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导学稿姓名班级学号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序的写法;2.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一些动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3.了解文天祥《指南录》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链接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
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卒年47岁。
他的诗文,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
《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
指南:向着南方。
录: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
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一共有两篇序,先写了一篇“自序”,又写了这篇“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
如果说《指南录》这部诗集的诗篇,撰写了文天祥这段苦难的经历的心情和感怀,那么该说这篇“后序”是这段苦难经历总的记叙。
它记叙了文天祥出使敌营,如何大义凛然,痛骂汉奸以及严词抗争痛斥敌人的情况;叙述了文天祥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视死如归、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序,也叫“叙”或“引”,一种介绍文章或作者的文体,现在文中成为“引言”或“前言”。
一般写在书前,写在后面的成为“跋”或“后序”。
《指南录》,诗集名称。
三、课前预习1、正音:缙()纾()觇()谄()羁縻()()诟()渚()阃()诋()迥()殆()刭()邂逅()()檄()徼()毗()僇()怍()2、解释下列加粗。
予除右丞相萃于左丞相府会使辙交驰当国者可以纾祸觇北抗辞慷慨遽轻吾国以祈请使诣北庶几在此殆例送死几邂逅死悲余志焉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自文于君亲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层见错出。
死有余僇。
四、合作探究1、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北虽貌敬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予分当引决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草行露宿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道海安、如皋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活用词()活用类型()解释为2、古今异义词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义今义举动不复顾利害古义今义利益与损害。
穷饿无聊古义今义因清闲而烦闷为巡船所物色古义今义寻找或挑选使来者读之古义今义来的人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义今义尸体3、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4、作者铺叙了18种经历死亡威胁的情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作者在第六段中提到“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在第七段中提到“幸生而何为”,你理解了作者的志向和活下来的目的了吗6、你是怎样体会、理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中文天祥的“痛”的五、当堂训练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予自度.不得脱何不改乎此度.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无、没有)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口舌动也..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C、以父母之遗体..死..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为巡船所物色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正.襟危坐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顺流而东.D、道.海安、如皋阅读课文1-3段,完成习题。
1.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会集C.会使辙交驰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有为也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而不知其所.止C.而.余不得归矣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溪虽莫利于.世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5.翻译下列句子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②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③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④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6.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大意,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六、学后反思(100字左右)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整体把握记叙抒情叙述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指南录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后序议论阐述自己的报国志愿指南录后序缙(jìn)纾(shū)觇(chān)谄(chǎn)羁縻(jīmí)诟(gòu )渚(zhǔ)阃(kǔn)诋(dǐ)迥(jiǒng)殆(dài )刭(jǐng)邂逅(xiè hòu)檄(xí)徼(jiào )毗(pí )僇(lù) 怍(zuò)予除.右丞相授官萃.于左丞相府聚集会.使辙交驰适逢当.国者主持可以纾.祸解除觇.北窥视抗辞慷慨..意气激昂遽.轻吾国立刻以祈请使诣.北到……去庶几..死不期而遇..在此差不多殆例..送死几乎等于几邂逅悲.余志焉思念,同情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自文.于君亲修饰6、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活用词(轻)活用类型(形作动)解释为轻视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活用词(前)活用类型(名作动)解释为走上前北虽貌敬活用词(貌)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表面上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活用词(夜)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在夜里予分当引决活用词(当)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按道理草行露宿活用词(草、露)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在荒草间、在露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活用词(日)活用类型(名作状)解释为在白天道海安、如皋活用词(道)活用类型(名作动)解释为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活用词(序)活用类型(名作动)解释为作序7、找出下面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翻译。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古义行,出行;为,是;可以,可以凭借今义举动不复顾利害..古义个人安危,偏义复词,偏指“害”今义能够穷饿无聊..古义没有依靠今义因清闲而烦闷为巡船所物色..古义盘查今义寻找或挑选使来者..读之古义后世的人今义来的人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义留给自己的身体今义尸体3、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分析: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4、作者铺叙了18种经历死亡威胁的情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排比。
语势一气直下,①既再现了作者九死一生的艰难经历和痛苦心情,②又表现了作者“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顽强的爱国意志。
5、作者在第六段中提到“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在第七段中提到“幸生而何为”,你理解了作者的志向和活下来的目的了吗分析:作者的“志”便是报国的心志,自己经历九死一生的艰难,活下来的意义就在于希望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
6、你是怎样体会、理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中文天祥的“痛”的既有九死一生的经历之痛又有国事难为的伤痛。
(一)选择题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予自度.不得脱何不改乎此度.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无、没有)(度:估计;法度。
以:率领;凭借……身份。
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A、众谓予一行为..动也..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C、以父母之遗体..死..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为巡船所物色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正.襟危坐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顺流而东.D、道.海安、如皋(二)阅读课文1-3段,完成习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会集C.会使辙交驰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将以.有为也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而不知其所.止C.而.余不得归矣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溪虽莫利于.世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于是辞相印不拜——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