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贫困陷阱汇总
“大推进”战略和“平衡增长”战 略
这两个战略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外部效应 内部化”。
– 投资的社会收益大于其私人收益 – 这两个战略实际上是使每一个单独的投资项目 都成为一个全面的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然而,这两个战略在实施中面临着不可克 服的实际困难,在理论上也有问题。
– 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能力 – “外部效应内部化”理论有自相矛盾之处
“不平衡增长”战略
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 在社会间接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先发展后者, “诱导”效果更强 。
“不平衡增长”战略
在直接生产活动内部,应优先发展那些与其他产 业有着最强的联系效应的产业。
炼铁 铁路 煤炭 炼钢 航运 采矿 机械 消费品 出口
制度建设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发展中国家跳出贫困陷阱应 该靠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来提高组织的有效 性,也就是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效率。 提高组织的有效性的途径
历史,预期与经济增长
经济的初始状态(历史)以及人们的预期决定了经 济发展的前景,而预期也取决于历史。
第三节
走出贫困陷阱的策略
走出贫困陷阱的途径
– 通过提高储蓄率/投资率,来摆脱技术陷阱 – 通过降低人口增长率,来摆脱人口陷阱
怎样提高储蓄率/投资率?
– “大推进”战略和“平衡增长”战略 – “不平衡增长”战略 – 制度建设
技术陷阱
资本积累是贫困陷阱中的关 f’(k)>0,
0, f ' ' (k ) 0, 0, 当0 k k a 当k a k k b 当k k b
当人均资本存量介于ka和kb之间时,该经济 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而在其他阶段则表 现为规模报酬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 将出现多重均衡。
技术陷阱
人口陷阱
当一国人均收入很低时,由于储蓄率非常 低,缺乏用于发展生产的资本。即使出现 经济增长,其成果也会被加速增长的人口 瓜分殆尽,使人均收入回到生存水平附近, 无法摆脱贫困。这就是“人口陷阱”。 要逃离人口陷阱,需要在短期内大量投资, 使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陷阱
人口陷阱
经济单位内部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条件下的低水平均衡
互补性
随着采取某种行为的人数或行为本身的数量增加,个人 采取这种行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增加。
互补性引起的低水平均衡
存在互补性时的投资行为: 一个简化的博弈矩阵
投资活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先投资者往往需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独自承担成本。
在低水平均衡下,两个家庭都没有动力进行投资, 经济无法向高水平均衡移动。
“平衡增长”战略
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平衡增长”:各个 产业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必须达到平衡。 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 收入弹性为依据来确定投资比率。
– 如果某种产品的这两个弹性大,说明生产这种 产品的部门发展不足,但发展潜力大,应提高 对这个部门的投资。 – 反之,价格与收入弹性小的部门已经发展过快, 应降低对它的投资比率。
– – – – – 界定和保护产权 将组织置于竞争性的环境中 允许组织进行分散决策并鼓励实验 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制定和完善破产法
规模经济与互补性的相互作用
规模经济和互补性的并存
– 中间产品生产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而中间产品 与最终产品生产、不同的中间产品生产之间又 有互补性。
规模经济和互补性具有同构性
– 规模经济是存在于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 增 – 互补性是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规模报酬递增
合作失灵和锁定
当先行动者需要承担额外成本的时候,互 补性会引起合作失灵。 合作失灵使经济锁定在低水平均衡状态中: 任何人都没有动力来努力打破这种均衡。
– 技术陷阱 – 人口陷阱
技术陷阱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经济将在长期中自动 达到均衡——索洛模型。 然而,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一国的 人均收入只有越过一个“门槛”,经济才 能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穷落后, 就是由于没能越过这道“门槛”,还处于 贫困陷阱之中。 这种贫困陷阱的成因是由于总量生产函数 的技术特性,故称为“技术陷阱”。
人口陷阱
人口陷阱
第二节 对技术陷阱的微观分析
产生技术陷阱的前提是经济中的规模报酬递增 经济中规模报酬递增的来源
– 经济单位内部的规模经济 – 经济行为的互补性 – 规模经济与互补性的相互作用
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合作失灵和锁定。这就使历 史和预期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因 此,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妨碍着现在和未来的经济 发展。
“大推进”战略
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就必须进行整体 的、同步的“大推进”,即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 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 “大推进”战略要求实现宏观经济计划化。
– 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 – 即使市场完善,在短期内大量筹集资本并将其配置到 各部门,单靠市场也是不可能的。
对“社会基础资本”的投资最为必要,应该先行。
第三章
贫困陷阱
本章内容
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多重均衡,而 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幸处于低 水平均衡——“贫困陷阱”中。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阻碍增长的贫困陷阱 对技术陷阱的微观分析 走出贫困陷阱的策略
第一节
阻碍增长的贫困陷阱
储蓄/投资、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既有可 能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也有可能形 成相互牵制的恶性循环。 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是指,发展中国 家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故而陷于贫 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 贫困陷阱按其形成机制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