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中国民俗文化概述-民俗的含义

第一章 中国民俗文化概述-民俗的含义


元日: 元日:王安石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 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 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李清照词《醉花阴》 李清照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重阳节时怀念丈夫赵明诚所写,它通过悲秋 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第一章 中国民俗文化概述
第一节 民俗的含义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指由某一个国家、 民俗是指由某一个国家、地 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 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 用和传承的具有文化特质的关于 生产和生活等各种现象的总和, 生产和生活等各种现象的总和, 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 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 自觉奉行的惯例。 自觉奉行的惯例。
二、民俗的分类
1.物质生产的民俗 1.物质生产的民俗 2.生活方式的民俗 2.生活方式的民俗 3.社会礼仪的民俗 3.社会礼仪的民俗 4.岁时节序的民俗 4.岁时节序的民俗 5.传统节日的民俗 5.传统节日的民俗 6.信仰的民俗 6.信仰的民俗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俗的基本特点
1.群体性 1.群体性 2.地区性 2.地区性 3.民族性 3.民族性 4.自发性 4.自发性 5.传承性 5.传承性 6.相对稳定性 6.相对稳定性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 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 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 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 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 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 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 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 之不同,称之为" 。所谓" 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 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 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 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