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1、目的
用适当的方式对公司的物料和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止混淆或错用,并使物料
和产品实现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性物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客户提供的物料的标识和
追溯。
3、权责
3.1物料控制部:负责向供应商提出采纳、外协加工的标识,并监督供应商
实施标识。仓库人员负责在库材料的分类存放与标识。
3.2生产车间:负责生石灰现场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
3.3质量部:负责对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进行确认,对检验状态进行
标识。
4、定义
4.1可追溯性:指通过有记录的标识,对某个物品或某项活动的历史情况、
应用情况以及目前所处的位置或阶段进行追溯的能力。
5、流程图(无)
6、作业程序
6.1物料入厂的标识
6.1.1负责采购和外协的要员就其对外采购、对外委托加工的物料和零
部件,需在下发的采购订单才外协加工保同上,明确规定向供应商
提出物料、零部件的标识方法和标识内容的要求,标识包括实物上
的标识和质量证明文件上的标识。并监督供应商按规定的要求进行
标识。具体参照《采购管理程序》和《对外委托加工管理程序》
6.1.2进料检验员负责对来料标识方法和标识内容进行确认。合格的物料
和零部件以《IQC检验报告》入库。不合格的物料和零部按《不合
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6.1.3仓库管理人员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6.1.3仓库管理人员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接收。将来料信息输录到计算
机系统。并填写《仓库物资收付卡》。
6.1.4仓库管理人员发放物料时按领料单所列名称、编号、规格和数量如
实发料,订单号和批号在领料单上注明。
6.2生产过程的标识
6.2.1生产现场的物料存放在材料区内。每种材料用标标识牌标明名称、
编号、规格、数量。不同的领料单的物料,现场分开摆放。
6.2.2半成品、部件、组件用《生产工序周转卡》标识和追踪。实物标识
按周转卡片上的要求进行。
6.2.3完工的分总成以分总成编号和系列号标识。
6.3成品的标识
6.3.1成品按总成编号和系列号、及各分总成的系列号。
6.3.2《产品总装卡》及各分总成的《生产工序周转卡》,连同领料单
一起存档。
6.4标识的检查与监督
质量部门、生产部门、物料控制部门随时检查其负责的各阶段的标识实
施情况。
6.5标识的移植与恢复
半成品、成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标识被覆盖或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识别,
需按原规定及时恢复标识。
6.6产品的追溯
6.6.1内部追溯,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经确认后:
○1属于材料不合格的,经过领料单可以追溯到供应商。通过来料检验入库
记录单,可查找对应的来料检验记录单,了解其品质状况。
○2属于加工问题的,可通过生产工序周转卡片追溯到加工工位。
6.6.2外部追溯根据客户的投诉内容,通过总成型号和系列号,可以追
溯到成品总装卡片,进而追溯到各加工工序。
7、引用文件
7.1《采购管理程序》
7.2《对外委托加工管理程序》
7.3《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8、使用表单
8.1《仓库手资收付卡》 附件一
8.2《生产工序周转卡》 附件二
8.3《产品总装卡》 附件三
附件一:
仓库物料收付卡
名称 编号 规格
单位 包装 供应商
储存位置 最高存量 最低存量
年 凭证号码 入仓数量 任务单号 出仓数量 结存数量
备注
月 日 件数 数量 件数 数量 件数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