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PPT专业课件

骨质疏松PPT专业课件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病因
遗传 生活方式 疾病 药物
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素
高龄 性别 早绝经(45岁前)或双侧卵巢切除 人种(欧洲和亚洲人) 家族史(大约有30中基因与骨质疏松相关) 成年后骨折史(有过1次骨折其再次骨折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OC) 骨碱性磷酸酶(BALP) 1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 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骨吸收标志物
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尿吡啶啉(Pyr) 尿脱氧吡啶啉(D-Pyr) 尿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 尿1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
的危险性升高2倍)
危险因素-可控制因素
过度饮酒(每天超过3个单位) 吸烟 营养不良 低钙或低维生素D摄入 低体重(<57kg) 体力活动缺乏
疾病引起的骨量丢失
制动(卧床不起、坐轮椅) 性腺机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
手术切除) 内分泌疾病(库兴综合症、甲旁亢、甲状腺
骨质疏松症诊断(基于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 面积(面积密度)的骨量,二者能够通过无创 技术对活体进行测量。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
症诊断的金标准 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的敏感性相对较好指标是:
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癌芳香化酶抑制剂 长期抗凝剂应用:肝素、华法林 质子泵抑制剂:胃酸缺乏,钙磷吸收障碍 PPARγ 配体:与骨折相关
一生中骨量的变化
一生中丢失50%的小梁骨 和 35%的皮质骨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
峰值骨量获得不足 骨丢失加速 骨形成降低
易感基因
营养状况
骨峰值
体育锻炼
性腺功能
骨峰值的决定因素
标准差。
诊断
T值
正常 骨量低 [骨质减少]
骨质疏松症 重度骨质疏松症
> −1 −1 ~ −2.5
<−2.5 <−2.5并伴有脆性骨折
T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对于儿童、绝经前妇 女以及小于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表示:
Z值= (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 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骨质疏松症诊断(2) (基于骨密度测定)
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 (测定值-骨峰值)/ 正常成人骨密度
1. Genant HK, et al. Osteoporos Int. 1999;10:259-264. 2.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001;285:785-795.
骨质疏松症概述——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关节炎
骨转移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软化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检查项目
基本检查项目 (1)骨骼X线片:关注骨骼任何影像学的改变与疾病的
关系 (2)实验室检查: • 血、尿常规 • 肝、肾功能 • 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蛋白电泳等 酌情检查项目
血沉、性腺激素、25OHD、1,25(OH)2D、甲状旁腺激素、 尿钙和磷、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血气分析、血尿轻链、肿瘤 标志物、甚至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检查
毒症、甲减、糖尿病、肢端肥大症) 类风关、强直性脊椎炎、SLE 肾性骨营养不良 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球蛋白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氏病
药物引起的骨量丢失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强的松 5mg日×3个月
苯妥因、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物:影响 VitD代谢
L-甲状腺素过度替代:TSH过度抑制 性腺机能减退:前列腺癌抑雄治疗、乳腺
骨转换过程
骨转换—静息、激活、骨吸收、反转、骨形成、矿化
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折 慢性疼痛 身高缩短 脊柱变形 肺容量降低:呼吸困难 腹部受压:食欲减退、便
秘、腹痛 活动减少 自尊心受挫
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常见部位:
腰椎和胸椎 股骨近端 桡骨远端
诊断与鉴别诊断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需要鉴别的疾病如下: 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性腺、甲状膀腺、甲状
腺疾病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 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和调节的消化道和肾脏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 以及各种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等
骨质疏松症与骨代谢标记物
复旦大学附属 华东医院 骨质疏松科 程群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罗氏骨转换标志物检测意义
骨质疏正常松骨 症概述—骨质—疏松定性骨义
WHO 定义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 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NIH 定义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 骼系统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症诊断 鉴别诊断 检查项目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骨质疏松症诊断(1)
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完整内容应包括: 确定骨质疏松 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疾病 诊断骨质疏松 症的通用指标
脆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