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认识与预防PPT课件

骨质疏松认识与预防PPT课件

一级预防——儿童、青少年
20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三级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中年人,尤其绝经后妇女
21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三级预防措施
三级预防--已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22
合理补钙
23
中国居民膳食钙推荐摄取量 (1998年)
年龄 0-6个月 6个月-1岁 1岁-3岁 4岁-10岁 11岁-17岁 18岁-50岁 50岁以上
2000年美国NIH:骨量减少 伴有骨组织微结构的破损所 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高, 因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 性代谢性骨病。
WHO=世界卫生组织 NIH=国立卫生研究院
正常
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
对 比 图
7
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内容
• 骨量减少、 •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 • 骨的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
8
骨质量的重要性
骨强度
骨质量 + 骨密度
1. 骨大小和微结构 2. 转换率 3. 微损伤累积 4. 矿化程度 5. 基质 / 胶原质量
9
骨质疏松症特点
• “无声无息” • 患者往往等到骨
折才知道; • 女性比男性多; • 随着年龄增加,
骨质疏松症的患 病率亦相继上升。
10
WHO 骨质疏松诊断BMD参考指标
摔倒时如用手来支撑 ,可导致腕骨骨折或 科利斯骨折(Colles' fractures)
15
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1,500,000次
椎体骨折: 700,000+
腕部骨折: 200,000+
髋部骨折: 300,000+
其他骨折: 300,000+
16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
骨折后行动不便 有一半的病人会因股骨骨折而导致行动不便,需 要别人照顾。
11
髋部骨折事件与股骨颈BMD
1000
每 16 12
名 妇8 女 每4 年 发0 生 事 件
16.4
骨质疏松症 T<-2.5
7598名75岁以上妇女中的155名 髋部骨折患者
2年随访
5.4
骨量低下 -2.5 < T < -1
1.1
正常 T>-1
12
骨质疏松典型症状
疼痛
脊柱变形
腰背酸痛或 严重者身高缩短和驼背
骨折
周身酸痛
13
• 破骨细胞溶骨所致,主要表现为夜间痛
• 机械应力造成微骨折,表现为劳累后疼痛
• 骨骼畸形造成的肌肉韧带异常受力
• 严重的低骨量衰竭
14
骨质疏松症性骨折
可能发生股骨近 端或髋骨自发性 骨折或轻微外伤 即可导致这种骨 折。
椎骨的骨小梁减少可导 致下腰部发生压缩性椎 骨骨折,损伤的椎骨萎 缩并导致脊椎变形。这 可以是自发性的或轻微 外伤时发生
孕妇、乳母
推荐摄取量(毫克/天) 300 400 600 800 1000 800 1000 1200
24
常见补钙食品的钙含量
食物

虾皮 海带 芝麻酱 奶酪
(mg/100g) 2000 1177 1170 870
食物

牛奶
(mg/100g) 120
豆腐 250
紫菜 343
银耳 380
25
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
素、巴比妥等药物 18
危险因素评估
不可控制因素 ➢人种 (白种、黄种人危
险高于黑人) ➢老龄 ➢女性绝经 ➢母系家族史
可控制因素 ➢ 低体重 ➢ 性激素低下 ➢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
酸饮料 ➢ 体力活动缺乏 ➢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
响骨代谢药物
19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三级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症 ------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5பைடு நூலகம்
纽崔莱
社会需要关注骨质疏松患者
治疗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折
医学界关心的三大问题
治疗高血脂 --预防心肌梗死
治疗高血压 --预防中风
6
纽崔莱
二、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英文原意是“骨头多孔”
WHO:骨质疏松症是一种 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 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 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 骨病1
骨质疏松认识与预防
胜利医院
1
一、认识我们的骨骼
功能 • 为人体提供支持及保护的功能; • 人体制造血液的中心; • 人体内有99%的钙质储存于骨骼。 • 运动功能
2
一、认识我们的骨骼
骨骼的构造
• 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小梁 骨髓腔
• 骨主要成分为钙及磷两种矿物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骨组织
细胞
骨质
骨松质
脊椎疼痛及变形 驼背除令外形不美外,还会妨碍肺部扩张,加速 肺功能衰退。
死亡 第一年的死亡率是20% 每年死亡率15-40%左右,平均25%
17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家族史
年龄
药物治疗
其他疾病
生活方式
性别
种族 体型
疾病因素 • 糖尿病 • 肾功能不全 • 胃肠切除术后 • 女性卵巢切除术后 • 类风湿 • 某些肿瘤 • 废用性--长期卧床 • 因疾病而长期服用皮质激
骨 原 细 胞
成 骨 细 胞
骨 细 胞
破 骨 细 胞
类骨质有机质
无 骨机 盐质
骨密质
3
一、认识我们的骨骼
骨生长及塑建
儿童期-20岁 骨量增加
骨 量 ( 骨 骼 总 钙 含 量 , 克 )
骨重建 ✓一生 ✓骨的转换 ✓骨量不增加
30岁达 到高峰
男性
女性
峰值骨密度
绝经后骨质丢失
增龄性骨质丢失
4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克 )
峰值骨密度
绝经后骨质丢失
增龄性骨质丢失
年龄(岁)
31
木陈自然变朽,人老必然骨脆?
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患上骨质疏松症
32
决定人一生中是否发生 骨质疏松的两个关键因素
峰值骨量的
高低峰值骨量
越低或出现越 骨
早,发生骨质
量 (
疏松的危险越
骨 骼
对骨骼形成极为重要!
日光浴
26
补充优质蛋白质
27
良好的生活习惯
28
悄无声息 病者数众 女比男多 髋部骨折 五中亡一 花费巨大
世界第七 十四有一 长者尤易 卧床不起 半数残疾 是个难题
29
图解骨质疏松
峰值骨密度
正常
骨质疏松症
骨质减少
T-值 正常骨密度 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症
30
30岁达 到高峰
诊断
正常 骨量降低 骨质疏松 重度骨质疏松
BMD T值: 与正常成年人比较降低标准差
不低于-1 −1--−2.5 低于−2.5 低于−2.5 并伴有脆性骨折
T-值 = 被测者骨密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成年人峰值骨量的标 准差,测量部位为椎体和髋部
每降低一个标准差,代表着骨密度水平降低10%–12% 一个标准差的变化意味着骨折风险增加1.5-2.5倍


骨量丢失的
钙 含
快慢峰值骨量
量 ,
越高或出现越 克
晚,发生骨疏 )
松症的危险越

30岁达 到高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