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3课《沁园春雪》课件.ppt
第23课《沁园春雪》课件.ppt
①惜中含褒。
②“惜”字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
③“惜”字包含着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三句是本词的精髓所在. 从内容上说
意即上述那些古代英雄, 都已成过去了,从而抒发
了作者雄视千古的豪情.
“俱往矣”
从结构上说,
它有力地结束了上文,并很 自然地引出“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结论.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1913~ 1918年,就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与 何叔衡等创立新民学会。1919年,先后在长沙 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小等校任教。“5.4”时 期,主编《湘江评论》。后,领导了驱逐湖南 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 月,与何叔衡等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组建了中共湘区委
美学家朱光潜
朗读欣赏
诗文简析
背景知识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 抒发了对壮丽山河 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这首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 里,论史,上下几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 的豪情壮志。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顺利到达陕北。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 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从此,红军肩负 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 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 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 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 县袁家沟,一个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沁园春 雪》就写在这 个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同志亲赴重 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 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求诗),毛主席手书《沁园春 雪》赠 给他,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 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了解写作 和发表背景,有助于领会词所表现的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 的豪情壮志。
沁 园 春 雪
·
北国风光
了解词的抒情特点及作者的感情态度; 感受词的意象内涵及词的境界意蕴。
学法指引 诗歌语言的锤炼与社会问题的思考。
重点探究 词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表现。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 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 及其他种类文学。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 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品;它在使人到处 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 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第二层具体评论历史人物。
一个“惜”字贯穿这一层意思的始终,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 不足,句句饱含惋惜之情。 “惜”字的意味非常丰富。第一, “惜” 中含褒,以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 史上的杰出英雄为前提,他们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战功赫赫,对中 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肯定他们也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 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 “惜”字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 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 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第三, “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 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自信。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 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 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 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 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 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 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 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续上
“秦皇汉武”的弱点是“略输文采”。“略”,略微,“输”, 差的意思,“文采”指文化方面的才华与成就。意思是说他们在文 治方面略嫌不足。“唐宗宋祖”,指出他们的不足是“稍逊风骚”。 “稍”是稍微,“逊”差的意思,“风骚”也指文化方面的才华和 成就。意思也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稍微差一些。而“成吉思汗”, 先称他是“一代天骄”,欲抑先扬,再说“只识弯弓射大雕”,只 注重武功,而忽视文治。评古是为了论今,这一层有针对性地批评 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是这首词的显著特点。词的 上阕写景。有概括描写、有具体描写、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 有想象描写,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 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豪爽,精神振发。下阕是议论 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人们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 议论,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 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 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简析词的上阕
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可分三层。
第一层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北国”,即祖国北方,点明了所写的地域。“千里” “万
里”是互文,应合起来理解,意思是千万里范围之内到处是“冰封” “雪飘”。作者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并在想象之中扩展视觉形象, 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显示了宏大的气魄。一动 一静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丽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
的展望
•
分外妖娆:艳丽多姿
• • 下阕
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赞:当代英雄
再次欣赏朗读
作业:
写 出 两 句 写 雪 的 古 诗 句。
朗诵 沁园春 长沙
去独 橘立 子寒 洲秋 头湘
江 北
林看 尽万 染山
红 遍 层
万鹰漫 类击江 霜长碧 天空透 竞鱼百 自翔舸 由浅争
底流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这首词语言形象、精警、优美。
板书
•
冰:封(静态)冰雪弥漫的严冬景象
•
雪:飘(动态)壮阔雄奇的银装世界
•
实景 望:登高望远(统领下文,展开画卷)
• 上阕
长城、黄河——静态(互文、夸张)大雪纷飞,
茫茫无际 雄伟壮丽
群山、高原——动态(拟人)
群山绵延
丘陵起伏
•
须、看:盼望、期待的心情
•
想像 红装素裹:红日白雪交相辉映态 对美好未来
动动脑
• 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 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 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 么?
• 作者为什么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 太
唐宗宋祖
宗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一个“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惜”字意味丰富.它领起下面七句.
上阕:
概括描写 “望”
实
北国雪景
具体描写 (动、静)
雪后晴天 “看”
虚
雄奇、壮丽
3、哪些属于实写?
• • • • • 实景
冰:封(静态)冰雪弥漫的严冬景象 雪:飘(动态)壮阔雄奇的银装世界
•
望:登高望远(统领下文,展开画卷)
•
•
长城、黄河——静态(互文、夸张)
大雪纷飞,茫茫无际 雄伟壮丽
•
•
群山、高原——动态(拟人) 群山绵延 丘陵起伏
百舸ɡě:许多船。 霜天:指秋天。 怅:惆怅、感慨,这里有驰骋心绪的意思。 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 峥嵘zhēnɡrónɡ:不平凡。 挥斥:奔放状。 遒qiú:强劲有力。 遏è:阻止。
意象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 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象是物像;意是 诗人的主观情感。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第二层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一个“望”字领起了以下七句。“望”,有登高远眺之意。作
者“望”到了哪些呢?这个“望”又显示了作者自己的形象,他的 身影是那么高大,真是顶天立地,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真是壮志 凌云。“望”中所见,有静景,有动景。静景,写“长城”,写 “大河”。写这些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惟余”,是“只剩 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的一片,照应第一层中“万里雪 飘”,“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 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势奇伟而雄浑。“顿失滔滔”
续上
通过以上静态的描写,使北国壮丽的雪景更加形象具体,显示 了作者博大宽阔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热爱华夏大地的深情。
动景,写群山,写高原。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 “驰”,这样化静态为动态,有多种因素。第一,视觉的。作者站 在高处,看得很远,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精神的。作者精 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第三, 时代的。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运用比拟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 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 雄气概。
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 案是什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阕
评古论今,赞颂当代英雄.议论精当.
简析词的的下阕
下阕:评论历史上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也可分三层。 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再一次赞美祖国山河。“娇” 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 雄竞折腰”,引出下文,指出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 丽河山而倾倒。两句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看”,领字,止于“万类”句。清·周之 琦《好事近》:“看万山红叶。” 漫,从平仄, 读阳平。百舸,汉·扬雄《方言》:“南楚江湘, 凡船大者谓之舸。”
第三层写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
“须晴日”,是等到晴天的意思。如果说,前三句写的是眼前的 实景,那么由此转入想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红装素裹”,指 阳光与白雪交相辉映,装点着祖国的河山。“分外妖娆”,是更加 娇艳动人的意思。“看”与“望”字照应,用字富于变化,也似在 引导读者展开想象,欣赏那一幅绚烂多彩的美丽图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 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