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盘螺试轧总结报告
高线车间准备生产盘螺,初步决定使用HRB335b钢坯轧制Φ8盘螺,如果能轧制成功,再使用HRB335a钢坯轧制。
共准备HRB335b钢坯500吨,HRB335a钢坯50吨。
4月26日高线加热炉点炉,使用烘炉烧嘴温炉,炉温提升慢。
27日上午11:00炉温只达到340℃左右,不具备点燃蓄热烧嘴的条件。
经过和加热炉外聘师傅候工探讨,决定从一炼钢倒运热钢坯入炉以提高炉温点燃蓄热烧嘴,加快升温。
在晚上23:50分,具备出钢条件。
28 日0:07正式出钢,第一支钢头部温度偏低,将头部割去一部分,后又将钢坯头部切割成锥形,降低轧机转速,使其顺利进入轧机,顺利出钢。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616和414。
控制冷却设置为预穿水一段开度25%、预穿水二段开度45%、穿水一段开度40%、穿水二段开度20%。
开1#、2#风机转速分别为1400、1200转。
进精轧温度为890℃左右。
连续出钢第二支钢、第三支钢调整螺纹内径。
调整期间2#飞剪剪头后自动碎断,造成堆钢。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能够达标屈服强度未达到标准要求。
处理完成后出钢,增加穿水开度,提高穿水压力,继续生产偶尔有合格。
期间在风冷辊道上加上2段保护罩。
3:24分开始逐步
提高一段穿水压力其他不变,最高提到50%开度,压力达到0.21,支管压力达到0.1、0.1、0.15。
并加开3#风机转速700转,屈服强度不合格。
并且出现吐丝机吐丝乱卷现象。
于是将穿水一段开度降低至40%,提高二段穿水开度由14%提高到16%,继续提高到18%时出现精轧机堆钢。
加开穿水四段,但对性能影响不大,在调整力学性能的同时继续调整头部不冷段长度,和外观质量。
早晨8:00左右在轧钢厂办公司召开临时会议有技术经理任经理主持,分析试验时出现的问题,探讨下一步试验方案。
主要出现的问题有:1、穿水压力低,支管压力最大只有0.15MPa。
2、头部不冷段过长达到50-70圈。
3、水压不稳造成表面质量黑白相间。
4、吐丝温度测量不准确。
5.决定投入水箱间夹送辊,以减少头部不冷段长度和提高穿水压力时防止堆钢。
6.查找穿水管道是否有泄压。
9:30开始投入水箱间夹送辊过钢生产,问题依然存在,力学性能没有改观。
投入中间夹送辊后造成螺纹表面有压痕,调整辊缝后压痕减少。
14:55开始有合格产品出现,但大部分屈服强度仍然不合格。
至晚19:07期间,不断调试和总结但效果不明显。
具体实验数据见HRB400¢8盘螺实验数据。
产品出现问题:1、屈服强度低。
屈服在350-390之间
分析原因:①冷却速度快盘螺内部产生贝氏体组织;②根据现在设备条件开轧温度在1080℃、进精轧温度850-900℃和吐丝温度在890℃,温度控制偏高。
应在设备能力内降低温度,提高晶粒细度提高力学性能。
2、头部不冷段长是因为中间夹送辊未用,穿水开启早会造成堆钢。
开始在70圈后调整为26圈左右。
3、产品表面有间断水锈,形成“花脸”,原因是穿水压力不稳定,水量忽大忽小。
直至晚19:07使用HRB335c钢坯生产盘螺抗拉强度分别为607、598屈服强度为405、423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轧完HRB335c 钢坯30支全合格,达到质量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来看,现阶段应使用HRB335c钢坯生产盘螺。
生产工艺成熟后逐渐降低钢坯成分。
具体试验数据见下表:
HRB400Φ8盘螺试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