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①《共同纲领》②五星红旗为国旗③抗美援朝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A.1842—1870年B.1911—1939年C.1919—1947年D.1921—1949年3.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下列事件,对祖国大陆统一极具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4.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A.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5.下表是1950—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6.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生活中与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人进行交流,你会挑选下列哪一最为恰当的表述向他说明呢()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B.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7.“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
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该材料表明()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B.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D.中国已经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8.收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请你在此卡片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9.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为了准备历史探究课搜集了下列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周恩来在万隆、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你认为这次探究课的主题是() A.改革与开放 B.内政与外交C.战争与和平D.侵略与反侵略10.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是()A.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D.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12.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此次会议()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C.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3.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
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14.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
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A.万里长征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5.目前,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
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艰苦创业年代的“铁人”是()A.王进喜B.邓稼先C.雷锋D.焦裕禄16.如果要拍摄一部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C.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D.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17.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C.民族独立,获得新生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18.右图是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发表《联合公报》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下表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③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④20.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
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C.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材料三(1)请给材料二中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分)(2)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3)请阐述一下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
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
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 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
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4分)(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什么现象?(2分)(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分)(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23.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而坎坷。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落后局面】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
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6分)【宏伟蓝图】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在这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一,此变革使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初见成效】材料三从1953年到1957年,共有596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0%,到1957年,上升到56%;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5%,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27%上升到1957年的49%。
(3)材料三所示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何重要历史意义?(4分)【经验启示】(4)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请你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4分)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4分)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6分)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
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
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6分)期中测评一、选择题1.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