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热面安装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锅炉总图✧锅炉水冷壁安装图✧锅炉刚性梁安装图✧锅炉汽包安装图✧锅炉过热器安装图✧锅炉省煤器安装图✧锅炉顶部连通管安装图✧锅炉下水管安装图✧《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7—9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2、目的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锅炉水冷壁及刚性梁、汽包、过热器、省煤器和汽水连通管的施工程序、方法和质量要求,用于指导锅炉水冷壁及刚性梁、汽包、过热器、省煤器和汽水连通管的安装和检验工作。
3、设备特点锅炉是自然循环、燃煤汽包锅炉。
炉膛横截面尺寸为8224X8224,炉膛高度27937。
四侧水冷壁均分为上中下三段,每侧由102根Φ60*5的管子和若干鳍片组成。
整个炉膛水冷壁为悬吊结构,全部重量均通过水冷壁上集箱吊于顶板上。
前、左、右侧水冷壁各有上联箱4个,下联箱4个;后侧水冷壁有上联箱2个,下联箱4个。
后墙水冷壁在标高23572mm处伸入炉膛2992mm,构成折焰角,并在拐点处共分叉出20根Φ60*5垂直布置的悬吊水冷壁管。
在炉膛水冷壁(包墙过热器)部位设置了10层刚性梁,刚性梁与水冷壁相连接并可随其一起移动。
汽包吊装重量为65吨,筒身规格Ф1800×100mm,全长约13.22m,材质为SA-299,中心线标高为35.85m,两端各一副U形曲链片和吊杆将汽包悬吊于前顶板下部。
本锅炉汽包内部设备采用单段蒸发系统,一次分离元件φ315的切向导流式旋风分离器40只,汽水混合物经导流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通过分离器顶帽进入锅筒蒸汽空间,然后通过给水清洗,经过清洗后的蒸汽在蒸汽空间作进一步分离后经均汽板由12根φ133x10(SA-106C)连接管引至顶棚过热器。
过热器系统采用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相结合的形式。
屏式过热器8排布置在炉膛上部,沿炉膛整宽布置;高温过热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后面,折焰角上方,有冷热段之分,冷段布置在炉膛两侧,各20排蛇形管,热段布置于炉膛中间,共40排蛇形管;低温过热器共80排,布置在高温过热器后面,后烟井上部,沿后烟井整宽布置。
顶棚过热器和包墙过热器均采用φ51×5.5mm管子组成膜式结构。
过热汽温调节采用二级喷水减温方式,第一级喷水点设在低温过热器出口,第二级喷水点设在高温过热器冷热段之间。
整个过热器系统为减少热偏差,采用多次交叉混合。
过热蒸汽流程为:汽包→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冷段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热段→集汽集箱。
省煤器单级布置,135排蛇形管布置在尾部烟井下部,省煤器出口经吊挂管接吊挂管出口集箱,通过吊挂管悬挂在炉顶板梁上,悬吊管起着悬挂省煤器及低温过热器的作用。
省煤器吊挂管出口集箱通过12根给水管与汽包相连;汽包下部4根φ377*25降水母管通过分配箱分出40根支管与水冷壁下联箱相连;水冷壁上联箱由40路汽水引出管与汽包连通;汽包顶部10根蒸汽引出管,将饱和蒸汽引至顶棚过热器入口联箱;侧包墙上集箱与低过入口集箱通过6路连通管相连;低过出口集箱与混合集箱采用2路φ273*25的大直径管相连,每路两根管之间布置有一级减温器;混合集箱通过8根连通管与屏过入口相连;屏过出口8路连通管(左右交叉)与高过入口集箱相连接;高过出口集箱有6路管子接到集汽集箱。
4、资源配置4.1 施工现场主要机工具配置4.2劳动力配置5、作业程序及施工方法5.1设备的检查表面检查:主要检查受热面在运输、制造过程中是有压扁、擦伤、裂纹、重皮、砂眼等,还应检查受热面管子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管子通球检查:用压缩空气和钢球对管子进行通球,检查管子内径变小情况,是否畅通,弯头处截面变形情况等。
联箱检查:主要检查联箱长度、联箱管孔(管座)中心距是否符合图纸。
并检查联箱管孔是否畅通,联箱内部是否有杂物。
合金钢件复查:安装前必须对合金钢件进行金属光谱分析,并作出明显记号。
设备清点编号:设备在检查过程中清点数量是否齐全,并根据图纸进行编号。
汽包检查:检查汽包是否有运输货装卸而制造过程中外伤,内外表面是否有撞伤、裂纹、重皮等;检查汽包主要尺寸(长度、直径、壁厚)是否与图纸相符;检查汽包管孔(管座)数量、位置及尺寸是否正确;汽包管孔是否畅通,内部是否有杂物。
5.2受热面组合5.2.1组件划分5.2.1.1前、侧水冷壁上段与上联箱组合在一起,水平方向按上联箱为单位组合成一片,共12片;5.2.1.2前、后、侧水冷壁下段与下联箱组合在一起,每一个下联箱为一小片,共16小片;5.2.1.3后水冷壁上段组合成左右两片;5.2.1.4汽包筒体与吊杆下段曲链片组合,为一件;5.2.1.5左、右包墙过热器与上下联箱组合在一起各组成一大片,共2大片;后包墙过热器与下联箱、刚性梁、后包固定装置、低过入口集箱固定装置等组合成一件;5.2.1.6低温过热器垂直段与出口联箱组合成一件;5.2.1.7省煤器吊挂管出口集箱与上段吊挂管组合,共两件;5.2.1.8下水母管下段与对应的分配集箱组合,共四件。
5.2.2组合架搭设受热面组合架采用砖砌支墩钢结构组合架,组合架搭设必须平整牢固。
组合架所用材料为I22a工字钢和[14槽钢,支墩间距不得大于3米。
5.2.3组合5.2.3.1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组合划出联箱纵横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将经检查合格并编号的管片和联箱放在组合支架上,管片和联箱相对找正,进行对口焊接。
管子对口焊必须注意如下事项:焊前应对坡口进行修正清理,管端内外10~15mm处应请除油垢和铁锈,直至显出金属光泽;●管子对口偏折度用直尺检查,距焊缝中心200mm处离缝一般不大于2mm。
●对口错口值不得超过质量标准。
5.2.3.2汽包组合吊装前要先将曲链片与汽包组合在一起,其步骤和方法如下:●汽包水平放置,并使其下部朝上,将吊环直接放置在汽包安装位置处,并进行吻合检查,如接触不良,可用电动砂轮机对曲链片进行修整,直至符合要求。
●调整曲链片两端的水平,将曲链片通过型钢与靠近汽包两端的管座临时焊牢。
●组合好下部吊环后,在吊环和汽包上各做出定位标记(在两边位置),然后将汽包翻转180°,检查吊环与汽包的定位标记,以检查在翻转过程中吊环是否走动,必要时按标记进行调整。
5.3受热面设备安装5.3.1水冷壁和过热器安装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以上联箱中心线为准划出刚性梁的安装位置线,并用油漆作出明显标志;以方便受热面吊装就位后安装刚性梁。
水冷壁上部管片在距下部安装焊口一米处,布置4组水冷壁吊装工具,挂8台手拉葫芦,以便吊挂下部水冷壁,下部管片在距上部安装焊口一米处,布置2组水冷壁吊装工具。
保温施工人员在组合好的组件上相应的人孔、吹灰孔、测量孔、观察孔、摄像孔处安装保温盒。
5.3.2组件吊装5.3.2.1水冷壁吊装水冷壁吊装按照从上之下的顺序进行,即先吊上部后吊下部。
侧水冷壁上部从炉顶吊挂侧水冷壁的支撑梁和钢架内排柱之间(净空档700mm)吊入;前水冷壁上部从炉顶前部预留开口处吊入,穿销子就位;后水冷壁上部折焰角在高温过热器蛇形管束吊装结束后,从锅炉零米利用卷扬机吊装就位;前水和侧水的中部、下部水冷壁可从炉顶吊入,也可以从炉底起吊安装。
炉膛四周上中段水冷壁吊装就位后,在保证炉膛断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将四侧水冷壁密封焊。
再依次安装下部水冷壁及刚性梁。
5.3.2.2过热器吊装首先将后包墙、侧包墙组件和低过垂直段组件临时吊挂在炉后顶板上,在炉后开口封顶、过热器固定装置安装后就位;顶棚管前段管排与屏式过热器交叉进行吊装,均从炉顶吊入,顶棚临时吊挂,屏式过热器正式就位;高温过热器采用散装的形式,先将入口、出口集箱和二级减温器安装就位后,再逐件安装高过蛇形管束;低过入口集箱在后包墙组件前临时吊挂在BG排钢架横梁上,低过水平段蛇形管采取散装方式,先放在10 m层运转平台上,再用布置在炉顶上的两台卷扬机吊装就位;顶棚过热器后段散管要在所有上部受热面安装找正结束后再进行散装。
5.3.2.3汽包吊装汽包到达现场后,利用150T履带吊卸车后,从锅炉外拖入到零米吊装位置,汽包吊装采用布置在前顶板的四台5T卷扬机,钢丝绳穿绕四付3轮32吨滑车组抬吊,因为汽包长度(13.22m)大于炉架两内排柱间的净空尺寸(10.3m),吊装采用倾斜吊装,汽包超过29.6米层调平后,再向炉前移动就位的方式进行。
汽包吊装详见《汽包吊装方案》。
5.3.2.4省煤器吊装首先省煤器吊挂管两件组件在后包墙组件临时吊挂后,从炉顶后开口吊入后临时吊挂(在低过垂直段吊装前吊挂),在炉顶后开口封顶后倒钩就位;再吊装省煤器出口集箱,采用卷扬机从10M层平台上吊装就位;省煤器蛇形管采取散装方式,先放在10 m层运转平台上,再用布置在炉顶上的两台卷扬机吊装就位;最后吊装省煤器入口集箱,同样采用卷扬机吊装就位的方法。
5.3.2.5汽水连通管吊装下水母管下段组件在汽包吊装前,用150T履带吊从炉顶吊入后临时吊挂;上段下水母管在汽包就位后从炉顶吊入,利用布置在汽包上的钢丝绳接钩并安装就位,上段就位后再将下段就位;下水连通管在水冷壁下集箱全部安装找正固定后,利用卷扬机散装就位,吊装按照前、侧、后的顺序,按先上层后下层的次序进行;顶部连通管均利用吊车从炉顶吊入,吊装应按照先下层后上层的次序进行安装。
5.3.3受热面设备找正5.3.3.1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找正的主要内容:●联箱纵横中心线●联箱的水平和标高●管屏的垂直度●各吊杆的受力情况等●组件尺寸误差5.3.3.2水冷壁找正找正以上联箱为准,水平位置以B大板梁为依据,标高以BF—B13.5柱1m 标高为依据。
5.3.3.3过热器找正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及低温过热器找正,以上联箱为准;水平位置以B大板梁为依据,标高以BE—B4.5柱1m标高为依据,然后再根据水冷壁及包墙过热器找正后所留的间隙来调整,做到位置适当,有足够的热膨胀间隙。
包墙过热器找正,以下联箱为准,水平位置以B大板梁为依据,标高以BF —B13.5柱1m标高为依据。
5.3.3.4汽包找正汽包就位后可用卷扬机配合进行标高、水平度、及中心线找正,水平位置以B大板梁为依据,标高以BF—B13.5柱1m标高为依据。
主要检查:●汽包纵横中心线●汽包的水平和标高各吊杆的受力情况等5.3.3.5省煤器找正省煤器找正,以上联箱为准;水平位置以B大板梁为依据,标高以BF—B13.5柱1m标高为依据,然后再根据包墙过热器找正后所留的间隙来调整,做到位置适当,有足够的热膨胀间隙。
5.3.3.6汽水连通管按图纸要求安装支吊架。
6、安装质量控制和验收6.1 受热面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和验收严格按照《工程质保体系及锅炉安装质量控制》中相关规定执行;6.2 受热面安装和施工记录将随“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一起作为验收附件提交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