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教案夏德钤翁贻方版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教案夏德钤翁贻方版
1、线性连续控制系统 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P11 定常、时变
a0
d nc(t) dt n
a1
d n1c(t) dt n1
an1
dc(t) dt
an c(t )
b0
d mr(t) dt m
b1
d m1r(t) dt m1
bm1
dr (t ) dt
bmr(t)
生物、医学、环境、经济管
2、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1)经典控制理论 (以反馈理论为基础) (军事)以传递函数为基础
研究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定常系统的 分析和设计
(2)现代控制理论 (宇航)以状态空间描述为基础
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 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输入
输出
(电扇调档)
按扰动控制:利用可测量的扰动量,产生一种补偿作用,
(顺馈控制) 以减少或抵消扰动对输出量的影响。
(3) 复合控制方式 按偏差控制与按扰动控制相结合
1-2 自动控制系统举例
飞机示意图
给定电位器
反馈电位器
给 θ0 定
装 置
飞机方块图 扰动
放 大
舵 机
器
反馈电 位器
垂直 陀螺仪
飞 θc 机
俯仰角控制系统方块图
液位控制系统
控制器
Q1
浮子
c
用水开关
电位器
减速器
电动机
SM
if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控制方式:开环、反馈、复合 按元件类型: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生物 按系统功能: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 按系统性能:线性和非线性、连续和离散、定
常和时变 按参据量:恒值控制、随动、程序控制
例1 人取物
反馈控制原理就是偏差控制原理 通常,我们把取出输出量送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 信号相比较产生偏差的过程,称为反馈。 在工程实践中,为实现反馈控制,必须配有以下设 备: 测量元件 比较元件 统称为控制装置 执行元件
4、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外作用 有用输入:决定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规律 扰动:破坏有用输入对系统的控制。如:电源电压的 波动、飞行中的气流、航海中的波浪等 (2)给定元件 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参据量) 如书的位置 (3)校正元件(补偿元件) 结构和参数便于调整的元部件,以串联或反馈方式连 接在系统中
5、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1) 反馈控制方式
可抑制任何内、外扰动,控制精度较高 特点:减少、消除偏差 (2)开环控制方式 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没有反向联系 特点:输出量不对系统控制作用发生影响
抗扰性差、精度不高,但结构简单、成本低
按给定量控制:控制作用直接由系统输入量产生
对应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 (1)什么是自动控制
无人直接参与 利用外加设备或装置(控制器) 使机器、设 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 自动按预定的规律运行
外作用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被控量
(2)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工业、农业、导航、核动力 理和其它许多社会生活领域
式中,c(t) 是被控量,r(t) 是系统输入量。系数 a0、a1an,b1、b2 bm 是常数时,称为定常系统;系数 a0、a1an,b1、b2 bm 随时间变 化时,称为时变系统。 (1)恒值控制系统(调节器)
参据量是常值,要求被控量也为常值 设计重点是研究各种扰动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及抗扰动 措施 (2)随动系统(跟踪系统) 参据量是预先未知的随时间任意变化的函数,要求被 控量以尽可能小的误差跟随参据量变化。 重点研究被控量跟随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伺服系统:随动系统 被控量是机械位置或其导数
(3)准确性 由于系统结构、外作用形式摩擦、间隙等非线性
因素的影响,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的稳态值与期 望值之间会存在误差,称为稳态误差。
2、典型外作用 为便于研究和比较控制系统的性能,常选用几种确
定性函数作为典型外作用。可选作典型外作用的函数应 具备以下3个条件: 1)在现场或实验室容易得到; 2)系统在该函数作用下的性能能代表实际工作条件下 的性能; 3)数学表达式简单,便于理论计算。
(3)程序控制系统 参据量是按预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要求被
控量迅速、准确地加以复现。
2、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 差分方程描述 P12
a0c(k n) a1c(k n 1) an1c(k 1) anc(k) b0r(k m) b1r(k m 1) bm1r(k 1) bmr(k)
(3)智能控制理论 (发展方向) 以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为基础
3、反馈控制理论 (1)自动控制系统
被控对象、控制器按一定的方式连接所组成的系统
最基本的连接方式是反馈方式,按该方式连接的系统 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2)反馈控制原理 控制器对被控对象施加的控制作用取自被控
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与输入量之间的 偏差,从而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式中,m n ,n为差分方程的次数,a0、a1an,b1、b2 bm 为常系数;r(k)、c(k) 分别为输入和输出采样序列。 3、非线性控制系统
1-4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的提法 稳、准、快
(1)稳定性
一个稳定的系统,其被控量偏离期望值的初始偏差应 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少并趋于零。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阶跃函数
f
(t
)
0 R
t0 t0
单位阶跃函数 1(t)
f (t t0 ) R 1(t t0 )
(2)斜坡函数
f
(t
)
0 Rt
t0 t0
(3)脉冲函数
f
(t)
lim
t0 0
A t0
[1(t)
1(t
t0
)]
单位脉冲函数 (t) (4)正弦函数
f (t) A Sin(t )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由系统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 无关
储能元件
惯性元件——→振荡的产生
控制装置
被控量恢复期望值 或跟踪参据量有一 个时间过程,即过 渡过程
期望值———— 被控量
被控对象 的惯性 过渡过程
(2)快速性 稳的前提下,对过渡过程的形式和快慢提出要求
例如: 高射炮随动系统 快 飞机自动驾驶仪 不能太快 —— 动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