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专题(梁云霞)
高考生物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专题(梁云霞)
X BY B X BY b X bY B
三、基因型的推导
1.生物体基因型的推导 2.果实、种子各部分基因型的推导 3.据图确定基因型
4.蜜蜂有关基因型的推导
基因型的推导 --1.生物体基因型的推导
方法一:填空式
填空式的基本原理:
隐性性状一出现,一定是 纯合体 ,
纯合体 显性性状一出现可能是 杂合体 是 ,但至少含有一个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 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 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 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 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 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 推断的结论)
假设三:灰色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1 P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 XAXa × XaY XAXA F1 1/2Y 1/2Xa
XA (>1/2) Xa (<1/2) XAY XAXa (灰雌多) (灰雄多) XaY XaXa (黄雌少) (黄雄少)
杂交组合2 P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 XaXa × XAY
(2)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 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 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分析试验可知: 显性性状个体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
Aa
♂
Aa
AA
aa
AA
aa
选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
选多对无角牛和无角牛杂交
解题方法:假说演绎法
先设定遗传方式,再根据遗传图解进行逆向推导
常染色体 灰色对黄色显性 黄色对灰色显性 假设一 假设二
X染色体 假设三 假设四
假设一:灰色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1 P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 Aa × aa AA F1
a A Aa (>1/2) 灰(>1/2) a aa (<1/2) 黄(<1/2)
Xa 1/2 XA 1/2XAXa (黄雌) 1/2 Y 1/2XaY (灰雌)
杂交组合2 P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 XAXa × XaY XAXA F1
1/2Xa XA (>1/2) Xa (<1/2) 1/2Y XAY XAXa (黄雌多) (黄雄多) XaY XaXa (灰雌少) (灰雄少)
在杂交组合1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 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 在杂交组合2中,子一代的雌雄个中都有灰色和黄 色个体,但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A (>1/2) a Aa 黄(>1/2) a (<1/2) aa 灰(<1/2)
杂交组合2 P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 Aa × aa AA F1 a
A (>1/2) a (<1/2) Aa 黄 (>1/2) aa 灰 (<1/2)
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 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F1
Xa 1/2 XA 1/2XAXa (灰雌) 1/2 Y 1/2XaY (黄雌)
杂交组合1中,子一代的雌雄个中都有灰色和黄色 个体,但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在杂交组合2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 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
假设四:黄色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1 P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 XaXa × XAY F1
•注意细节—子代数量问题
aa Aa Aa Aa aa 不能判断显隐性
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设计试验探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试验方法的选择问题
分析所给实验材料,确定合适方法
2.用1对亲本还是多对亲本的问题
(05年全国理综)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 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 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头 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也可能
基 显性 因,另一个基因是什么,可以由子代或亲代推出
方法二:比例式
根据遗传规律的特殊比例直接写出答案
1对相对性状
亲本基因型 后代显性:隐性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3:1 1:1
1:0 0:1
方法二:比例式 ---2对相对性状
后代显性:隐 性 9:3:3:1 1:1:1:1 推出每一对相对性 状的分离比 (3:1)(3:1) (1:1)(1:1) (1:1)(3:1) (1:0)(1:1) 亲本基因型 Aa× Aa Bb×Bb Aa× aa Bb×bb Aa× Aa Bb×bb Aa× aa bb×bb Aa× aa Bb×Bb aa× aa Bb×bb
隐性♀×显性♂ 正交、反交
3. 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 于X染色体上的探究
【例题】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 对截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BYB、 XBYb、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表示为XBY。现 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 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 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 你的推断过程。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 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就证明假 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客 提 观 分析 出 事 事实 假 实 设 演 绎 推 理 预期结果
符合 不符合
河北正定中学
梁云霞
•高考的考查内容
(一)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判断 (二)基因的位置判断 (三)基因型的判断 (四)有关概率的计算 (五)对遗传定律的实质考查 (六)遗传中的“例外”情况 考纲对理解能力的要求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高考的考查特点
质基因 基因
核基因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性染色体
Y染色体
考查形式:
(一)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基因位置 (二)设计实验确定基因的位置 应对策略:
根据不同位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 遗传时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1. 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判断 细胞质遗传:
母系遗传
后代无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实验方法: 正交和反交
2.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的判断
判断要点: 根据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的关系
性状遗传如果与性别有关 性染色体 如该相对性状只在雄性中表现 该相对性状在雌、雄性中均表现 性状遗传如果与性别无关
Y染色体 X染色体
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假说演绎法: 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按照假设推测结果,如果推 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可判断基因位 于常染色体; 如果推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应再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 体,如果假设也成立,则不能确定。
例题: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 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
(1)控制果蝇突变型 a 的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 , 为_____性突变。控制果蝇突变型 b 的基因位 隐性 显性 于 X染色体 ,为_____性突变。控制果蝇突变型 c的基因位于 细胞质 。
(2010山东高考理综)26.(2)卷刚毛弯翅雌
杂交组合2 P F1
A a (>1/2) (<1/2) Aa aa 灰(>1/2) 黄(<1/2)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 AA aa × Aa
a
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假设二:黄色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1 P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 AA aa × Aa F1
答案:
①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 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说明灰色显 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②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 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说明黄色显 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③如果杂交组合1中,子一代的雌雄个中都有灰色和 黄色个体,但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在杂交组合2 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 为灰色,则说明灰色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在杂交组合1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 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2中,子一代 的雌雄个中都有灰色和黄色个体,但灰色个体多于黄 色个体,则说明黄色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
假设基因只位于 假设基因位于X、Y X染色体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显性♀× ♂显性 XBXB×XBY XBXB×XbY XbXb×XBY XbXb×XbY XBXB×XBYB XBXB×XbYb XbXb×XBYB XbXb×XbYb
显性♀× ♂隐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隐性
若该种群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呢?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 。
X显性遗传
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还是X染色体?
① ② XAXa×XaY ③ XaXa×XAY XAXA×XaY ④ XAXA×XAY ⑤ XAXa×XAY ⑥ XaXa×XaY
①亲本显隐性已知 ②亲本显隐性未知
用遗传定律去解释、分析各种各样的遗传现象
(如:不完全显性、致死现象、基因互作现象等等)
•教学误区
教师呈递给学生的是结论,而不是结论的发现过程
教学建议: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 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2010新 课标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对一些生 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 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 科学研究方法。非新课标版的虽然没有提出“假 说演绎法”这个概念,但是也指出学生应具有对 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作出 假设和预期等,而且在06年全国高考中也考到了 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