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联考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联考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毕业生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它一方面丰富着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要切实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风土人情。

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是一个区域独有的宝贵财富。

如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是一篇必须做好的大文章。

规划城市文化,彰显文化风格。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当地文化内涵和元素,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

用发展和丰富地域文化的理念和思维,对城市景观、文化娱乐设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使地域文化形态化,促进城市建设和谐协调。

发展文化产业,彰显文化实力。

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是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坚实基础。

我们牢牢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规律,依托丰富的资源、特产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在产品设计、生产中注重文化融入,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优势特色产业。

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形式,吸引各方投资文化娱乐行业,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古迹,彰显文化魅力。

切实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深入挖掘、开发本地历史文化,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

恢复还原古景,开发建设新景,使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斥资保护、开发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民间传统艺术,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新建一批造型独特、设计精巧融合历史古迹和现代艺术的标志性建筑、公共设施,使城市外在形象与文化品位相结合。

发展旅游产业,彰显文化活力。

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它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彰显地城文化特色的“助推器”。

我们发挥山区地理环境优势,选择一批自然风光秀美的乡村,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发展当地旅游产业。

(摘编自金运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域文化属文化范畴,其在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B.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地域与文化、经济互促式发展模式,需要多个方面的积极参与。

C.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恢复还原古景、开发历史人文景观等是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D.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农家乐”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利于改变我国山区落后的经济状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自然段从地域文化的定义入手,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地域文化具有的现实意义。

B.文章从城市文化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彰显地域文化应有的策略。

C.文章呈现总一分结构,前两段总说,其余分述,后四段内部也按由总到分的结构论述
D.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段深入论述,为地域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域文化因历史悠久,富有人文内涵,在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颇受老百姓喜爱。

B.在当下,地域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城市的建设要想和谐协调,离不开对城市文化的精心规划,融入当地文化内涵和元素
D.城市的形象与文化品位,取决于该城市对本地历史文化、民间传统艺术等的挖掘利用程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成
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

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

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

人家裤兜子里的家伙都是玉的,我们怎么能比?
但是,我们不服他们!
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

我们有我们的世界。

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

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

通宵达旦地聊!
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

从哈尔滨到鹤岗的那趟火车,有一个乘警是我的小学同学,这样,不仅车票钱省了,还白吃了一顿他们的“工作餐”。

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

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

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

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

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

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

还说得过去。

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
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

我能让住几天?
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

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