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第二框题《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材分析】本框包括“学会依法办事”和“我们与法律同行”两目。
引导学生学会依法办事和树立法治信仰等方面,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后面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措施,但在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未成年人需要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重任的需要。
【课标依据】“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3.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扞卫法律【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PPT软件【教学准备】预习,教师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前车司机斑马线礼让行人惨被后车司机打思考:被打司机是怎么做的这事例告诉我们,遇事怎样处理纠纷和矛盾点拨: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二、我们与法律同行互动探究:板块一:学会依法办事【探究分享】晓程该怎样做请从下面的做法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A.据理力争,勇敢搏斗,把回来。
B.他很害怕,也不。
C.忍耐,事后告父母或立即警。
D.找几个好朋友,把两名男生打一。
E.吃了,比他小的同学的。
思考:什么不能采取除 C 以外的方法点: A、我要珍生命,善于保自己。
B、忍气吞声,只会助法犯罪分子的气焰,使自己的合法益受到更大的侵害,也不利于良好社会气的形成。
D、 E、采取打复的行,可能会害他人的合法益,自己也可能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要立法律意,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C、事后要立即告父母、老、学校或警。
因我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学会用法律自己的合法益,逐成社会主法治的忠崇尚者、自遵守者、定的扞者。
教小:(一)学会依法事1.学法、知法,增法律意,立法律信仰。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常想一想,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如果背了法律,会与什么后果。
2.遵守各种法律法。
遇到需要解决,当通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求和愿望。
在自身利益的程中,要自他人和集体的合法益。
3.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逐步成社会主法治的忠崇尚者、自遵守者、定扞者。
互探究板二:(二)立法律信仰活二:名言析: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梭一:梭的名言你有什么启点:法律的威源自人民的内心和真信仰。
立法律信仰,就是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法律、遵守法律和扞法律。
要立法律信仰,当法律至上成我的真信仰,法治精神就会刻在我心中。
教小: 1.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及内涵活:以案悟理“ 110 我撞坏了路灯⋯⋯”蔡女士与丈夫清晨去接一位朋友,倒不慎撞坏街一路灯,但没人看。
送走朋友后,他立即返回事,在找路灯管理位未果的情况下打了110。
之后,巡警指点,夫先到街道事了解到管理位,再系清了具体的公司,然后主上,并了公司因感于他的自精神提出的折价意,照4980 元的灯价加安装全付。
个案例哪些是道德行哪些是法律行明了道德与法律有什么关系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代,并不否道德的重要性。
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尊法守法的意和自性,有利于促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教小: 2.依法事并不否道德的重要性活:探究升以下些法律定,你自遵守了怎才能更好地遵守受教育者当履行下列:(一)遵守法律、法;(二)遵守学生行范,尊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三)努力学,完成定的学任;(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公民当增境保意,采取低碳、的方式,自履行境保。
(境保法第四款)家庭成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冷落老年人。
(老年人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推法治中国建是每个人的任和,作国家未来的建者,我要努力法治中国建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方面,我打算⋯⋯点:增法治意,依法事,是青少年健康成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是法治中国建的受益者,更成参与者和推者。
教小: 3.青少年要增法治意,依法事,成法治中国的参与者与推者【复巩固】1.本所学内容(1)依法事(2)立法律信仰(3)提高道德水平2.堂一、:1.某校在深化校园建活中,要求学生立法治意,法律威。
下列同学的行,符合一要求的有①按照交通志自行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播③完成定年限的教育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施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河流急,沿着河槽走;人众多,守着法律走” 句提示我A、河流,保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控情,品味生活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公民就要、① 立法治念,做懂法的人② 法律尊。
做守法的人③敢于并善于同法犯罪行作斗争,做法的人④宣法律知,做普法的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4.某民工要万余元工爬上一工地80 米高的塔吊。
无民警怎么,他都意要看到才肯下来。
两个小的僵持,直到民警拿来 1.2 万元金,他才从塔吊上下来。
因乱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
此理解的是A、只要能回薪水,法也无所B、遇到需要解决,当通法治方式,表达自身的合法求和愿望C、公民要依法事D、触犯法律,要承担相应的后果5.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一观点强调A、法律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树立法律信仰是法治力量之源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6.某市地铁正式运营前夕,市轨道公司就《某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开始广泛征集市民意见。
你认为下列意见应该点赞的是A、可以带宠物狗上车,只要给它买票就行B、可以随便吃东西,只要把垃圾带走就行C、可以在座位上躺坐卧,只要我舒服就行D、遵守乘车秩序,维护公共安全7.下列属于树立法律信仰的行为有、①严格执法,不徇私情②维护权益,以暴制暴③低碳节俭,绿色出行④举报违法,扞卫法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①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②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③就能杜绝违法行为④就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二、简答题:1.右边漫画反映了什么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答案 :旅游中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旅游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从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不乱攀乱爬;在公共场所不高声呐喊,不做有损国家形象的事等。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十六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1)查一查: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2)说一说: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作用(3)公民守法,公民应该怎么做答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公平等;(3)公民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律意识等。
【作业布置】一、书面作业1.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2)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3)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怎样理解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扞卫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完成基础训练P76-80 页内容【板书设计】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二、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会依法办事1.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2.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3.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二)树立法律信仰1.正确理解树立法律信仰2.提高道德水平3.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学反思】 1.因为法治的重要性,教材中前面有涉及,所以在此处教学设计中就忽略了一些环节,直接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晓程被抢钱”来分析引导学习“依法办事”。
2.树立法律信仰的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用较为通俗的话语进行引导,“树立法律信仰简单地说就是把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即我们做任何事时都要想到法律”,学生更容易理解。
3.最后“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的活动要作为重点来进行教学,因为它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