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考点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含解析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考点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含解析

阿姆河
锡尔河
国际上内流河水
资源开发上限
水资源总量(亿米3)
579
336
30%~40%
用水量(亿米3)
489
323
(1)分析图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及其原因。
(2)简述锡尔河、阿姆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不利影响。
(3)为缓解咸海急剧萎缩,有人提议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答案:
1~2.1.A 2.D 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和甲、乙、丙、丁的关系可判断出,图中甲为大气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岩石圈,丁为水圈。第2题,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降雪形成的冰川仍然是水圈的组成部分;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通过流水作用参与岩石圈的改造。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④
10.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水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河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河水浊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三地理(中图版)一轮考点规范练:9 水循环与河流 含解析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11~12.11.D 12.B 第11题,结合经纬线可知,图中海洋为地中海,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c段和bc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坡度较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bc段流经地区的林区少,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段和de段主要流经稻田,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2)说出图中对陆地水体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3)图示地区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简述海洋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4)因不合理的开发,图中森林急剧减少。简述森林锐减对当地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表为当前阿姆河、锡尔河水资源总量及其利用情况。
14.9
11.2
8.5
9.9
TSS
(百万
千克)
-230
-55
-35
-20
70
380
1275
2340
820
-305
-410
-325
9.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13~14.13.D 14.B 第13题,由题意可知,河口流速最大时,潮流的速度最小,河口流速最小时,潮流的速度最大;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减小为0的阶段,即河口流速增至最大的阶段;图示3时左右为落急时刻,5时左右河口含沙量最大,即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第14题,河口流速大于0时,泥沙向下游移动,河口流速小于0时,泥沙向上游移动;图示河口流速大于0的时段河流含沙量比河口流速小于0时段的含沙量大,因此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向下游移动。
7~8.7.C 8.A 第7题,读材料可知,水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水位升高;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水位下降;收入等于支出为零,水位基本不变。读图可知,12月至次年6月期间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水位下降,6—9月入库水量与出库水量持平,水位最低,且没有变化。10—12月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库区水位升高。第8题,在洪水来临之前腾空库容是为了迎接汛期大洪水,增大三峡水库的调蓄能力,确保长江荆江河段和洞庭湖(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三峡库区流量收支时间变化图
7.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 )
A.2—5月B.4—7月C.6—9月D.10—12月
8.每年都要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大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B.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C.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D.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导学号73750114〛
15.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理由:位于大陆西岸;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沿岸有暖流流经。
(2)②③⑤⑥。
(3)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暖流影响,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4)水循环:坡面汇流速度加快;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位置、地带性植被、洋流性质综合判断图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第(3)题,根据气候类型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森林减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从径流汇集、径流变化等角度分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含沙量、流量变化等方面阐述。
(3)不赞同。当地降水量极少,地下水埋藏深;过度开采地下水,使水位下降,且当地降水少,地下水补给困难;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引发次生盐渍化等生态问题;棉花的蒸腾作用强烈,大量种植极易加剧当地干旱等。
或赞同。该地区地下水较河流水丰富;地下水开采技术相对简单,开采成本较低;浅层地下水含盐量低,可用作棉田灌溉;开采地下水可以避免过度引用河水,避免生态恶化等。
北半球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水面海拔)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流入为正值,流出为负值)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第9~1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位(米)
9.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3
11
11.8
12.3
14.2
15.3
16.7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B.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唯一途径
C.降雪形成的冰川将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D.降水成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改造
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11.胡卡尔河河水的浊期大致为(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12.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 )
A.ac段B.bc段
C.cd段D.de段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14.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导学号73750115〛
15.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
C.提供工业用水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6.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小气候B.增加下渗量
C.保护生物多样性D.美化城市环境
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读图,完成第7~8题。
16.答案 (1)东南部地区。①东南部为山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位于河流上游,河流径流量大;③山地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2)水资源过度使用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干涸,荒漠化加剧;由于过度用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含盐量增大;气候更加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风沙灾害频发;如果农业用水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解析 第(1)题,从地形对降水影响、河流流量、冰川分布等方面推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第(2)题,根据表格数据概括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河流、湖泊、气候、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描述。第(3)题,支持要从地下水源丰富、水质和利用地下水的好处等角度分析,反对可从地下水不宜过度利用及带来的问题阐释。
3~4.3.A 4.B 第3题,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洪水的时间应该是河流流量从最小值开始增大的时间,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应该在降水停止后的4小时,A项正确。第4题,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说明从降水到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变长,其可能的原因有测站上游建了水库、测站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项正确。
5~6.5.C 6.B 第5题,活水公园可以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提供工业用水不是对环境的影响。第6题,荷花池可以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美化城市环境,但题目强调暴雨后,最主要功能应是增加下渗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