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PDF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PDF版)

天一大联考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
语文答案·全国卷
(1~4题,7~8题,10~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D 2.D 3.C 4.C
5.答案 ①虽名不见经传,但骨子里存在文人的傲气,对省内大作家不服气,对未来充满希望。

②彼此之间真诚以待,交流频繁,志同道合,能够促膝长谈。

③生存处境窘迫,创作艰难,发表作品不易,却不失生活的乐趣。

④都怀有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6.答案 ①插入有关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使原本平淡的情节产生波澜,将读者带入抗战岁月,缅怀历史,丰富了文章内容。

②插入部分集中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甘愿为民族、国家牺牲自我的英雄形象,表现了“我”对赵尚志的崇敬之情。

③这一故事凸显了赵尚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文章题目照应,也与“我”和文友秉持的对创作、对未来的态度相照应,有利于强化文章主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B 8.C
9.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总体介绍,强调了当前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

②材料二以瑞力杰公司为反面材料,侧重从法律方面介绍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中民事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大有改观。

③材料三以美舍河、东西湖为例,侧重从正面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案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B 11.D 12.C
13.答案 (1)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敬重邓攸的名声节操,因而在石勒面前称赞邓攸。

(关键词“比舍”“重”“称”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不久胡人深受感动,捆缚自己到石勒面前为邓攸说明实情,各位胡人无不赞叹敬重邓攸。

(关键词“自缚”“明”
“叹息”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邓攸字伯道。

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顺著称。

邓攸为人清简平和,廉洁寡欲。

少时丧父,与弟弟同住。

当初,祖父邓殷有皇帝赐官,传授给邓攸继承。

后来,太守劝邓攸放弃赐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先人所赐的,不可以改变。

”邓攸曾去拜见镇军贾混,贾混让他旁观诉讼之事,让他做出决断。

邓攸不看,说:“孔子称听理诉讼我像其他人一样,但我一定能使人们没有诉讼纷争!”贾混认为邓攸有奇才,便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

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

永嘉末年,邓攸被石勒俘虏。

然而石勒平素就忌恨那些享受两千石俸禄的郡县官吏,听说邓攸在军营中,便派人骑马去召邓攸前来,准备杀死他。

邓攸来到石勒营门口,守门的仆役正是邓攸任郎时手下的仆役,他认识邓攸,邓攸请求他提供纸笔写辞赋。

仆役等到石勒高兴时,呈上了邓攸作的辞赋。

石勒看重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他。

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敬重邓攸的名声节操,因而在石勒面前称赞邓攸。

石勒就把邓攸召到帐下,



与他交谈,很喜欢他,就任命他为参军,赐予他车马。

石勒禁止夜间点火,违犯禁令者处死。

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的车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

官吏来查究审问,胡人就诬陷邓攸。

邓攸估计无法与胡人争辩清楚,就以弟媳妇散发温酒导致失火作答。

石勒赦免了邓攸。

不久胡人深受感动,捆缚自己到石勒面前为邓攸说明实情,各位胡人无不赞叹敬重邓攸。

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召邓攸任尚书左丞,邓攸最终都没有去就职。

当时吴郡没有太守,许多人想去,皇帝把这个职位授予邓攸。

邓攸用车载着粮食到来到吴郡,不接受俸禄,只饮用吴郡的水而已。

当时郡中遇大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救济饥民,表奏尚未上报到朝廷,他就打开仓救济饥民。

台使派遣散骑常侍慰劳饥民,视察邓攸政绩的好坏,因邓攸擅自开仓放粮而弹劾他。

后来邓攸声称有病而辞去官职。

各郡常常有在送迎官吏中得钱数百万的,而邓攸离开吴郡时,不接受一文钱。

数千名百姓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只得暂时停船不前,在夜间才出发离去。

百姓到尚书台乞求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

邓攸被任命为侍中。

一年多后,转任吏部尚书。

他平时吃粗茶淡饭,穿敝衣旧衫,救济处于急难中的人。

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于与人交往,宾客不分贵贱,一律平等对待。

有关部门上奏皇帝邓攸不能去祭祀而在道左叩拜,(邓攸)因此被免去官职。

过了很久,升任尚书右仆射。

咸和元年,邓攸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用少牢之礼祭祀。

14.B
15.答案 ①诗人客居他乡,心中满怀忧愤,枕着剑匣入眠,在梦中驰骋沙场,实现了封侯之愿。

(2分)②寄托着诗人投笔从戎、立功封侯的渴望和对远离家乡、遭遇人生坎坷的忧愤。

(4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每句1分)
17.C 18.D 19.B
20.答案 示例:
①“殷殷关怀”改为“细心呵护”。

②“怜悯”改为“心酸”。

③“大作”改为“文章”。

④“付梓”改为“刊登”。

⑤“只有八斗之才”改为“能力有限”。

(每处1分)
21.答案 示例:当买家咨询快递状态时,应先查看快递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安抚买家耐心等待;如果是问题件,客服登记问题件后,一方面做好问题件记录工作,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跟进处理。

(内容完整2分,表述准确2分,语言连贯1分,字数1分)
22.写作提示 材料以故事形式展开,在球场扩建通往体育场的道路问题上,不同方给出了不同解决方案,而一位球迷的建议却花了小钱,办成大事,使原本棘手的问题得到高效解决,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道路管理部门等各方,从惯有的思维入手,过度注重“道路”本身,没从球迷心理、喜好等“人”的角度思考,因而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参考立意方向:
①转换角度,避免惯性思维;
②通向正确答案的路径不止一条,小点子也能解决大问题;
③“用心”是解决问题之道;等等。

(如有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要求亦可)



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20~16分)
二类
(15~11分)
三类
(10~6分)
四类
(5~0分)
基础等级内

2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2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特

20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句子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二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

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

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跨类给分。

比如,内容上判为三类卷,其他两项只能是二、三、四类,不能判为一类。

也就是说,一旦是基本符合题意,最多是40分,这就是立意定等级;最少是6分,这就是表达定高低。

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

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

发展等级:从中学生的实际入手,不要全面。

若干点突出(至少两点突出);基础等级是三等,根据文章实际打发展等级;基础满分,发展等级也可满分;只要特点突出,发展等级可打满分,基础等级可以不满;深刻(立意内容,侧重于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要发现亮点;我们是找优点,不是挑瑕疵;要大胆、热情地给学生发展等级打高分,对于平庸的、乏味的、无力的,一定要打低分。

注意事项:
1.明确文体。

不要死抠文体,只要能看出文体就可以。

确是文体不明,适当扣分。

2.缺标题扣2分。

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20分以下。

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

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

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

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7.套作:所谓套作,即主题万能化。

适当扣分。

8.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

“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