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安全管理

患者安全管理


2009年中国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
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患者及家属方面:
• • • • 隐瞒有关病史 病人擅自离院,在院外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 对病情的知晓程度,对进一步诊疗措施的选择 对出院医嘱的知晓、理解程度
3、医院环境中的有些方面:
• 停电 • 中心供氧、负压的中断 • 院内的行路安全问题
4、医院感染:
• 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 临床症状的感染。 • 严格做好手卫生、终末消毒、防止针刺伤 等工作。
• 患者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 2004年,WHO宣布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成立,定
期发布患者安全目标,指引各国采取有效措
施防范患者安全事件发生。
• 2006年10月,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7年患
者安全目标”。
• 在2014年8月,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患者安 全目标(2014-2015)》
意外拔管 留置针感染 雾化吸入不良事件 自杀未遂 窒息 氧气表脱落 合计
体温表破裂皮肤损害 1
3%
3%
中医科
心内科
2013年不良事件汇总
排序 事件类型 发生例次 上报科室
内二科4、内一科3、消化科3、神经内科 2、内三 科 1 、 眼科1 、耳鼻喉科1 、普内科 1 儿科1 、脑系科 1 、普内科 1、东血透室1 普外科2 、 消化科1 、 ICU1、内二科1 内二科3、神经内科 1
5、药物的不良反应:
•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 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 应。 •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措施——
合理用药(高危、毒麻、双人核对)
6、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 要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维修,保持完 整的备用状态。 • 如吸引器、氧气、儿科的暖温箱。
(十大死因列第八位)
• 医疗差错、隐患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患者安全的现实
• 给病人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制品
• 本应外用的药液给病人静脉推注
• 给病人使用过期、变质甚至是从地上拣起的药 物 • 患者在院内跌倒、坠床,导致脑出血,甚至死 亡
• ……

我们的认识:
• 谁都希望把工作做好 • 谁也不希望发生差错 • 谁人无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跌倒
坠床 意外拔管 院内压疮 液体渗漏 烫伤 皮肤划伤 药物不良反应 给药差错 血管通路不良事件 针刺伤 导尿致尿道损伤 自杀未遂
16
4 5 4 3 3 3 3 2 2 2 1 1
肿瘤科 1 、儿科 1 、中医科1
内一1 、内二科 1、普内科1 神经内科 1 、儿科1 、普内1 内二科3 儿科1 、呼吸科1 西区血透室2 消化科2 急诊科1 脑系科1 肿瘤科1
目标六 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 目标八 加强医院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 目标九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目标十 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时对患者安 全的影响
• 患者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客观数据之一。
• 患者安全管理是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评
价内容。 • 控制和管理不良事件,降低发生率,是做好服 务、体现优质护理的前提。
• 所有护理人员都应重视不良事件的防范。
• 降低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事件发生后
妥善处置
及时报告事件
分析原因 制定措施
控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2007年-2009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不良事件类型 坠床/跌倒 烫 伤 发生例数 10 8 5 4 2 2 1 1 34 发生率 29% 24% 15% 12% 6% 6% 3% 发生科室 内一科、内三科、急诊科 呼吸科、中医科、神经内科 内一科、心内科、神内科 内三科 内一科、内三科、神内科 内二科 内一科 内三科、呼吸内科 普外科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患者安全目标(2014-2015)》(标红部分为新增内容)
目标一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目标三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 传递关键信息 目标四 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目标五 提高用药安全
患者安全管理
神经内科 王宝霞
•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求。 • 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到“不伤害 ”。
• 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的现实
• 文献报道,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 大等国家,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 在2.9%-16.6%。 • 每年死于医疗差错的美国公民比死于乳腺 癌、艾滋病和交通事故的人要多得多。
期望:
• 不容易犯错的环境 • 错误能及时纠正的氛围 • 能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的 能力
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1、医务人员方面: 2、患者及家属方面: 3、医院环境中的有些方面: 4、医院感染: 5、药物的副作用: 6、医疗设备故障: 7、医学科学的局限性:
1、医务人员方面:
• • • • 医疗差错 急救及复苏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对病人及家属履行知情告之不足 对病人有关诊疗措施风险程度的把握
14
输血反应
1
合计50例
内容提要
• 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级、分类
•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 典型案例共享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级、分类
什么是不良事件?
•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由于医疗系统管
理问题导致患者受到伤害,这种伤害并非由患
者本身疾病造成。由于伤害,导致患者需要额
外的监护、治疗,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导致患 者死亡。
• 不良事件涵盖范围广,包括医疗、护理、后 勤支持系统、设备、药品等范畴。 • 护理方面常见的不良事件有压疮、跌倒、坠 床、烫伤、意外拔管、自杀、差错、缺陷等。
不良事件分类 • 病人辨识事件 • 给药相关事件 • 导管相关事件 • 针刺伤事件 • 标本采集相关事件 • 手术事件 • 输血事件 • 意外伤害事件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