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大家好。
刚刚对方辩友已就“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做了陈述。
对方语言温文尔雅(言辞犀利),但理性有些不足。
第一,对方辩友将都市还是都市化是否有利混淆,第二,混淆了主体,忽视了整个人类的发展。
第三,没有明确一个评价标准。
因此,我方对对方辩友的观点不能苟同,我方认为,“都市化并不利于人类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都市化什么是人类发展。
第一,在牛津词典中,城镇化是urbanization ,而都市化是metropolitan,是推进城镇化,都市化是指将资源整合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产物,都市化能否形成都市还是一个未知结果。
而城镇化是将资源分配到更广泛的区域,使更多的地方得到发展,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这也说明这对人类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人类发展是一个多元目标函数,这包括经济增长指数,环境保护指数,地区发展平衡指数,资源利用指数,多元文化指数,这是一个集体概念,当这个函数达到某一标准时才能说有利于人类发展。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这一函数并没有均衡发展。
某一指数的单一突出就说有利于人类发展这是不现实的。
接下来,我方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在经济发展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刘易斯早就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如果我们片面地发展都市,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城乡二元对立,一方面都市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因为得不到资源而无法发展,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这显然对整个人类的发展是不利的。
表面看西方国家国际化大都市的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但这确是以掠夺别国资源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对方辩友能说有利于全人类发展吗?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源的高度集中使得都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无法实现社会公平。
而都市化下机械式的生产方式使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血缘关系越来越淡薄。
此外,都市化使得过多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了某一区域,忽视了人类主体而专于部分。
这种种现实表明这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能说是有利于全人类发展吗?
第三,就生态环境而言,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污染在都市过度集中的时候,通常会突破都市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点,从而导致不可修复的永久的生态破坏。
都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果通过进一步都市化来解决,无疑是饮鸩止渴,火上浇油!这种破坏我们生存环境来发展都市的方式能说是有利于全人类发展吗?因此,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