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卷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卷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宋华杰
单位: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概论
考试分数:
2012年 2 月 13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题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5分)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状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以影响的客观存在。

也可以说是教育活动以外对受教育者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

可见,思想政治环境又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 它不同于一般的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 主要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发生影响的环境。

4.自我教育
答:自我教育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是一种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具体说就是
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
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

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

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见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点
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它价值相比较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内隐性和外显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成果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性价值,以一种观念形态而存在,它对人的言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具有内隐性。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具有外显性的特征,即表现为有形性,现实性。

一个重大决策的出台,一个重大活动的开展都会直接引起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并通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变化,转化为物质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隐性价值和外显性价值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外显性价值中包含内隐性价值,内隐性价值中孕育着外显性价值。

内隐性价值并不是价值的最终体现,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要表现为教育或服务的客体思想行为变化或所承担的任务的完成,即取得外显性的物质性价值。

而内隐性价值也只有在外显性价值中才能得到体现和确认。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隐性价值和外显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不同表现形态,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之中。

2 、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直接性是指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不经过中介环节所产生的价值。

直接价值表现为直接作用于价值主体——人的精神领域,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调动人的工作生产积极性,间接价值是指教育虽然不直接作用于物质形态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但由于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活劳动的“物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由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以间接的形式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以满足劳动创造价值的需要,也就是以间接的形式参与创造了物质价值。

直接价值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终极价值。

其终极目的,是通过人的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它的价值在此进行了转化,即精神变物质。

3 、近期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所谓近期性价值是反映主体能力的作用在客体身上迅速呈现出来的价值。

近期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它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解决现实思想问题上“短、平、快”作用。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更多的是在长期的熏陶中逐渐地,长期地发生作用,尤其是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理想信念的树立等理性层面的东西更是如此,这也就是所谓的长期性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近期性价值和长期性价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互相转化。

每一个现实思想问题的解决和积极行为的产生对客体的作用,实际上是都既是近期性价值又是长期性价值的一种表现,而长期价值的实现又为近期价值提供有力的支持。

4 、模糊性与精确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模糊性,主要指相对于物质形态而言,很难使用数据精确进行定量表示。

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又有精确性的一面,有些内容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可以用数据或比例表示。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模糊性和精确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模糊”是不可少的,没有“模”就会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忽视过程,忽视量的积累,追求“立竿见影”。

“精确”也是必要的,没有精确,就会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助长形式主义。

它要求我们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5 、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
在对象范围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个体性价值与群体性价值之别。

个体性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在单个人或单件事,单项活动上发挥作用后所取得的价值。

个体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存在方式,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础。

群体性价值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系统中取得的价值,它包括群体心理素质的优化,社会精神风貌的改善,组织凝聚力的增强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绩效提高等。

与个体性价值特点不同,群体性价值特点是共同性和整体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群体内部整体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行为的改善,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价值与群体性价值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个体性价值是构成群体性价值的基础。

群体性价值是无数个个体性价值的集合,是个体性价值交互作用的产物,没有个体性价值也就不可能产生群体性价值。

同时,群体性价值一经形成,反过来对个体性价值的取得有重要的影响。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
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对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其基本特点是具有客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思想政治
教育客体时的思想信息内容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其根本特点是具有中介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环境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根本特点是条件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相互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起着主导作用,主体主导和支配着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主动作用,他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具有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纽带作用,是主体、客体、环体相互联结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重要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起着条件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没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不能进行,环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程度,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主体的教育决策和实施、介体的选择和客体的思想行为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发挥着“教育的条件”和“条件的教育”双重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中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关系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性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其他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