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编导与制作复习大纲

电视编导与制作复习大纲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复习大纲

题型:填空、单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应用

1. 教材的发展阶段

口头语言媒介阶段

文字媒介阶段

印刷媒介阶段

电子媒介阶段

2. 电视教材的定义、特点

 定义:

电视教材是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的画面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

 特点:

(1)教学特点

A.明确的教学目的,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与文字教材相配合。

B.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特定的教学对象

C.严格的科学性,艺术性为教育性服务

(2)电视特点

A.视听结合传递教育信息

B.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的图像表现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C.存储再现,克服时空的局限,解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D.传送方式多样,适宜多种教学方式

E.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3. 电视教材的表达形式,各种表达形式的特点、功能、优缺点

A.讲授型 讲授型电视教材以教师讲课的镜头为主,是记录教师授课过程的节目形式。

B.图解型

教师的形象一般不直接出现在屏幕上,它是通过最能说明教学内容的图像画面,加上旁白、解说去传递教学信息。

C.表演型

也叫戏剧型,它是通过戏剧、游戏、访问与讨论等表演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的 。

D.综合型

是以上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4. 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

(1)稿本阶段

(2)拍摄准备阶段

(3)现场录制阶段

(4)后期加工阶段

(5)使用评估阶段

5. 编导的任务和素质要求

编导的任务

(1)确定电视教材的选题。

(2)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编写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

(3)协助导演指挥电视教材录制工作。

素质要求

(1) 编稿的业务素质要求

 学科专业知识

 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

 电视教材编制知识 (2) 导演的业务素质要求

 掌握 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

 熟练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使用的方法

 应具备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 应具有比较广泛专业知识

6. 电视教材文字稿本的特点、作用

文字稿本是用文字语言把电视教材所要表现的内容按“画面”和“解说词”相结合的格式写成的稿本。它是电视教材拍摄和录制的基础。

特性:

(1)教学性与科学性

(2)形象性与专用性

作用:

(1) 文字稿本是各电视教材创作的基础

(2) 文字稿本是编写分镜头稿本的依据

7. 文字稿本各种格式的特点

(1)讲稿式

详细讲稿

(2)左右对应式(声画式)

画面+解说词

(3)穿插式(散文式)

画面+解说词

8. 电视教材选题的原则

扬长避短原则

媒体选择率原则 表现内容主题单一原则

9. 电视教材选型的依据

依据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对象

依据教学组织形式

依据人员和物质条件

10. 电视教材选材的原则、来源

 选材的原则

(1)直观形象性的原则

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编稿人员要具有非常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动性

一方面是被摄物本身的运动,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性。另一方面是摄像机运动也使画面产生动感,这种运动能表现出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反映了另一方面的本质属性。

(3)典型性

指在众多的素材中选择那些能普遍反映同一类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属性的有代表性的素材,并且要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

(4)真实性与科学性

A.外景拍摄的材料应该是真实的客观事物,不能采用代用的事物。

B.选用现有贮存的影视材料作素材应严格遵守真实性与科学性。

C.模型、动画、实验要符合科学事实和规律,不能为追求趣味而忽视真实性和科学性。

(5)广度与深度

深度而言,超过了大纲的要求,学生往往不容易接受和理解。而过于浅显,学生若已了解或掌握的知识,则达不到教学要求。 广度而言,素材选的过多过广过杂会变得烦琐,反之素材取得过窄,往往又不能全面代表,难以使学生全面掌握。

 选材的来源

(1) 现有的试听材料

(2) 外景现场拍摄的材料

(3) 演播室录制的材料

11. 电视教材画面中的人员包括……,每种人员的性质

(1)电视教师。是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教师,相当于在屏幕上担任课堂教学任务的人。

(2)节目主持人。只是将呈现的画面段落或片段串接起来。

(3)示范操作人员。有两类,一类是以人的自身动作、自身语言进行示范;另一类是操作的示范。

(4)电视表演人员。戏剧性电视教材。

(5)模拟的人物。例如木偶、动画或拟人化的动物。

(6)电视学生。受教的学生。

12. 电视教材画面中的事物包括……,各类事物的作用

(1)主体事物。表现主题内容的主要对象。(真实事物、替代的事物、特技处理的事物)

(2)陪体事物。与主体事物密切关联的事物。帮助主体阐明主题,说明主题的性质、相对大小和所处的位置,帮助观众理解主题的涵义。

(3)背景事物。衬托和突出主体、说明主体事物所处的环境、位置及时代气氛。

13. 抽象概括的表达形式

 动画与特技

 目视符号。没有原有事物形态的一种抽象符号。例如图解、曲线。

 字幕

 解说词 14. 电视教材的结构应遵循的教学规律、类型、要素

 教学规律

(1) 由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

(2) 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逐步展开

(3) 重复,慢节奏

(4) 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用理论指导实践

 类型

(1) 时间顺序结构

(2) 空间结构

(3) 扩展结构

(4) 螺旋上升结构

 要素

(1) 开头部分

(2) 主体展开部分

(3) 结尾部分

15. 解说词的作用及特点

 作用

(1) 补充画面

(2) 提示画面

(3) 概况画面

(4) 强化画面

 特点

(1) 科学,准确

(2) 精炼,简明 (3) 通俗,口语化

16. 文字稿本的撰写

 写前要充分准备

 要按照统一格式编写

 画面要富有视觉形象

 要写出完整的解说词

 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 努力学习,用于实践

17. 镜头、分镜头的含义

镜头:镜头就是摄像机连续拍下的一段有着不同画幅的画面。

分镜头:是将文字稿本中写出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照创作意图,将镜头的内容、艺术特点和摄制要求,在稿本上用文字或图形体现出来,由它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含义。

18.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镜号 机号 景别 技巧 时间 画面 解说词 音乐 音响 备注

19. 镜头的类别及作用(了解)

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远景:

(1)介绍典型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

(2)远景是表现广阔场面的电视画面。常用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空间背景和规模,表现广阔、深远的景象。它包括的景物范围大,着重于整体气势,内容的中心不明显。

(3)创造某种特定的气氛。

(4)远景在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方面发挥作用。 (5)远景的选用制约着镜头的长度,因为必须给观众留有足够的时间去看清画面的内容。

全景:

(1)主体全部出现在画面上,并包含一定的环境。

(2)全景视野较为广阔,但又有一定的范围,能展示比较完整的场景,可以展示人物动作、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运用全景来表现事物,往往重的是环境的渲染和烘托。

(4)确定人物、事物的空间关系。

(5)利于表现人和事物的动势。

(6)作过场镜头,起叙事作用。

(7)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制约着正场戏中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色调、人物方向和位置,使之衔接。

中景:

(1)展示人物动作和情绪。(展示人物间感情交流)

(2)展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示位置关系)

(3)中景为人眼正常看的情况,在片中常用作叙事性描写。

(4)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姿态、手势、部分环境)

特写:

(1)能在繁杂的环境中强调主体。

(2)能将人物细致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常用来细腻地刻划人物性格,表现其情绪。

(3)用来突出某一物体细部的特征,揭示其含义。

(4)鉴于其空间感不强,运用比较灵活,常用于转场时的过渡画面。

(5)特写给人以强烈、集中和突出的印象,能强烈地刺激人的视觉和心理。

20. 运动镜头的主要形式及作用  推、拉、摇、移、跟、变焦、升降、虚、转、晃

(1)介绍环境,介绍事件发生的地点

(2)客观描述主体情况

(3)可使固定景物“动”起来

(4)引起观众心理联想

(5)形成电视片节奏

(6)补救画面固定比例表现景物的局限性

(7)利于表现事物细节和人物情绪

21. 空镜头的含义

空镜头指画面内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也称为景物镜头。

“空镜头”其实并不“空”。空镜头本身虽然并不承担具体的叙事任务,但它在提供视觉形象信息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感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空镜头在进行屏幕时空转换、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22. 蒙太奇的含义、形式

定义:

蒙太奇就是镜头组接的章法与技巧。

作用:

(1)蒙太奇的构成作用

(2)创造时空作用

(3)声音和画面结合作用

形式:

(1)平行式

(2)连续式

(3)对比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