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实验八、角规测树
M = G ⋅ ( fH 量和断面积 式中: 标准表查得的蓄积量和断面积。 式中:M表、 表 ——标准表查得的蓄积量和断面积。
③利用平均形数计算
M = G(H +3) f3 = FZ(H +3) f3
M = GHf = F ⋅ Z ⋅ H ⋅ f
式中: 式中:
实验报告
1、交出测定结果(即用表8—1、8—2)。 交出测定结果(即用表8 2)。
2、按4所列方法(公式),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值角规 所列方法(公式) 每人整理计算同一F 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 控制检尺的3个点记录,并分别计算各点单位面积的蓄积 ha)与平均蓄积量 与平均蓄积量(M ha)。 量(M2/ha)与平均蓄积量(M2/ha)。
θ
∑Zij
i =1
∑
i =1
Z ij R ij
∑
形 高
i =1
Rij
R=(Hf),一般可由合适的一元材积表导出R R=(Hf),一般可由合适的一元材积表导出R值。 调查者: 200 年 月 日
*
根据经验,认为在一个点上绕测计数为15株左右的F值 较合适。
3.进行角规绕测:立于点上,把无缺口的一端紧贴于眼 下,选一起点,用角规依次观测周围所有林木的胸高部位。 并按下列规则计数。
凡林木直径大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割) 计数为1 凡林木直径大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割),计数为1
用杆式角规或 速测镜绕侧
凡林木直径等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切) 计数为0.5 凡林木直径等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切),计数为0.5 凡林木直径小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相余 ,计数为0 凡林木直径小于缺口或带条宽者的 相余),计数为 相余 凡虚象与树干重叠时(相割 ,计数为1 凡虚象与树干重叠时 相割),计数为 相割
用棱镜角规 绕测时
ij
M / ha = F ⋅ sec θ
K
∑
i =1
Z ij R ij
当设置n 当设置n个角规点时,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
F M / ha = n
n i =1 K i =1
∑ ∑
Z ij R ij
②利用标准表计算
已知角规测定断面积为 G = FZ ,根据角规点上测得的林 分平均高,选择适合当地的标准表, 分平均高,选择适合当地的标准表,即可迅速计算林分每公 顷蓄积量: 顷蓄积量: M
G ha
)
Hf
可以得到计数木的形高( 可以得到计数木的形高(
)
具体作法
1.三人一组,一入用角规绕测,另外一人持轮尺 三人一组,一入用角规绕测, 测定计数林木的胸径,按径阶(也可记实际值) 测定计数林木的胸径,按径阶(也可记实际值)记 入用表8 入用表8—2。 2、在混交林中应分树种记录。 、在混交林中应分树种记录。 3.测角规点检尺范围内林分平均高。 .测角规点检尺范围内林分平均高。 4.计算林分蓄积量 .
f3
f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 平均形数可从平均形数表查出 ——为实验形数,见讲义。 ——为实验形数,见讲义。 为实验形数
思考
1.角规测林分断面积与标准地法有什么不同? 角规测林分断面积与标准地法有什么不同? 2.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要保证角规绕测的精度,其 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要保证角规绕测的精度, 关键应注意哪几项? 关键应注意哪几项? 3.在你实验的林分中,采用哪种F值最好?为什么? 在你实验的林分中,采用哪种F值最好?为什么? 4.从理论与实践上,谈谈角规测树为什么效率高? 从理论与实践上,谈谈角规测树为什么效率高? 5.通过角规控制检尺还可以间接获得哪些林分调查因子? 通过角规控制检尺还可以间接获得哪些林分调查因子?
附
角 规 类 型
表
Fg
用表8 用表8—1 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m2/ha) 角规测定林分断面积(m
0.25 杆式角规 速 测 镜 望远测树仪 棱镜角规
调查者: 年 月 日
0 .5
1
2
4
Fg
附
用表8-2 Di Zij 点 1 2 3 …
n
表
K
坡度
角规控制检尺蓄积量计算表
K
改正后
K
4
6
8
10
∑
i=1
杆 F 0.5 l. 0 2.0 4. 0 开 口a (cm) 0.70 1.00 1.41 2.00 式 角 规 的 比 例 杆 长l (cm) 70. 70.71 50. 50.00 35. 35.36 25, 25,00 杆 长1 (cm) 50 50 50 50 开 口a (cm) 1 1 1 1
实验 八
验证性实验
角 规 测 树
目
的
1.熟悉简易杆式角规和光学角规(望远测树仪、林分速 .熟悉简易杆式角规和光学角规( 测镜、棱镜角规等) 测镜、棱镜角规等)的构造和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技术; 2.掌握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仪器和工具
杆 式 角 规
望 远 测 树 仪
林 分 速 测 镜
林分蓄积量的计算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林分蓄积 量的计算
利用标准表
利用平均形数计算
①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利用一元材积表(形高表)
一个点上林分蓄积量为:
M / ha = F ⋅
K
∑
Z
i=1
ij
R
ij
式中: K ——控制检尺径阶个数; ——控制检尺径阶个数; Z ——第i个点上第j个径阶绕测计数和; ——第 个点上第j R ij ——第i个点上第i个径阶的形高。 ——第 个点上第i 当坡度<5 当坡度<5°时,改正后的蓄积量为:
棱 镜 角 规
轮 尺 或 围 尺
皮 尺
测 坡 仪
计 算 工 具
表 格
(一)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
方法和步骤 1.在林内按典型选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角规点。 2.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1,2,4):角规常数F .选择适宜的角规常数F(F=0.5, 4):角规常数F 取决于缺口宽与杆长之比,简易杆式角规可以参照下列数据自 制。
G = F ⋅Z
或
G
= F ⋅ Z
θ
⋅ sec
θ
(在坡地上时) 在坡地上时)
注意
每人将自己用不同角规,不同F 每人将自己用不同角规,不同F值、在同一点上观测的 结果填入用表8 结果填入用表8—1。
(二)用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
用角规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和测定断面积方法步骤相 不同之处就是对绕测时计数的林木(相割和相切的林木) 同,不同之处就是对绕测时计数的林木(相割和相切的林木) 还要实测其胸径值,这项工作称做角规控制检尺 角规控制检尺。 还要实测其胸径值,这项工作称做角规控制检尺。 目 的 获得断面积( 获得断面积(
凡虚象与树干相切时(相切 ,计数为0 凡虚象与树干相切时 相切),计数为 相切 凡虚象与树干相离时(相余 ,计数为0 凡虚象与树干相离时 相余),计数为 相余
注 在同一点上正、反绕测两次,若计数结果相 意 差超过一株时应重新绕测,否则取两次的平均数。
4.注意临界木的取舍:应明确,临界木总是极个别情 况,所以应该检验,其方法是用皮尺量点至树干中心的距离 S,并对该株量测其实际胸径值。 根据下式判断计数与否,即: 当
S > Ri S = R S < R
i
相余计数为0 相余计数为0; 相切计数为0.5; 相切计数为0.5; 相割计数为1 相割计数为1。
i
这里: Ri
50 D = F
Zθ
5.用杆式角规测定断面积,还应测量该角规点计数范围 内林地的坡度。若<5° 内林地的坡度。若<5°时,绕测计数结果应进行坡度改正, 即 Z = Z θ ⋅ sec θ 式中: Z θ ——在坡地上绕测计数值; ——在坡地上绕测计数值; ——水平地面上绕测计数值。 Z ——水平地面上绕测计数值。 6.计算每公顷断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