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讲 质量和密度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讲 质量和密度教案

第7讲质量和密度一、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及其单位。

2.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应用。

3.知道水的密度。

4.会用天平称质量。

5.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测量质量天平的使用2.密度知识的综合应用3.利用密度公式测量物质密度、鉴别物质种类、估测物体质量。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质量及其测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的单位国际通用单位: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吨、克、毫克换算关系:1吨=103千克 1千克=103克 1克=103毫克 1千克=106毫克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而改变4.质量的测量(1)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秤、案秤和电子秤等,在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两种:物理天平和托盘天平.(2)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前先观察:(a)观察最小刻度:即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克;(b)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又叫称量)即最多能测量多少克.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校正零点,调节横梁平衡.具体步骤:i)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ii)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c)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里,把砝码放在右盘里,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d)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里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知识点二 密度及其应用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 3,其他单位:g/cm 3换算关系:(以水的密度为例)1.0×103kg/m 3=1.0×103×3631010cmg =1.0g/cm 3它表示1m 3的水质量是103千克,即1cm 3的水质量是1g.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忽略温度的影响,可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改变的.4.密度的计算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 ρ=vm 式中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kg;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m 3;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kg/m 3如果m 的单位g, v 的单位用cm 3,则ρ的单位即为g/cm 35.密度的测定 根据密度的计算ρ=vm,可知测定密度的基本方法是:(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2)如果是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出体积v. 如果是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且不溶于水,则可采用量筒(或量杯),由量筒中水面放入物体后与放入物体前的两次液面示数差来测出固体体积v. (3)将测出的物体质量m 与体积v,代入公式ρ=vm求出组成物体的材料密度. (4)量筒(量杯)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体积,选择适当的量筒或量杯.b.观察量筒刻度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是多少.c.量筒必须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d.观察量筒液面到达的刻度值,视线要跟液面相平. 量筒和量杯的刻度单位是毫升(或升).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6.密度的应用 (1)计算质量若已知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m =ρv 求出物体质量 (2)计算体积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材料密度,则可用公式v =ρm求出物体的体积. (3)鉴别物质若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或已测出质量和体积,即可用公式ρ=vm求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知是何种材料构成的物体(二)题型、方法归纳选取经典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计算题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模块的知识(三)典例精讲题型一 质量概念及其测量、天平的使用【例1】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 .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C .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析】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例如一块铁无论用它制成铁锤还是制成铁管,只要保持铁的多少不变,那么其质量的值是不变的.当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论它是处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它含有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那么它的质量值是不变的,例如一块铅熔化成液体后,其质量不变.一块铜由北京带到南京,再由宇航员带到太空和月球上,它含有铜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质量也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块铜加热后,温度升高,它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也不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归纳小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值不会随物体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变化.【例2】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解析】天平使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横梁平衡.选项A 和B的情况是天平调节中出现的错误.在天平未开始测量时,天平横梁向右侧倾斜,右侧质量大于左侧质量,这样最后即使天平保证平衡,砝码的质量也会小于测量的真实值.同样道理,指针向左侧偏,则会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如果不注意保护砝码,使砝码质量小于标准值,就需要多加砝码才能保证天平平衡,因此,最后读取的砝码值会偏大.选项D是在测量中没有使天平平衡,头向右偏,视线使原本向右偏的指针与标尺的零刻度线重合了,这样实际上右盘中砝码质量大于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答案】A归纳小结熟记天平的使用方法,读数时可以联系刻度尺的使用读数。

题型二密度以及应用【例3】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解析】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瓶油倒掉一些后,作为物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作为物质却没有发生变化.【答案】 C .【例4】一块体积是100cm 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 A.仍是100cm 3B.大于100cm 3C.小于100cm 3D.无法确定【解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当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改变时,物体的体积、密度等通常会发生变化,但是物体的质量大小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和冰的质量是相等的,即m 冰=m 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的,虽然忽略温度的影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会改变的,但是状态改变时,密度却是要改变的.查密度表可得: ρ水=1.0×103kg/m 3, ρ冰=0.9×103kg/m 3,即ρ水>ρ冰,而v 水=水水ρm ,v 冰=冰冰ρm .则可知: v 水<v 冰.【答案】 C. 归纳小结水的密度是要熟记的一个常数,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例5】一个用模子浇出的钢铸件,质量是154.4千克,它所用的实心木模的质量是14kg,木模的密度是0.7×103/m 3,钢的密度是7.8×103kg/m 3.试判断这铸件有没有气孔.【解析】 用模子浇出的钢铸件是利用木模来成形的,因此钢铸件和木模有完全相同的形状和体积.但由于是由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因此它们的密度和质量都不同.判断钢铸件有没有气孔,实际上就是判断钢铸件是不是完全实心的.由木模的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木模的体积,这等于钢铸件的体积;由钢铸件的体积和密度可求出实心钢铸件的质量(即没有气孔时的质量),和钢铸件的实际质量相比较,即可判断出钢铸件有无气孔.另外,如通过比较体积和密度也能判断出钢铸件有无气孔.【答案】解 m 1=154.4kg,m 2=14kg, ρ1=7.8×103kg/m 3, ρ2=0.7×103kg/m 3实心木模的体积: v 2=22ρm =33/107014mkg kg ⨯⋅=20×10-3m 3钢铸件的体积: v 1=v 2=20×10-3m 3钢铸件如没有气孔,则其质量应该是: m 1=ρ1v 1=7.8×103kg/m 3×20×10-3m 3=156kg ∵156千克>154.4千克说明此钢铸件有气孔 归纳小结这类问题使用假设法,得出与题目矛盾的结果。

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此题还可以用体积法密度法判断。

【例6】一空瓶质量200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克,现向一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000克,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410克.求瓶内金属的密度.【解析】由空瓶质量及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出瓶内的水的质量,并再由水的密度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的容积.由空瓶质量及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可求出金属颗粒的质量;由瓶内再灌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出后装入的水的质量,并进一步求出其体积;用瓶内容积减去后装入的水的体积即可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最后,将金属颗粒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ρ=vm即可求出该金属的密度. 解 m 1=200克,m 2=700g,m 3=1000g,m 4=1410g, ρ水=1g/cm 3瓶内装满水时,所盛水的质量: m 水=m 2-m 1=700克-200克=500克 盛满水时,水的体积: v 水=水水ρm =3/1500cm g g =500cm3则瓶内容积: v =v 水=500cm 3瓶内金属颗粒的质量:m 金=m 3-m 1=1000g -200g =800克g 瓶内后装入的水的质量:m 水=m 4-m 3=1410g -1000g =410g 瓶内后装入的水的体积: v 水’=水水ρ,m =3/1410cmg g =410cm 3金属颗粒的总体积:v 金=v -v 水=500cm 3-410cm 3=90cm 3金属颗粒的密度: ρ=金金v m =390800cm g =8.9g/cm 3即金属密度为8.9×103kg/m3归纳小结要善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此题中的隐含条件是瓶子的容积等于所装水的体积。

【例7】两个体积均为5.62 ,颜色、形状完全一致的纪念币,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9.91g 和108.47g,你能否知道它们各是什么金属制成的吗?【解析】人们常常用物质的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根据密度公式,可分别求出两个纪念币的密度.然后查物质的密度表,即能知道它们是什么金属制成的.已知:求:解:质量为49.91g的纪念币的密度为质量为108.47g的纪念币的密度为答:查表后可知第一个纪念币是铜制成的,第二个纪念币是用金制成的.【例8】石油可以用油罐车来运输,它的密度是.如果每节油罐车的容量是80 ,运输2000t石油需多少节油罐车?【解析】本题是利用密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可先计算2000t石油有多大体积,除以每节油罐车的容量,即得所需多少节油罐车.此题也可以先计算出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然后用2000t石油的总质量除以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质量,即得所需油罐车的节数.已知:求:解:每节油罐车所装石油质量所需油罐车的节数应取整数30节答:需30节油罐车.四、板书设计2个概念——质量密度2个实验——天平的使用测量物质密度3种体积测量方法——公式法排水法溢杯法五、作业布置完成测量机械运动的课时作业六、教学反思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模块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