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证券.quàn饕.餮tāo荫.庇yǐn怙恶不悛.quānB.酗.酒xù戌.时wù踟.躇chī恣.意妄为zǐC.毗.邻pí纰.漏pī囊.括láng畏葸.不前xǐD.发轫.rèn窖.藏gào应卯.mǎo卖官鬻.爵y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络里程碑顶顶大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B.矫健百叶窗戳力同心疾风知劲草C.词藻实名制仗义直言多行不义必自毙D.融洽众生相融会贯通口惠而实不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与美国都面对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冻,危如累卵....;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B.当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开始时,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起时,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C.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中法两国政府为了加强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近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两国政府承诺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中国科协日前公布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其中一项对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的看法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3.6%.51.2%和38.4%的比例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的起源可以很容易地用必要性来解释。

技术、科学甚至艺术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防卫性措施,用以改善自己存活、或是增加舒适的机会。

鲨鱼发展了更尖利的牙齿,羚羊发展了跑得更快的腿,我们则制造了武器和汽车。

有些鸟用鲜艳的羽毛或精致的鸟巢来进行竞争,吸引异性;我们则通过时髦的衣服、昂贵的房子和优雅的举止来展示我们的愿望。

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需要是发明之母。

文化的这种基本原因仍然起作用。

我们要学习,要成为专家,要革新,要开辟新道路,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样做能使我们获得物质上的优势。

我们再也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主要依据体力或简单的技巧来进行竞争。

跑得快、会杀死狼、打死一头雄鹿的能力已经非常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能在文化的领域里表现出色,在这些领域中,相关的技巧是由复杂的专业规定的。

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活动中获得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或写出一本畅销书——会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创造性的文化的其他原因,至少对于某些人在某些时期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古代基于竞争和获得物质财富优势的原因更为重要。

在某个专业内的工作可以因其自身而使人具有成就感。

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找到一种细胞活动的秘密,用更少的钱造出更好的微型集成电路块的方法,这些活动本身就使人着迷,哪怕没人知道你的活动,哪怕没有因此而得到奖励。

许多成功的创造发明者都滔滔不绝地讲到这种内在的奖励。

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这种快乐,外部奖励决不足以鼓动他们把自己的努力扩展到前人未探索过的领域。

因此,强化创造性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涌流的体验.....带进各种专业。

建造文化——做一个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工作者——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事。

然而,发现的喜悦却常常没法传到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就转向了消极的娱乐。

但消费的文化根本不能与创造的文化相比。

如果我们能把所有成功的创造发明者感受到兴奋体验传给下一代,创造性无疑就会繁荣兴旺。

(节选自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著的《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5.根据文意,下面对“涌流的体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文化领域的出色表现B.获得物质奖励的体验C.因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感D.娱乐消费带来的兴奋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制造武器和汽车的原因与鲨鱼发展更尖利的牙齿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B.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具有跑得快、会杀死狼等能力了。

C.为一首诗找到合适的词这样的活动能使人着迷,却不能使人得到奖励。

D.在科学领域,初学者一般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美。

7.在作者看来,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类创造文化的原因(3分)()A.人类用以改善自己的存活或是增加舒适机会的需要。

B.娱乐、消费带来兴奋感。

C.能够带来财富、尊敬、钦佩和权力等物质上的优势。

D.人们在工作中因自身而具有成就感。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

”上赐之剑。

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注:①噍呵:申斥。

噍,通“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功次.迁为中郎将次:依次B.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属:通“嘱”C.常让.他将让:责备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相:辅佐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3分)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A.①②④B.②③⑤10.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

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业代替挑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迁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景帝逝世前卫绾曾做了三年的丞相,武帝即位后,因为他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所以被免去了官职。

第Ⅱ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考生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3分)译文:(2)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4分)(3分)译文:(3)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3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4分)答:(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地崩山摧壮士死,。

,。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2)①,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③盘飨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④焉有仁人在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季宇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

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

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

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

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

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

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

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

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

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

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

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

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

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

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

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