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法定传染病为()A、三类,36种B、三类,39种C、三类,37种D、三类,35种2、构成传染的必备因素是:()A、病原体、人体、环境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C、病原体、门谶力、毒力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A、有病原体、传染性及门谶性。
B、有病原体、传染性、季节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及门谶性。
D、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4、下列哪一组标志物代表乙肝“大三阳”:()A、 HBsAg 抗-HBc 抗-HBsB、 HBsAg HBeAg 抗-HBeC、 HBsAg HBeAg 抗-HBcD、 HBsAg 抗-HBe 抗-HBc5、下列哪种抗体最具有爱护作用:()A、抗-HBsB、抗-HBeC、抗-HBcD、抗-前s16、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血清指标是:()A、HBsAgB、HBeAgC、抗-HBcD、抗-HBe7、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支气管肺炎B、喉炎C、心肌炎D、脑炎8、麻疹在哪一期无传染性:()A、潜伏期B、前驱期C、出疹期D、恢复期9、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脏器病变最明显的是:()A、心脏B、肾脏C、肝脏D、脑垂体10、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休克是指收缩压:()A、≤12KpaB、≤9 .33KpaC、≤8.5KpaD、≤7.6Kpa1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DICB、大量血浆外渗C、继发性感染D、电解质紊乱1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禁用:()A、地塞米松B、甘露醇C、干扰素D、发汗退热剂13、某病人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有哮鸣音,双肺底部有散在湿性罗音。
此时应立刻:()A、使用强心剂B、停止输液C、吸氧D、血液透析14、乙脑病毒感染人体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潜在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15、乙脑最威重的临床症候是:()A、意识障碍B、抽搐C、呼吸衰竭D、高热16、乙脑治疗中应把住的“三关”是:()A、高热、惊厥、休克。
B、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C 高热、惊厥、意识障碍。
D 高热、休克、呼吸衰竭。
17、艾滋病毒主要引起下列哪一种细胞损伤?()A、白细胞B、浆细胞C、T淋巴细胞亚群D、巨噬细胞18、伤寒患者最严峻的并发症是:()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心肌炎D、中毒性肝炎19、确诊伤寒的主要依据是:()A、肥达氏反应阳性B、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消失C、临床主要特点D、细菌培养阳性20、伤寒病变部位最严重的是:()A、十二指肠B、乙状结肠C、回肠下段D、直肠21、引起临床症状较重的痢疾杆菌是:()A、志贺氏B、福氏C、鲍氏D、宋内氏22、伤寒病人在病程第一周,作哪项检查阳性率最高:()A、粪便培养B、血培养C、胆汁培养D、肥达氏反应23、典型伤寒极期常见热型是:()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双峰热24、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菌痢病人护理评估所见的临床特征:()A、腹泻粘液脓血便B、右下腹疼痛C、便意频繁D、里急后重明显25、预防菌痢的最重要措施是:()A、隔离病人B、治疗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口服多价疫苗二、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10分)()1、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2、在感染过程中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
()3、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4、细菌性传染病的排菌期是制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
()5、防备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三管一灭”。
()6、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以胎内感染为主。
()7、甲、戊型肝炎主要通过血行传播。
()8、肾综合征出血热基本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广泛的小血管损伤。
()9、霍乱的主要治疗措施是给予抗菌药物。
()10、急性菌痢出现脓血便时应给止泻剂。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霍乱治疗原则?2.人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的伤口处理。
3.简述伤寒主要护理诊断四、分析题:(共10分)王×,男,12岁,学生,因突起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1994年3月15日上午入院。
患者于3月13日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头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
当日坚持上完课,次日仍发热,头痛加剧,呕吐频繁,精神差,晚上到卫生院检查:血压14/6kPa,体温39.5℃,脉搏112/分,呼吸30/分,神清,胸腹四肢均有出血点,压之不褪色,颈有抵抗感,心肺未发现病征,腹软,肝脾未扪及,克布征(+)。
外周血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问题:(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来协助诊断?(3)请提出主要护理诊断。
传染病护理学(专科)答案一,选择题BACCA BADBC BDBBC BCBDC ABABC二、判断题对错对对错错错对错错三、简述题1.霍乱的治疗原则:①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直到症状消失后6天,并隔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3次,如阴性可解除隔离。
②静脉或口服补液并纠正电解质。
③按患者呕吐情况给流质或禁食。
④抗菌治疗。
⑤对症治疗,辅以抗菌药物或抑制肠道分泌药物。
2.伤口处理: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季胺类与肥皂水不可合用),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
冲洗后用70%乙醇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如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则应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此外,尚要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3.体温过高(体温40℃左右)——与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致毒血症有关。
便秘(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腹胀)——与肠蠕动减弱、活动量减少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呕吐、高热、食欲减退)——与进食减少、消耗过多有关。
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有传播感染的可能——与伤寒沙门菌从粪便中排出有关。
四、分析题:1.(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应进行下列检查帮助明确诊断:①血培养,血厌氧培养(1);②在皮肤出血点处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做涂片及革蓝染色找细菌(1);③脑脊液穿刺检查,检查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1),脑脊液离心沉淀后涂片革蓝染色,脑脊液培养与厌氧培养;④有条件时可做血或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特异性抗原检查。
(3).体温过高(体温39~40℃)——与病原菌感染有关。
组织灌注量改变(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低效型呼吸形态(呼吸节律改变)——与脑水肿、脑疝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皮肤黏膜瘀斑)——与血管壁炎症损害有关。
焦虑——与感受疾病的威胁有关。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最严重的三种症状是( )A.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B.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循环衰竭C.高热、惊厥、呼吸衰竭D.高热、惊厥、循环衰竭E.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2.患儿男。
10岁。
以发热40.2℃诊断为乙脑。
针对该患儿的高热。
护理措施是( )A.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B.早期足量给予脱水治疗C.以药物降温为主。
无效时给予物理降温D.以物理降温为主。
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E.密切观察低钾的表现3.患者男。
30岁。
咳嗽3个月。
咳白色黏痰。
内带血丝。
午后低热。
面颊潮红。
疲乏无力。
常有心悸。
盗汗。
较前消瘦。
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正确的是( )A.不需隔离B.常到室外晒太阳C.服药至症状消失即可D.加强活动锻炼。
增强体质E.做好用具、餐具、病室和痰的消毒4.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 )A.传染型非典型肺炎B.猩红热C.肺结核D.霍乱E.伤寒5.患者男。
70岁。
患肺结核20年。
近年来病情反复。
经常咯血。
表现为烦躁焦虑。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应注意的是( )A.采取严密隔离B.讲解疾病知识。
给予鼓励和帮助C.采取健侧卧位D.患者咯血时可进温软流食E.高流量高浓度吸氧6.患者男。
62岁。
以霍乱收治入院。
护士在向患者及家属做入院宣教时。
错误的内容是( )A.患者不能走出病室B.双休日家属可探视C.剩饭须煮沸后倾倒D.排泄物需严格消毒E.通向走廊的门窗需关闭7.HIV感染后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主要的机理是损害哪类细胞( )A.中性粒细胞B.B淋巴细胞C.CD4+T淋巴细胞D.CD8+T淋巴细胞E.自然杀伤(NK)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