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的世界百色五年中考命题规律(熟知考情)年份题号题型考查内容分值总分2019 17 填空声现象综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2 2 2018 1 选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 3 2017 3 选择噪声的防治 3 3 2016 2 选择声音的特性 3 3 2015 5 选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3 3命题导向本章知识点在百色中考中占2~3分,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本章的高频考点是声音的特性、噪声的防治。
本章知识点是百色中考的必考考点,考查声音的特性的可能性较大,试题比较简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但传声未停止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回音(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从而形成回音(或回声)。
当回音比原音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音和回音声速影响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因素 340m/s 。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2)回声测距:s =12s 声=12v 声t 。
声音的特性 特性 响度 音调 音色 定义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品质影响 因素声源的振动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特性 响度音调音色改变 方法改变振幅的大小,改变与声源的距离,减少声音的分散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举例震耳欲聋,轻声说话,医用听诊器 尖锐刺耳,男低(女高)音闻其声知其人,声纹锁说明音调和响度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未必响度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2)正常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在振动、频率在听觉范围内、有传播介质、足够的响度。
(3)声音的波形图对比声波图 音调 响度甲相同时间内,波峰(波谷)出现的个数少,频率低低乙相同时间内,波峰(波谷)出现的个数多,频率高高相同噪声的防治定义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来源噪声通常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等级通常用分贝(符号dB)来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0dB 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防治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如“禁鸣喇叭”;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建隔音墙;③在人耳处减弱,如佩戴耳塞或捂住耳朵超声与次声1.超声(1)定义: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2)应用:声呐、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杀菌消毒等。
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来源: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
(3)危害:能量很大的次声波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它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提示】正常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从20 Hz到20 000 Hz。
教材图片命题点考查示例HK八P42图3-17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看过《国家宝藏》的朋友们应该对湖北省博物馆推荐的曾侯乙编钟印象深刻,如图所示。
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教材图片命题点考查示例HK八P42图3-16 声音的特性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CA.上面B.中间C.下面D.无法确定HK八P45图3-23) 噪声的防治如图所示,在高架道路某些路段的两侧安装了隔音墙,安装这些墙是为了C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HK八P35、36图片改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小提琴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音叉在振动C.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D.在抽气过程中,音乐芯片发出的乐声逐渐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HK八P39“作业”改编)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3.(RJ八上P37“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关于这种“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吹气时声音是由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用力吹气声音的响度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哨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4.(HK八P50“本章练习”改编)如图所示,拨动伸出桌边的钢锯条,锯条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缩短锯条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拨,听到其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选填“变高”或“变低”)。
高频考点专练(互动课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近5年3考,重点)例1(2018·百色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声音只能靠空气来传播B.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无关例2(2019·百色六中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C.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1.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B.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C.哨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哨声不能传递能量2.(2019·四塘中学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快C.宇航员在月球上也能直接用语言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方法技巧】1.关于振动与发声的关系理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被人们看到,微小的振动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能被人耳听到。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音的特性(近5年3考)例3(2016·百色中考)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
这两个词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CA.响度B.音色C.音调 D.振幅例4(田阳实中二模改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响度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越大,声指声音中的音色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3.(2019·泰州中考)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D4.(田东二模)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CA.音调B.频率C.响度 D.音调及响度【方法技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而刺耳的音调较高,声音宽厚的音调较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日常生活中的“高”“低”,有时候指音调,如例3;有时候也指响度,如“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响度。
噪声的防治(近5年1考)例5(2017·百色中考)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B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例6(2019·社旗一模)“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C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6.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城管人员通知跳广场舞的所有人员,这段时间不得跳舞影响考生。
从声现象角度看,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干扰;跳舞时吵人的音乐主要通过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干扰人们的生活。
【方法技巧】人们通常从三个环节防治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的产生),如用罩子(消声器)将声源封闭;(2)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城市道路旁建隔声板、植树造林、修建高墙等;(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的接收),如用防噪声耳罩、耳机、手、棉花球等堵住耳朵。
实战演练(课堂反馈)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D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2.(2019·百色中考样卷)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D.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3.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CA.音色B.音调C.响度 D.传播速度4.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D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5.(2019·无锡中考)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超声波B.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C.唱歌时的歌声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8.(2019·淄博中考)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