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评定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评定


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
Ⅰ. 无任何运动 Ⅱ.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 Ⅲ.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Ⅳ.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Ⅴ. 出现相对独立的协同运动活动 Ⅵ. 运动协调接近正常
有的患者可能停留在某一阶段上不再进展
Brunnstrom六阶段
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
1级 2级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超 过骨盆上提的范围
2 .坐位,伸膝可 内外旋下肢,并伴 有足内外翻
简化Fugl-Meyer评定
瑞典学者Fugl-Meyer主要根据 Brunnstrom的观点,设计了定量化的 Fugl-Meyer评价法并于1975年发表,该 量表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 卒中偏瘫的评测。

腕关节-掌屈、尺偏 。
CVA
拇 指-内收、屈曲。

手 指-屈曲。

下肢-伸直痉挛为主。
骨 盆:上抬并向后方
旋转
髋关节-伸展,内收,
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内翻,跖屈。
足 趾-屈曲、内收。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 简化Fugl-Meyer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 肌力评定 肌张力与痉挛评定 关节活动度(ROM) 平衡与协调评定 其他评定
现一些脱离共同运 带动松开;手指能 踝能背屈
动模式的运动;1. 半随意的、小范围 2.坐位,足可向后
手能置于腰后。2. 的伸展
滑动,使屈膝大于
上肢前屈90°(肘
90°
伸 展 ) 。 3. 屈 肘
90°,前臂能旋前、
旋后
5级 6级
痉挛减弱,基本脱 1. 用手掌抓握,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
离共同运动,出现 能握住圆柱及球形 运动:
3级
4级
上肢

下肢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
或其成份,不一定

引起关节运动
痉挛加剧,可随意 能全指屈曲,勾状 坐位和立位时,有
引起共同运动,并 抓握,但不能伸展 髋、膝、踝的协同
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屈曲
痉挛开始减弱,出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 1.坐位,足跟触地,

(13)肩关节屈 开始时手臂
曲90度,肘关节 立即外展或
伸直
肘关节屈曲
(14)肩0度, 不能屈肘或
肘屈90度,前臂 前臂不能旋
旋前、旋后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手仅可向 后越过髂 前上棘
在接近规 定位置时 肩关节外 展或肘关 节屈曲
肩、肘位 正确,基 本上能旋 前、旋后
能顺利进行 能顺利充分完 成
背屈,桡屈
屈曲
伸直
上提
屈曲,外展,外旋 伸直,内收,内旋
屈曲
伸直
背屈,内翻
跖屈,内翻
伸直(背屈)
屈曲(跖屈)
基本概念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AR)
偏瘫病人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习时,可以 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 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
除用力时出现外,患者打哈欠、咳嗽或喷嚏 时也能发生,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
偏瘫特点
涉及肌群或整个肢体 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 肌群间协调紊乱 异常的反射活动 恢复过程依次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分离运动及协调运动
头:颈部侧屈,面部转向健侧;
躯干:躯干侧屈并向后方旋转;
上肢-屈曲痉挛为主。
肩胛带-下沉、后撤。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 臂-旋前。
上肢屈曲协同运动
肩胛骨∶上提、后缩 肩∶外展,外旋(内旋) 肘∶屈 前臂∶旋后(前) 腕∶屈 指∶屈,内收 拇指∶屈,内收
上肢伸展协同运动
肩胛骨∶前伸,向下 肩∶内旋,内收 肘∶伸展,旋前 腕∶微伸 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
下肢屈曲协同运动
骨盆∶上提,后缩 髋∶外展,外旋 膝∶屈 踝∶背屈,外翻 趾∶伸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评定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 卢锦锟
偏瘫康复治疗程序示意图
偏瘫患者康复评定的目的
确定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 确定患者的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
评定结果还可以
偏瘫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可见于脑 卒中、脑外伤等多种疾病和外伤。尽管 各种疾病和外伤的诊断和临床处理方法 不同,但其造成的偏瘫的功能评定方法 是相同的,通称为偏瘫的运动功能评定。
分离运动
物,但不熟练
1.健腿站,患侧髋
1.上肢外展90º
伸展位能屈膝
(肘伸展,前臂旋 2.能随意全指伸开,2.立位,膝伸直,
前)
但范围大小不等 。 足稍向前踏出,踝
2.上肢前平举及上
能背屈
举过头(肘伸展)
3.肘伸展位,肩前
屈30º~90º前臂能旋
前、旋后
痉挛基本消失,协 调运动正常或接近 正常
1 .能进行各种抓 握;2.全范围的伸 指;3.可进行单个 指活动但比健侧稍 差
一、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
基本概念
协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SM)
又称共同运动,偏瘫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当让病人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 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活 动,并形成特有的运动模式,并在用力时特别明显
偏瘫患者痉挛期常见的协同运动模式有屈肌协同运 动模式和伸肌协同运动模式,可见于上下肢
下肢伸展协同运动
骨盆∶下降,后缩 髋∶伸,内收,内
旋 膝∶伸 踝∶跖屈,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趾∶屈曲,内收
上肢 肩胛带肌 肩关节 肘关节 前臂 腕关节 手指
下肢 骨盆带肌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趾
屈肌共同运动 伸肌共同运动
向上和向后
前方突出
屈曲,外展,外旋 伸直,内收,内旋
屈曲
伸直
旋后
旋前
掌屈,尺屈
同上
(6)肩外旋 同上
(7)肘屈曲 同上
(8)前臂旋后 同上
1分
2分
能引起反射活 动
同上
部分完成 同上
无停顿地充分 完成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月月月 日日日
3 伸肌协同运动
(9)肩内收、 同上 内旋
(10)肘伸展 同上
(11)前臂旋前 同上
4 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12)手触腰椎 没有明显活
大量的应用研究显示Fugl-Meyer评价法敏感、可靠,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多的 评价方法。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0分
Ⅰ 上肢
坐位与仰卧位
1 有无反射活动
(1)肱二头肌
不引起反射 活动
(2)肱三头肌 同上
2 屈肌协同运动
(3)肩上提
完全不能进 行
(4)肩后缩 同上
(5)肩外展 ≥90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