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高二10月考试卷(语文)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吴门昆曲六百年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

袁宏道的《虎丘记》里面讲的就是昆曲。

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

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

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

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记》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观众。

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

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

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

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

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

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

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

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

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

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

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

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

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

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

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

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

其实艺术和人一样,它会去为自己选择一条道路。

有时候坚守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得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

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的韧性。

如何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去模仿别人,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音箱里一直播放着六百年来绵延不断的檀板笛声。

(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1、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昆曲是一种吐字缓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

B.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

C.昆曲是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

D.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雅致的悠闲文化现象。

B.袁宏道《虎丘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C.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

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曲的节奏缓慢好听,让人身心愉悦,吸引了大量的看不懂或看不大懂的人的关注和观赏。

B.昆曲从古到今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正是这种独立特行的个性,才使其显得高傲脱俗。

C.昆曲是在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的阵阵悠扬的檀板笛声中一路走来,坚忍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

D.昆曲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不去模仿别人,不合并,亦不消亡,所以昆曲绵延至今。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共9分,每小题3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行冠礼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冠:帽子。

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也可用于女子。

B.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通过发科榜,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

C.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

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

D.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丘自幼聪颖,尤善为文,很年轻便担任了奉礼郎,又由于神气纯朴,志行高洁,擅长辞赋,深得方庆和魏元忠赏识。

B.山东大旱,王丘自告奋勇出任怀洲刺史,与其他被任命为州刺史的人相比,他治理清明严格,百姓官吏都敬畏他。

C.中书令萧嵩推荐王丘接任裴光庭,但他坚决予以拒绝并极力推荐韩休,后来,韩休又推荐他当了御史大夫。

D.因为生病,王丘请求退休,并得到允许。

但他离职后,生活困窘,以致生病后药物难以为继,皇帝下召给与补偿。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小题3分)(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注】啼。

诗人简介: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字文饶。

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宰相李吉甫之子。

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

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执政6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

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此前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

【注】《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

8.首联中有两个字用得精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4分)9.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尾联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写出春天万物繁荣滋长的美好形态。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渡口停满大船来表现当地人民生活富足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庄子用,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是寿命短的状态。

(4)《陈情表》中,作者用乌鸦的例子来表达自己希望侍奉祖母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8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猎人陈毓我终于启动穿越鳌山登太白山的决心。

但两天前,我却在途中崴了脚,像一辆瘪了胎的车,不得己滞留在猎人的木屋。

我的脚踝肿得厉害,可猎人宽慰我说,等同伴回转来,你跑得会像山上的麋鹿一样快。

他采来草药,捣碎了敷在我肿痛的脚腕上。

猎人说,睡一晚,明早醒来,如果你愿意,你就能跟着我去打猎了。

打猎?能猎到什么?猎人咧嘴笑:你想要打到野鸡,山兔,羊鹿,还是狼?他的语气像是说,整个群山都是他的花园,你想要剪一支玫瑰,月季,还是菊花,全凭你的心思啦。

但我偏说,我早知道禁猎了,你能住在这山里,也是披着个猎人的名头,没准你是偷偷摸摸住在山里的,恐怕猎枪早被收了。

我意外地看见猎人一改刚才的天真和得意,脸上现出那么羞涩的表情来,低头嘟哝:你说对了。

野物少了,枪没了,我这个猎人也没了。

我一时有揭了别人短处的不安,就安慰猎人说,若是你还能套住一只野兔,我就很知足了。

但猎人在这天早上唯一做的事,就是用埋在火塘里的火种点燃一些劈碎的木柴,使火焰升起来,再在火上烧开水罐里的水,泡一壶浓浓的茶。

猎人倒一碗茶给我,又递过一大块锅盔,把一碟咸盐和两根打蔫儿的青椒放在我俩之间。

我确信这就是我能得到的早餐了。

我喝掉茶,再倒一碗茶,然后学猎人的样子,吃我的早餐。

如果是在早先,我不止给你野兔汤,我该给你更好的吃食。

他的语气不是歉意,是平淡。

好点的吃食是什么呢?我本想问,又忍住了。

但山野寂静,我又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清闲、无所事事过,就努力在我和这个寡言的猎人之间找话。

我说,这锅盔我猜是你老婆烙的。

猎人再次笑:老婆子在山下开饭馆,这个饼在店里卖得火。

猎人老婆开的小饭馆是政府用于搬迁的创业项目。

要不我死活不下山的。

猎人说,老婆子倒是喜欢山下,说人多,不用整天哑巴似的不说几句话。

你呢,一个人跑来这山上?猎人再次露出难为情的样子:我待在山下会身子疼、脑壳疼、骨头疼。

帮不了老太婆的忙,还让她替我操心,惹她烦,她就放我回山里住几天。

环顾简陋至极的木屋,我沉吟说,如果能找一份适合你的工,你做不?猎人吃惊地看着我,张大嘴巴,你是说我能在山下打猎?山下除了人,鸡都见不到几只,还能打猎?看来这哥们儿一心只在打猎上。

我想起山下围栏开狩猎场的朋友,招徕城里人玩狩猎游戏,如果让这个真正的猎人在那里教习游客狩猎,打打那些家养的兔子、山鸡,不是让那些城里人玩的把戏更有真实感,顺便还把猎人给安置了?于是我肯定地回答猎人,我能帮他找到打猎的营生。

猎人笑,眼里完全是听笑话的表情。

我躺在一捆干草上晒太阳,在叮咚水声中朦胧睡去。

醒来。

又睡去。

这天晚饭时分,我打开我的背包,倒出里面的瓶瓶罐罐,一一开启,在地上摆了一大片,我说我请客,晚饭不用做了。

猎人也不谦让,从床下摸出一瓶酒,找来两只碗倒上,我们就坐下吃喝。

只是吃喝。

我再次体会到面对一个语言金贵的人,安静的可贵。

我发现直到现在,猎人也没问过我的职业、我的家庭、我从哪里来这样的话。

即便我说要帮他找到狩猎的差事,他也想不到对我作言语上的考查。

我忽然领悟了这个猎人身上珍稀的沉静,这使他走出我心存假象的卑微,使他的样子在我心里明亮起来,可敬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