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受热面密封焊接作业指导书
1.施工范围
锅炉系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锅炉。
本期工程安装2台350MW级燃煤间接空冷抽汽供热机组, 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对冲燃烧、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燃煤直流炉, 炉顶设轻型防雨屋盖, 同步装设 SCR 烟气脱硝装置和脱硫装置。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工程范围内的锅炉受热面密封焊接工作(主要包括: 包墙过热器、水冷壁、顶棚密封等), 材质有12Cr1MoV、 15CrMo、 20、 SA-240GR309S等, 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工艺施工。
2.编制依据
2.1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2.2东方锅炉厂家图纸
2.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DL 5009.1-
2.5《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
2.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 焊接》DL/T 5210.7-
2.7《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 868- )
2.8《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 679- )
2.9《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
2.10《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 752-
2.11《火力发电厂热处理技术规程》DL/T 819-
2.1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 磁粉检测》JB/T 4730.4-
2.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 渗透检测》JB/T 4730.5-
2.14《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DL/T 991-
2.15《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
2.1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 3223-1996
2.17《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
2.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3.施工准备
3.1.人员配置
3.2.人员要求
3.1.1焊工必须经过《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 679- ) 或《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 )规定的考核, 取得相应的合格项目。
3.1.2 焊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上岗考核, 在考核合格后办理”焊工上岗证”才可允许上岗焊接。
3.1.3焊工施工前必须经焊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并在交底上签字, 掌握焊接工艺要求和质量安全要求后方可施焊。
3.1.4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 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1.5无损检测人员按照DL/T 675的规定参加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
3.3.材料设备
3.3.1焊接材料
3.3.1.1焊接材料选用:
3.3.1.2焊接材料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 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焊条的领取、发放及回收由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
3.3.1.3焊条由焊材管理员按质量合格证或说明书的要求, 进行烘焙: 300~350℃, 恒温1小时。
焊工使用时存放在专用保温筒内, 而且要插上电源, 保持80~110℃, 随用随取。
3.3.1.4焊条由焊材管理人员按说明书的要求保管和发放。
当天施工任务结束后, 焊条有剩余时必须退回焊条库, 焊材管理人员做好回收记录。
3.3.2施工机具
3.3.2.1施工作业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名称配备数量型号
电焊机1台/人ZX7-400IGBT直流逆变焊机/交流焊机
焊工常见工器具各1件/人焊把、焊枪、榔头、錾子、钢丝刷、手电筒、锋钢锯条、保温筒等
安全防护用品各1件/人安全帽、安全带、专用工作服、绝缘鞋、专用手套、防护眼镜等
3.3.2.2其它工器具
焊枪、焊线、面罩、保温筒、护目镜( 黑玻璃) 、白玻璃、手锤、半圆锉、扁铲、平光眼镜、电动磨光机等。
3.4技术资料
3.4.1技术交底记录
3.4.2焊接材料使用质量跟踪记录
4.施工工序
4.1.工序流程
注: ””表示该工序不合格时的流向。
4.2焊接工艺要求
4.2.1焊工焊前应认真接受技术交底, 弄清所用的焊材及焊接工艺要求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2.2焊件坡口制备宜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焊缝坡口应按照设计图纸加工。
如无规定时, 焊
缝坡口形式应按照能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量少、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改进劳动条件、便于操作、适应无损检测要求等原则选用。
4.2.3焊件组对时, 其坡口形式及尺寸宜符合DL/T 869- 表2的要求。
4.2.4组装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 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
4.2.5凡是用气割的工件或因对口切割的鳍片, 焊接前必须将氧化铁渣清除干净。
4.2.6焊缝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4.2.7施焊前应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监测, 当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 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方可施焊。
A)风速: 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 其它焊接方法大于10m/s;
B)相对湿度大于90%;
C)雨雪天气;
D)环境温度低于: 1) 碳素钢 -20℃; 2)低合金结构钢 -10℃。
4.2.8焊接场所应考虑自然环境, 可搭设施工棚防风、雪、雨等。
4.2.9待焊焊缝焊前首先分段点固。
4.2.10焊缝宜采用两人对称焊, 掌握好焊接顺序, 为减小应力与变形, 采用分段跳焊法进行焊接, 两名焊工所使用的焊接电流应基本一致。
收弧时应保持熔池填满。
4.2.11多层(多道)焊接时应将每道焊缝的熔渣、飞溅物清理干净, 自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焊接。
4.2.12异种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
B类及B类与A类组成的异种焊接接头, 宜选用合金成分与较低一侧钢材相匹配或介于两侧钢材之间的焊接材料。
4.2.13按照图纸要求焊接施工。
4.2.14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4.2.15焊接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认真自检。
焊缝须打磨成圆滑凹面。
5.质量控制点
5.1.对口装配检查合格, 方可进行点焊或施焊。
5.2.施焊完毕必须认真自检, 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5.3.应做好质量记录。
6.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级别
质量验收标准执行DL/T5210.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 焊接》及《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69- ) 。
6.1 焊缝外观检查质量标准
焊缝外形允许尺寸
6.2焊接表面质量按《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焊接) 》(DL/T5210.7- )规定进行检查, 本焊接工程为E类焊接工程, 焊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