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答案】B
【解析】A.由结构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A错误;B.双氢青蒿素含-OH,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不含碳碳双键或三键,则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H原子数增加,为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
8.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点睛: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苯分子中有6个碳碳单键,6个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π键,使得苯的化学性质比烯烃稳定的的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乙酸和丙醇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2L0.5mol•L-1磷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3NA
故选B。
9.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电极IV→ →电极I
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II逐渐溶解
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该装置的I、II是原电池的两极,I是负极,II是正极,III、IV是电解池的两极,其中III是阳极,IV是阴极,所以电流方向:电极IV→ →电极I,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旧报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回收制成再生纸张而被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香烟头中主要含有有机的化合物,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B符合题意;
C.废金属经过熔化,可以重新制成各种金属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C不符合题意;
D.饮料瓶主要成分为玻璃、塑料、金属,经回收可再重新制成各种有益物质,因此属于可回收垃圾,D不符合题意;
A.曲线②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P点水电离程度大于M点
C.M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mol·L-1
D.N点溶液中:c(K+)>c(OH-)>c(CH3COO-)>c(H+)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加KOH,变为CH3COOK是强电解质,故导电率增加,即曲线①代表滴定醋酸的曲线,故A错误。B.相同温度下,P点溶质为KCl,不影响水的电离,M点为CH3COOK,其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M点大于P点,故B错误。C.对于M点,根据电荷 守恒可知,c(CH3COO-)+c(OH-)-c(H+)=c(K+)=0.05mol·L-1,故C错误。D.N点的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CH3COO-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发生水解,所以c(K+)>c(OH-)>c(CH3COO-)>c(H+),故D正确。答案:D。
【详解】
A.硫酸氢钠完全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两种物质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故A正确;
B.碳酸钡为沉淀,不能拆,保留化学式,故B错误;
C.醋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故C错误;
D.碳酸氢钠电离出是HCO3−而不是CO32−,故D错误;
A.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B.放电时,电解质中会生成少量碳酸盐
C.电池停止工作时,锌粉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
D.充电时,电解槽阴极反应为ZnO+2e-+H2O=Zn+2OH-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放电时,电池正极通入空气中的O2,在碱性溶液中得电子生成OH-,A正确;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9NA
D.50mL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乙酸和丙醇的摩尔质量均为60g/mol,故60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分子数目为NA个,故A正确;
B、磷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则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3NA个,故B错误;
A.原子半径:Y>Z>X>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
D.X可分别与W、Y形成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W为碳(C);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氟(F),Y为钠(Na);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Z为氯(Cl)。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融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低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原理如下:(1− x)LiFePO4+xFePO4+LixCn LiFePO4+n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
B.充电时,Li+向左移动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
D.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
7.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定条件下青蒿素可以转化为双氢青蒿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
B.双氢青蒿素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1 mol青蒿素最多能和1 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故合理选项是B。
3.一定条件下不能与苯发生反应的是( )
A.酸性KMnO4B.Br2C.浓HNO3D.H2
【答案】A
【解析】
A.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不饱和碳键氧化,但苯环上碳原子形成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化学键,结构稳定,不易被氧化,A正确;B.将液溴与苯混合,加入铁屑后,在生成的三溴化.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C错误;D.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在镍催化、加热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D错误。故选择A。
【详解】
A.比较原子半径时,先看电子层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则原子半径Na>Cl>C>F,A错误;
B.非金属性F>Cl>C,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B正确;
C.非金属性C<Cl,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C错误;
D. X与W、Y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F4、NaF,前者含共价键、后者含离子键,D错误。
B.放电时,正极通入空气中的CO2,会与KOH反应生成少量K2CO3,B正确;
C.电池停止工作时,锌粉仍会与KOH溶液发生缓慢反应,C错误;
D.充电时,电解槽阴极(放电时,Zn转化为ZnO)Zn表面的ZnO得电子,生成Zn和OH-,电极反应式为ZnO+2e-+H2O=Zn+2OH-,D正确;
故选C。
【分析】
【详解】
A.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则实验结论错,故A错误;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不一定含钠盐,也可以是NaOH,实验结论错,故B错误;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但不分层,实验现象错,故C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需要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来分析解答,注意难溶物、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等物质都要写化学式,为易错点。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2O=HCO3-+OH-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所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个,故D错误;
答案选A。
5.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结构如图所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电池中电子流向是负极−导线−用电器−导线−正极,则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充电过程是电解池,左边正极作阳极,右边负极作阴极,又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Li+向右移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充电时,阴极C变化为LixCn,则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明确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滴入过氧化氢就会反应放出氧气,容器中的压强会增大。
11.电解质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L-1的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