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绪论
1、教育电视的开展:〔P1〕
教育电视开展的几个阶段:
〔1〕闭路教育电视的呈现,1936 年 1 月,英国播送公司BBS 在伦敦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电
20 世纪40 年代初,人们
视发射台,开始播出电视节目,这是电视正式发生的标记。
研制了闭路电视,又称工业电视;
〔2〕播送电视设备系统用于教育、教学领域。
1950 年,操纵播送电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专业想的教育电视台。
〔3〕闭路教育电视的迅速开展和广发应用。
随着电视技术的开展,电视设备的体积缩小,价格下降,操作也更简便,同时闭路电视设备系统也有个很大的进步
和开展。
〔4〕卫星教育电视的开展。
〔5〕网络教育电视的呈现与广泛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开展,是教育电视节目的存储、传送与应用能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去实现,树立起网络教
育电视开展的新里程碑。
2、教育电视开展的原因〔P2〕
教育电视获得飞速开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电视技术的迅速开展。
初期的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布局复杂。
体积庞大,价格高
昂,只能为商业和当局的宣传部分所用,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开展,发生了许多布局简单,
1956 年,彩色电视的成功研制,至今在世界范
体积小巧,质量高切且价格低的电视设备,
围内彩色电视已根本普及抵家庭。
1954 年,第一台能用于演播室的磁带录像机开始问世,
在教育部分也纷纷操纵这些设备成立起教育电视节目的编制系统和播放系统。
1962 年,美国初次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电星一号〞用于新闻传布,1974 年,5 月,美国发射的实用技术卫星直接用于传送彩色电视节目播放教学内容,进行扫盲、普通教育。
职业训练和成人教育。
数字电视技术、数字卫星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开展是网络教育电
视得到迅速开展。
综上所诉,电视技术的迅速开展为教育电视的开展提高了物质根底条件。
〔2〕电视具有优越性的教学功能:
a】常识传授功能。
教育电视具有组织常识的功能。
教育电视可以采用事先编制好的电
视教材进行教学,一个专题性电视教材,从材料的拔取,布局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采用,是
颠末教师和编导们当真筹办,集思广益精心编制成德,为广阔师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缩短教
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阐扬作用。
教育电视还具有优越的呈现常识的功能,电视教材采用视听结合方式呈现常识,既能够直不雅形象又能抽象概括,对于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它作用的
时间很可能是纯真运用口头语言讲授所花时间的十分之一或者九分之一。
总之,电视在组织常识。
呈现常识方面有优越的教学功能,得当运用这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b】技能训练功能。
教育电视具有训练学生技能技巧的功能,用电视录像呈现尺度的技
能示范,操纵录像重放阐发自身的技能技巧达标程度,都能够加速训练者的技能技巧的培养
和掌握。
c】扩大教学规模的功能。
电视能远距离传送教学信息。
因此,教育电视的运用,能冲
破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打破传统学校的围墙的边界,面向社会,对千千万万的学生进行教
学活动,扩大教学的规模。
总之,由于社会开展的需要,电视技术本身提高了物质条件,加
上教育电视本身优越的教学功能,使得教育电视获得飞速的开展,我们应充实操纵教育电视这一阵地来加速开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电视教材概述
第一章
1、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P15〕
电视教材必需阐扬电视手段的长处、具有电视的特点;
〔1〕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
电视是以视觉为主的为媒介,电视教材是一种以视觉形象。
一活动图像为主表示教学内容的教材。
〔2〕操纵电视表示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
变小为大,变大为小;化快为慢,化慢为快;变远为近,变内为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这
几种都是电视手段和变现手法,都是有利于呈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教学内容便于
学生理解与记忆,也对开展学生的思维与智力具有积极作用。
〔3〕视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
电视教材以图像符号传送信息区别于语言符号,他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
在以图像符号去呈现教学内容,同时伴以解说,音
响和音乐区补充和加强信息传送效果。
〔4〕存储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
〔5〕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
①师生自主控制重放,②按师生的要求有工作人员控制重放。
〔6〕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①电视教材以图像画面为主体,但过于抽象化,理论化的教学内容难以用相应的图像表示,②编制电视教材要用昂贵的录像设备,
重放电视教材要使用放录像机。
不宜将任何教学内容都编成电视教材。
③电视教材
在课堂上播放,难以按每个学习者的要求自如控制,特出格是远距离播放更是持续
一次性的,无法控制速度,更难以反复不雅看。
④操纵电视教材自学或者远距离大规
模教学,学习者都难以与教师互订交流,要用其它适当方式去进行补救。
2、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
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电视教材的编制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电视教材。
〔1〕讲授型:课堂是讲授型,外景式讲授型
〔2〕图解型〔3〕戏剧性〔4〕综合性
第二章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根底
1、电视教材与教学原那
么:
教学原那么是按照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从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的角度提出来的,是教学实践
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道理,是教学工作必需遵循的根本要求。
电视教材的编制必需遵循教学原那么。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那
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那
么
〔3〕直不雅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那么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那
么
〔5〕启发性原那么
〔6〕循序渐进原那
么
〔7〕稳固性原那
么
3、电视教材的符号:
第三章电视教材编制过程及人员
1、电视教材编制过程〔P52〕
2、电视教材编制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1〕电视教材编导的任务:要担任编与导两方面的工作,承当编的人称编稿,主要任务是
①确定电视教材选题,②按照教学目的、要求,编写电视教材的文字底稿,③协助导演指挥电视教材录制工作。
承当导的人的主要任务是:①协助编稿选定电视教材课题,②按照电视教材文字底稿写出符合录制要求的分镜头底稿;③知道录制工作全过程,知道最后编制完成
电视编导;
〔2〕编导人员的本质要求:【1】编稿的业务本质要求:①学科专业常识②教学科学常识和
教学经验③电视教材编制常识【2】导演的业务本质要求:①掌握演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
②熟练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③应用具有必然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那么与教学方法,④应具有比拟广泛的学科专业常识。
综合上述条件,导演的本质要求应着重于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以及制作技术,同时,也应懂得教学道理与学科专业知识。
因此,导演应由电教专业培养或者进行在职培训学习上述多方面的常识与技能技巧。
第四章:文字底稿的编写与创作
1、文字底稿的格式:〔P67〕
因电视教材表达形式不同,电视教材文字底稿可以有不同的格式。
〔1〕讲稿式,这种格式的文字底稿适宜用于编制讲授型电视教材,相当于教师讲课时的详细讲稿。
〔2〕图解式,这种格式的底稿适宜用于图解型电视教材,是在一幅幅电视画面简图的旁边写上相应的解说词
〔3〕声画式,这种格式的底稿适宜用于图解型、戏剧型和综合型的电视教材。
编写格式包括:详细的画面和解说词两局部。
2、选题的原那么:
〔70〕
电视教材选题要遵循一下两大原那
么:
〔1〕扬长避短原那么:电视教材的选题应选择能够充实阐扬电视手段长处、尽量防止电视手段短处的课题,综合考虑电视手段的长处和短处,应优先选择一下一类的课题:①需
要活动图像呈现教学内容的课题,②需要用电视动画与特技手法呈现教学内容的课题,
③需要用电视手段扩大教育规模的课题或课程
〔2〕媒体选择率原那么:媒体选择率就是电视教材在教学上的教学效益与制作所花的人
力、
物力本钱之比值:媒体教学率=教学效益/制作本钱;要选择有好的教学效益又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