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知识鉴定试题(范例)

理论知识鉴定试题(范例)

1 理论知识鉴定试题(范例) 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作记号,“√”表示对,“×”表示错;每题1分,共25分) 1、铸造生铁是由[Si]含量<125%的Fe、Mn、S、P、O等组成的合金。( × ) 2、高炉内依状态不同划为五个区:⑴块状带⑵软熔带⑶滴落带⑷风口带⑸渣铁贮存区( √ ) 3、高炉内煤气经过三次分布。( √ ) 4、高炉精料的含义有二:⑴是对入炉原料的精加工 ⑵是采用合理的炉料结构( √ ) 5、铁氧化物的还原速度取决于扩散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 √ ) 6、料层粒度的变化,烧结矿在下降的过程中大粒级量逐渐减少,炉身中部由于小粒度软化粘结又有所增加。( × ) 7、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计算公式为:

高炉有效容积日产合格生铁 吨/米3·日 ( × )

8、综合冶炼强度= 高炉有效容积日燃烧焦炭量 ( × )

9、焦炭水分大小不会影响焦比,所以冶炼过程中对焦炭含水的变化不须调整入炉焦量。 ( × ) 10、冶炼周期是指炉料从炉顶装入下降到达风口所经过的时间。 2

( √ ) 11、原料是炼铁的基础。改善原料的质量,改进原料的供应与管理是炼铁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 ) 12、决定矿石质量的因素是它的化学成份。( × ) 13、铁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的含铁量,但由于脉石有酸性也有碱性脉石,我们常采用扣CaO后的品位来评价矿石。( √ ) 14、有些矿石脉石成份中含有TiO2,但它可用一般的方法选别,对冶炼过程影响不大。( × ) 15、硫能使钢材具有热脆性,高炉去硫比炼钢去硫容易,因此部颁标准要求生铁中硫含量,炼钢铁≤0.07%、铸造铁≤0.05%。( ) 16、铁矿石的还原性是指矿石被还原性气体CO或H2还原的难易程度。( √ ) 17、铁矿石的还原性决定于矿物组成、矿石的致密程度、粒度和气孔率等,因此,磁铁矿最易还原、赤铁矿次之,菱铁矿最难还原。( × ) 18、铁矿石的软化性是指铁矿石软化温度和软化区间两个方面。( √ ) 19、矿石的软化温度是矿石在一定的负荷下加热开始软化变形的温度。( √ ) 20、炉内铁氧化物还原分为三种:⑴气体CO还原 ⑵固体碳还原 ⑶氢的还原( √ ) 3

21、影响铁矿石还原的速度主要因素有:⑴CO和H2 的浓度 ⑵温度 ⑶气流速度( × ) 22、高炉内的直接还原度和铁的直接还原度是一个概念。( × ) 23、高炉冶炼过程基本是铁氧化物还原过程。( √ ) 24、锰氧化物还原顺序为Mn3O4→Mn2O3→MnO→Mn( × ) 25、锰可熔于铁水中,有利于MnO还原。( √ ) 二、选择题(在供选答案中选出正确或最佳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中;每题1分,共20分) 1、高炉在采用拉风坐料时,如果料坐不下来,( 3 ) 。 ⑴应等待风压降至零位并打开窥视孔 ⑵可用热风炉倒流使高炉负压帮助 ⑶应复风烧空炉缸再进行坐料 2、安全规程规定:高炉冷却水压力应比热风压力高 ( 1 ) 。 ⑴50KPa ⑵ 100KPa ⑶相等 3、高炉内直接还原温度开始在 ( 1 ) 。 ⑴800—1000℃ ⑵ 高于1100℃ ⑶ 高于570℃ 4、空料线停炉,打水管的安装位置应设在 ( 3 ) 。 ⑴ 小料斗上面 ⑵大料斗内 ⑶从炉喉取样孔插入 5、长期休风须停鼓风机时,应该在下列工作完成之后进行: 4

( 3 )。 ⑴发出休风信号、热风炉操作完毕,放风阀打开以后 ⑵完成休风操作,热风炉倒流,所有风口全部用堵口泥堵严、停止倒流后 ⑶第⑵工作完成、所有风口直吹管全部卸下,切断高炉与送风系统联系后 6、打水空料线时,高炉炉顶温度控制在( 3 )。 ⑴愈低愈好 ⑵大于500℃ 小于 700℃ ⑶400—500℃之间 7、对鼓风动能影响最大的鼓风参数是:( 1 ) 。 ⑴风量 ⑵风口面积 ⑶风温 ⑷风压 8、炉缸煤气的最终主要成分为 ( 1 ) 。 ⑴CO、H2、N2 ⑵ CO、 CO2、N2 ⑶CO2、N2、H2 9、碳汽化反应大量进行的温度界限是在 ( 3 ) 。 ⑴ <1000℃ ⑵ 900—1000℃ ⑶ 1100℃ 以上 10、新筑高炉烘炉的目的是 ( 3 ) 。 ⑴为开炉顺行 ⑵保证安全 ⑶保护好炉衬炉体设备和降低开炉焦化 11、精料的内容概括为,高、稳、小、净。其中的“小”,是 ( 2 ) 。 ⑴ 粒度愈小愈好 ⑵除去含粉部分( <5mm),粒度小而均匀,下限范围 ⑶由高炉的大小规定粒度范围 5

12、高炉的冷却水水速应使浮悬物不易沉凝,不发生局部沸腾,对水速要求 ( 1 ) 。 ⑴0.8—1.5m/s (2)1.5—2m/s ⑶>2m/s 13、为保证热风炉的强化燃烧和安全生产,大于1000m3级的高炉,要求净煤气支管处的煤气压力不低于 ( 1 ) 。 ⑴6KPa ⑵3KPa ⑶10KPa 14、影响炉缸和整个高炉内各种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3 ) 。 ⑴矿石的还原与熔化 ⑵炉料和煤气的运动 ⑶ 风口前的焦炭燃烧反应 15、块状带的煤气分布取决于:( 1 ) 。 ⑴炉料的透气性 ⑵炉缸煤气的初始分布 ⑶ 软熔带的煤气分布 16、采取较高冶炼强度操作时,保护高炉顺行应该采取 ( 3 ) 。 ⑴发展边缘气流 ⑵ 发展中心气流 ⑶ 造成两条煤气通路 17、焦炭灰分主要是 ( 1 ) 。 ⑴酸性氧化物 ⑵ 中性氧化物 ⑶ 碱性氧化物 18、衡量出铁口维护的好坏以:( 2 ) 。 ⑴铁口深度 ⑵铁口合格率 ⑶ 渣铁出尽情况 19、烧氧时应确认氧压在:( 2 ) 。 ⑴8kg/cm2 以上 ⑵ 10kg/cm2 以上 ⑶ 15kg/cm2 以上 6

20、生矿中最易还原的是:( 3 ) 。 ⑴ 磁铁矿 ⑵赤铁矿 ⑶ 褐铁矿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每空1分,共25分) 1、高炉内运动过程就是指在炉内的 两大流股运动过程。(炉料和煤气) 2、铁矿石从炉顶装入高炉首先蒸发掉 的水分。(吸附水、游离水) 3、高炉原料中含碱金属主要以 形态存在。(硅铝酸盐或硅酸盐) 4、高炉中铁大约还原达到 %。(99.5) 5、熔渣是由带 电荷的离子构成的。(正负) 6、风口前从鼓风中的氧气燃烧 等产生了煤气,同时是促使炉料能够顺利下降的重要条件。(焦炭煤粉或重油) 7、倘若煤气的 得到充分利用,高炉冶炼就愈经济。(热能和化学能) 8、确定铁口合理深度的原则是炉缸内衬至炉壳厚度的 倍。(1.2—1.5) 9、造渣制度是反映在某种冶炼条件下选择最适宜的 满足炉况顺行。(炉渣成分和碱度) 10、热制度是指 热量的充沛程度。(炉缸) 11、送风制度对炉缸的 起着决定性作用,确定了炉缸煤气的初始分布状态。(工作状态) 7

12、CaCO3在高温分解时约有 与焦炭中的碳作用。(一半) 13、高炉在一定的原料操作条件下其炭素消耗既能满足 的需要,此时即可获得理论最低燃料比。(热能又满足化学能) 14、高炉每冶炼一吨生铁可产生煤气 m3。(2000—3000) 15、温度高于 ℃时渣铁全部熔化,滴落经焦炭层进入炉缸。(1500) 16、高炉风口前燃烧是在空气量一定且有大量过剩 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碳) 17、焦炭在高炉中起 、 、 三个主要作用。(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 18、热风压力的测量点设在 位置。(热风总管与围管交接前约1m处) 19、硅的还原是 顺序逐级进行的。(按SiO2→SiO→Si) 20、研究高炉热平衡的目的在于寻求 的途径。(降低能耗) 21、铁矿石中有较多碱金属时易生成 的化合物而降低软化温度。(低熔点) 22、在成渣过程中形成的 叫成渣带也称软熔带。(融着带和半熔融层) 8

23、影响软熔带宽窄实质是矿石的 高低和软化温度区间。(软化温度) 24、炉渣离子结构与矿物组成变化是炉渣 变化的根本原因。(性质) 25、煤粉的燃烧分为 、 、 三个阶段。(加热、挥发分挥发、燃烧)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高炉炼铁加熔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加熔剂的作用是:⑴它与矿石脉石和焦炭灰分生成熔化温度低的炉渣,与铁水分离易排出炉外;⑵ 除去硫等有害杂质。 2、高炉通常减风至多少我们称之为慢风? 答:高炉因各种原因减少风量,当风量小于正常风量的80%时就称为慢风。 3、什么叫矿石品位?有哪两种表示方法? 答:矿石品位是指矿石含 铁量(Fe)。高炉冶炼中,经常用两种表示方法,即含CaO时的矿石品位和扣除CaO后的矿石品位。 4、构成烧结矿的主要矿物组成有哪些? 答:有赤铁矿、磁铁矿、硅酸铁、铁酸钙、钙铁橄榄石等。 5、石灰石中有效熔剂性应如何计算? 答:有效熔剂性=CaO熔+MgO熔-SiO2熔× 渣渣)()(SiOMgOCaO 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高炉冶炼过程中焦炭破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答:主要原因是化学反应消耗炭造成的: ⑴焦炭气化反应(C+CO2=2CO) ⑵焦炭与炉渣反应(C+FeO=Fe+CO) ⑶铁焦反应(C+3Fe=Fe3C) 通过以上化学反应,从而使焦炭结构疏松,强度降低。 2、试述高风温的意义和使用风温调剂的法则。 答:热风带入高炉的热量100%转入到煤气中去,因此热风的热价值高。炉缸是高炉最需要热量的部位,是热收支平衡最紧张的部位。因此一般都采用全风温操作。风温主要用来调剂炉缸温度有时也用来调剂炉况。风温的调剂效果,要在1—2小时以后表现出来。炉况凉行但顺行未破坏时,可按规程分段提高风温。炉况热行,允许一步降至要求,以维持炉况顺行,当炉况恢复正常后,按炉温水平恢复风温。 3、风量的选择和调剂有什么要求? 答:鼓入高炉的风量决定高炉冶炼强度的高低。只要能保持炉况顺行,就应发挥提高冶强的增产作用。但入炉风量多少,必须与高炉料柱透气性相适应,当高炉原料质量好,贮量充足,而炉型和设备正常时,允许提高冶强操作。相反则必须降低冶强操作,维持高炉顺行。选择入炉风量又一重要原则是只有在降低或维持焦比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冶强才有意义,因此,必须找寻一个既保持顺行,又能获得较低焦比的最大冶炼强度来操作。由于风量变动影响料速、煤气流分布和软熔带位置,最终还影响炉温和顺行。因此,在调剂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