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3卷“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同样,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地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T 型台上的当代工人•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三峡工程建设者•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的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当代钢铁工人•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ª¡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8-1479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要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ª¡ª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离开了知识分子,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文化教育的发展、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有¡±公民的培育,都只能会是一句空话。
•同时,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发挥好知识分子的作用?•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要给予重奖,并形成规范化的奖励制度;•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同时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他们形成热爱祖国、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品质,更好地承担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相关统计,新的社会阶层以及从业人员人数已超过1.5亿,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
新的社会阶层何以产生?•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明确两个问题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并不否认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十八大报告•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就是要尊重和保护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
“尊重知识”,就是要尊重对人类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一切知识。
既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也包括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技能;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尊重人才”就是要尊重一切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类人才。
“尊重创造”,就是要尊重一切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
它既包括物质财富方面的创造,也包括精神财富方面的创造;既包括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包括小的发明创造;既包括科技发明创造,也包括一般的劳动创造。
如何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首先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
只有深化改革,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竞争的有效机制,制约权力对社会正常竞争秩序的干扰,才能形成有利于贯彻“四个尊重”的社会环境。
其次,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在确认现代经济活动中劳动形态、劳动主体多样化的前提下,对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在政治上给予肯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
同时,建立激励和保护创造的社会机制,对成功创造者给予奖励,对创造成果给予保护。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十八大报告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我国的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南和西北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两个区域。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典著作摘编•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江泽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
(胡锦涛)第三节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联合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又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
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八大报告•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