等皆为传世经典。
3. 其它 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歌也曾出现过断代。
先秦两汉时期的诗歌是我国诗歌的活水 之源。
(三)魏晋南北朝
1.建安诗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 用五言形式,表现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 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 风格。
(二)两汉时期 1.汉乐府
又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乐府民歌”, 继承现实主义传统 ,以叙事为其特色。
汉乐府在形式上打破《诗经》四言格式,采 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 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其中《陌上桑》、《东门行》、《妇病行》 、《孤儿行》、《孔雀东南飞》等为传世名 篇。
2.《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代表了汉 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浓重的感伤情绪,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社会的荒谬 黑暗。
这些诗长于抒情,善于比兴,象征衬托,所用 皆妙;其融情于景,寄情于事,达到天衣无缝、 水乳交融的境界;其语言具有言近旨远、语短情 长的艺术魅力;被后人评价为:“风之余,诗之母 ” “五言之冠冕” “一字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