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1.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A. 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 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 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D.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佩•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这标志着()A. 祖国获得了统一B.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C. 西藏自治区成立D. 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3.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表明了中国()A. 彻底消除外部威胁B. 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局势C.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 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4.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军委工作部组织拍摄《为了和平》的纪录片。
下面最合适作为纪录片主题曲的是()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5.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按照该标准,下列属于研究土地改革原始史料的是()A. 回农村老家时听到关于土地改革的闲谈B. 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李有才板话》C. 市博物馆保存的农民分到田地的土地证D. 从互联网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相关资料6. 统计数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图是《“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该数据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A. 农、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B. 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C. 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D.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不同领域创造了许多“第一”,下列选项中的“第一”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是()A. 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B. 第一座油田——大庆油田C.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D. 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特区8. 1956年1月1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写道:最近几天以来,首都各个区日夜锣鼓喧天,爆声连连不断,全市各大街上的私营厂、店,几乎家家都挂上了红幛,到处张灯结彩;私营企业的职工和工商业资本家欢欣鼓舞。
这则社论描述的是()A. 手工业生产合作化B. “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9. 宣传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图两幅宣传画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A. 大大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B. 使我国的工农业产量大大提升C. 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D. 严重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0. 表中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工业领域: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交通领域: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科技领域: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 改革开放新时期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1. 1978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强调:“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该社论旨在强调()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2. 1979年春节,安徽凤阳小岗村一农户自拟了一副春联:“家家户户忙生产,高高兴兴庆丰收。
”下列横批中最合适的是()A. 当家作主喜B. 翻身解放乐C. 包干到户好D. 对外开放活13. 中国逐步放开物价的过程中,曾出现通货膨胀和抢购潮。
到1991年,价格形成机制占比如表,其中市场定价的商品反而逐渐供给充足、价格稳定。
这说明()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定价农副产品22.2%20%57.8%工业资料36%18.3%45.7%A.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B. 传统经济体制仍具有明显优势C. 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D.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14. 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过:“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A.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C.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完全实现D. 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5.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和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A. 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 都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都制定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D. 都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16.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工业建设保障经济基础】写出右表中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并简述数据增长的原因。
(2) 【政治制度彰显民主权利】分别写出下面“两会”通过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它们的作用。
(3) 【名人名言体现时代风貌】分别简述下面两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
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
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
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王进喜 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
——焦裕禄材料一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 根据材料一,指出经济体制的弊端。
党和政府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开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1984.5) 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设立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开放了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材料三世界贸易组织( WTO ),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3) 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
18.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
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地使用社员的土地、耕畜、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并且逐步地把这些生产资料公有化;它组织社员进行共同的劳动,统一地分配社员的共同劳动的成果。
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要逐步地消灭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克服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发展社会主义的农业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1955年)材料三以下表格内容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中央一号文件整理(1) 根据材料一,土地改革是怎样“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2) 材料二中,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哪些积极作用?(3) 根据材料三,归纳1982年-1986年期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的共同之处。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李老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主题一【思想旗帜领航向】(1) 下面两段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分别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分别简述它们与图一、图二会议的关系。
① 1978年5月,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这篇文章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
自此,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②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35天里行程6000多公里,边走边讲,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谈话。
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路。
主题二【理论成果显特色】(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请根据下面示意图,列举思想理论指导下①②③④处会议提出的“特色社会主义”成果。
主题三【不忘初心担使命】(3)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2.【答案】B【解析】1951年2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