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比较严谨的看来,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自从历史上第一步成文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在2000多年前颁布开始,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长河便由此开启。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西方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并且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

从对其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许多值得我国管理理论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代管理思想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每个阶段都形成了叫完整的思想或理论体系。

而且各个阶段的理论思想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所发展。

特别是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调整和发展。

试图分开讨论各个阶段对我们的启示以及综合讨论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之处。

标签:经济与生产管理;组织管理;行为科学理念中圖分类号:F21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及其启示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以分为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以及组织管理思想。

1.1 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行政与法制管理思想的代表便是西方各个古国在治理国家中所形成的思想。

2000多年前,《汉莫拉比法典》的颁布,开启了西方管理思想的先河。

这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典,它成为西方管理思想体系中具有开元意义的第一步成文的法典。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管理体制中对政权和法制的重视程度。

之后,古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其疆域几乎涵盖整个欧洲。

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疆域的国家,在管理体制上是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成型的体系的。

1.2 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经济与生产管理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所提出的“分工协作”的理论思想。

这种思想为以后机械设备的发明使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可以说,“分工写作”思想的提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深远的。

埃及金字塔能够成功的建立起来少不了分工协作思想的功劳。

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威尼斯兵工厂的生产过程最能体现这种思想。

其生产过程也是现代企业流水线作业的始祖。

威尼斯兵工厂在生产、库存甚至财务上都沿用了这种分工协作的思想。

在“分工协作”上,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是随着军事的发展而产生,这也是当时时代所造成的。

不管怎么样,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管理理论方面的财富。

从生产、库存、财务、会计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分工协作的思想至今还是很重要的。

毕竟,从效率上来说,这种思想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1.3 组织管理思想组织管理思想依然要以古罗马天主教会的三分管理体制最为典型。

古罗马在管理上是分级管理、分领域管理、分部门管理这样一个三分体制下的管理。

当然,能够形成这样一种组织管理体制,是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力、成功的目标魅力以及高超的管理技术的。

从效果和效率上看,这种严密的三分组织管理思想对于管理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凭借着这样一种组织管理思想,在科技、通讯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不发达的古代,罗马帝国仍然能够实现至少行政体制上的统一,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种严密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思想也是值得我们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借鉴的。

1.4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总评在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不胜枚举。

与西方古代管理思想相比,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古代管理思想是较为实的,而且突出了法治的重要性。

而我国古代的管理制度是人治而且较为虚的。

看现在我国的管理制度,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人治的思想对我国管理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

如何学习西方古代这种突出法治的思想,并且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对我国管理的发展将是影响深远的。

人治和法制的完美结合,将会是现在管理思想的一个热点以及突破点。

2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及其启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传统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新古典管理理论)、以及管理科学理论(定量管理理论)。

2.1 传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主要是指的是以下三个古典管理理论派别: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以及管理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费雷德里克·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最大的贡献就是标志着管理科学的形成,使得管理由经验走向了科学,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过,这个理论典型的把工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仅仅重视技术因素的作用而忽视社会及团体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局限于组织基层具体作业问题的研究而没有从整体的管理概念上考虑。

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法约尔。

它提出了企业六大职能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以及管理。

并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种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角度正好是相对的。

它从最高管理者的角度为管理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而且它适用于任何管理领域。

这个理论给管理理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以致现在的管理理论通常都是从企业职能或者管理的职能出发的。

不过,这个理论由于追求一般性而使得具体的一些管理过程以及方法被忽略。

管理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韦伯。

它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官僚行政组织体系,并且提出了这种体系的特征是正式的选拔、非人格化、分工职权等级以及严格的制度。

2.2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是强调了对人的研究以及人的作用对组织中的影响。

其可以分为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以及正式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是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代表的。

“霍桑”实验得出了很重要的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工人是社会人,是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的影响以及情感的需要的。

而且组织并不一定是正式的,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并不正式的组织形式。

所以,需要建立一种以满足职工需要为原则的新型领导方式。

正式行为科学理论则从个人行为、团体行为以及组织行为的角度进行了非常正式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的理论。

其代表有X、Y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

这些理论讨论了领导风格,集权或者分权的管理方式等。

总之,行为科学理论从人的角度来探讨了管理上的一些改进。

前述古典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

而行为科学理论彻底的从人的角度出发。

这是管理科学上的一大突破。

它使得管理者把员工视为需要保护和开发的资源,而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

不过,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其研究必然会带来准度不够的问题。

若把这些理论用于实践中,我们便可以发现其与现实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2.3 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的重心是在“科学”上。

该理论重点是把各种科学理论,计算工具以及其他技术如计算机运用到管理中。

其突出了定量的研究管理行为。

由此看来,该理论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前述理论在精确度上的缺陷并且其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有效,促进了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数量化的科学管理理论,使得许多管理上本来一筹莫展的问题的解决变的更加容易得到解决。

2.4 对古典理论的总评以及启示从这些古典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管理理论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的。

当然,其中不乏激烈的争论。

正是这种感觉批判和怀疑的精神使得西方管理理论在这段时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而且,其管理理论的范围可以说是涵盖了各个方面。

不同的角度考虑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从而发展出来的理论也是不同的。

当然,每种理论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我们在实际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只要有良好的效果,我们都可以加以运用。

3 现代管理理论以及启示3.1 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战争的结束,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入到了经济建设当中。

所以,管理学在这个阶段得到了非常蓬勃的发展,在历史上这个阶段被称为“管理丛林阶段”。

在这个阶段,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基本上形成,各个职能的内部规律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3.2 一些较为重要的理论这个阶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較为重要且对组织生产有重要作用的思想理论。

下表将给出这些理论的基本内涵。

3.3 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在美国对日本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后所提出的理论。

日本的经济得以发展得利于日本较为强大的民族文化。

由于竞争的关系,美国开始注意到日本的成功,并对日本的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而得出了企业文化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从管理的软实力出发,研究了文化对管理的重要性。

以西蒙为代表,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而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

提出了决策满意化原则,归纳了决策的类型、过程及方法。

3.4 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总评及其启示现代管理理论较好的将各种管理学派观点进行了综合,并十分重视了管理信息和知识的运用,适应了现代管理复杂化、国际化的需要。

从这些理论可以看出,管理过程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化。

如何得到更为有效的管理,便要对管理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的找出管理过程黑匣子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消除白噪声。

4 结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经济上能有如此的成就,这与其管理上的先进性是分不开的。

从古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等级制度森严的组织管理、各种法治的管理体系,到现代全面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其中对管理的思考是非常分不开的。

纵观其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了,其管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变更,工业革命的发展,战争的结束和人权的发展,对其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有非常的重要性以及深远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践对管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从实践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会使得理论更加丰富并且更为实用。

此外,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给了管理理论大发展的重要研究思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理论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式。

中国与西方在制度、价值观、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管理理论的内容和运用方法。

但是,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去研究中国现实中的各种管理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会得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一套管理理论体系。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西方管理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会对我国在管理上显出成效。

总之,纵观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我们应该学会用审慎的眼光去看待其发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将与实践相结合。

这将是我国未来管理以及管理理论发展的有效之道。

参考文献[1][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美]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张中华等.管理学通论(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谭道明.企业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杨文士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周三多等.管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徐晓黎等.管理学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8]张玉利.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9]徐子健.管理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