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记忆的一般概念

1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
从考试吃的“记忆面包”说 起
1. 原料:
即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系统及其生理机制
2. 工艺:
即记忆系统的加工过 程,遗忘的进程
3. 种类:
即形形色色的记忆术 或记忆策略
第一节
原料——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1、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获得经验 保持 巩固经验 再现 再认、回忆经验
加工水平说
• 学说代表人物:Craik & Lockhart (1972)
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即加工
• 刺激
表浅分析 深入分析
较肤浅的记忆痕迹 较深刻的记忆痕迹
图3 加工水平说模型(自创)
• y记忆痕迹的持久性 = f (x加工深度)
Craik等的一个实验
• 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词,同时就该词提出一个 问题,让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三、记忆分类
(一)信息保持时间长短: 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感觉记忆 (二)记忆方式的差异(也即记忆的根据或线索)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三)记忆是否有意识的参与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四)记忆内容的差异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三个基本概念
信息保持的时间 • 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 • 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 •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Sensory Memory) 1min~终生 5s~2min 0.25~2s
子系统之间独 立且没有固定 的前后联系
本节重点与难点
• 记忆的基本概念(重点) ?什么是记忆,如何理解它的主观能动 性?
• 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重点+难点) ?记忆系统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何 理解和评价其加工过程的三种学说?
输入、编码
储存 (信息加工)
提取
Tulving & Thomson (1973) : 只有被存贮器贮存 了的信息才能被提取,并 且被提取的方式依赖于是 如何存贮的。
2、记忆的特性 —— 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1)主动编码 (2)选择性地接受信息 (3)已有知识结构对记忆的 影响
二、记忆的作用
• “记忆错觉” ——审判案件中 目击者证词真实性
• 学说代表人物:Waugh & Norman (1965)
短时记忆 刺激 (初级记忆) 长时记忆 复述 (次级记忆)
遗忘 图1 两种记忆系统的模型 (据Waugh和Norman, 1965)
多存贮说(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 学说代表人物:Shiffrin & Atkinso (1969)
• • • • • 复述
(五)记忆的信息指向过去还是未来 前瞻记忆、回溯记忆
(六)记忆提取是否正确 真实记忆、错误记忆
四、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
• 单一记忆说
• 两种记忆说 • 多存贮说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 加工水平说
单一记忆说
• 记忆:单一的心理现象
• 回忆率:取决于从呈现到 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
两种记忆说
关于加工深度与记忆痕迹的实验
图4加工时间与再认成绩是加工深度的函数 (Craik & Tulving, 1975)
表1 对三种学说的比较
理论建构思路 理论核心 子系统间的联 系 紧密联系且有 一定的前后联 系 两种记忆说 不同记忆结构 (感觉记忆)+ 长时记忆+短时 和 多存贮说 信息加工的操 记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过程 加工水平说 信息加工的操 只有一个记忆 作和过程 系统,这种记 忆系统有不同 不同记忆结构 水平的加工和 相应的不同效 果
• 问题分作三类,分别涉及字词的结构、语音和 语义三种由低到高不同水平的加工。
– 结构:这个词是大写的吗? – 语音:这个词与词weight押韵吗? – 语义:这个词能否填入下述句子:

“他在街上碰到___________”
• 记录每次被试作出回答所需的时间(即反应潜 伏期),利用一些不同的词进行实验,在这些 任务完成后,进行事先未宣布的再认测验。
注意 感觉记忆 编码 短时记忆 存储 长时记忆 提取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刺激
图2 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对“多存贮说”的评价
• √ 假设存在三种不同的记忆存贮器 • × A.对人类记忆提出了一个过分简单化的 观点 B. 过分强调了“复述”的作用,认为复 述是将信息存储于长时记忆的一个主要过 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