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教学语言技能

三、教学语言技能

二、教学语言技能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它涉及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方面。

总体上,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得体、力求艺术性,甚至借鉴和学习各种语言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以使教学信息传递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师范学校的学生,在专业素质训练中,应特别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注意学习、模仿和积累有用的语言资料,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系统更能吸引、感染学生,追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教学语言的类型教师的教学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根据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功能性质,可将教学语言分成以下几类1.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室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内容向学生做客观介绍的语言,使学生获得脉络清楚、系统完整的有关知识或事实。

叙述性语言的节奏宜舒缓、形象生动,充分发挥语言的传情达意作用。

2.描绘性语言描绘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逼真地描述出来的语言。

其特点是募态传神,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情感。

描绘性语言的语调、语速宜随着内容的变化,高低适度,舒缓得当,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起学习的兴趣。

3.论证性语言论证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事实或理论等论据来证明论点正确的语言。

其基本要求是语言富于逻辑性,论证合乎推理规则,充分说明现象、事物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语言要简练、准确,具有高度概括性。

4.解释性语言解释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解说事物、剖明事理的语言。

是对事物的成因、功能或相互之间的关系、演变等做清晰准确的解说、剖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形成概念。

解释性语言要求语言简练,有较强的针对性,能一针见血地讲出问题的实质。

5.启发性语言启发性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所使用的语言。

它常用于启发式讲解、启发式提问中。

启发性语言的音量不宜很高,吐词清晰,语速缓慢,语调沉稳平静。

启发性语言虽是娓娓到来,却有潜在的吸引力和导向作用.把学生带人“困而学之”的境地,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新知。

6.激情性语言激情性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的语言。

激情性语言的特点是以语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激情,创造情感共鸣的气氛,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激情性语言多选用形象鲜明的词语,多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其语速快慢、语调抑扬、节奏的徐疾,视讲述的内容而变化。

7.评价性语言评价性语言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勉励、鞭策的语言。

评价性语言以鼓励为主,对指误性的评价也尽量做到从正面人手给以鞭策性指导。

评价内容要中肯,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有很强的分寸感。

表扬性评价要热情真诚,充满希望;指误性评价要诚恳耐心,语重心长,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真心爱护的谆谆教导之情。

(二)物理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11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1.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思想性2.必须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3.注意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结合4.精确性与针对性的结合我们认为,物理教学语言的精确性应具备三层含意:一是教学用语要严谨,要合逻辑。

二是物理教师的措词要精当,语言要规范。

三是惜话如金,反对废话连篇。

(三)物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1.用声的训练①用声首先要力求音准音准,即按照普通话的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这是学生听得懂、乐于听的基础。

②要善子控声控声,即善于驾驭声音,控制音量、音高、音速,使声音能够适度自如地传达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感情。

是否善于控声,显示出一位教师的语言水平和修养,左右着学生的听觉感受、精神状态,甚至影响到教学效果。

控声要以内容和感情为依据。

以情发声,用声传情,是说话用声的一条重要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哪些该说得响亮,哪些该说得柔和,哪些该说得高,哪些该说得低,要以讲授的内容、表达的感情而定。

控声要以课堂环境和学生人数而定。

决定音量的高低和音调的大小的原则是:坐在前排的学生听着不刺耳,坐在后排的学生听起来不劳神。

2.停顿的技巧讲话总要听一听、歇一歇,这停和歇,便是停顿。

停顿,是用声语言的基本技巧之一。

教师讲课,巧妙地运用停顿,能保证语意清楚、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和引起注意。

分以下几种停顿:①语法停顿根据语法结构来处理的停顿叫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的作用在于保证语意的清楚、明确,便于听也便于理解。

停顿的处理方法是:短句,一口气说完停顿;长句,一般在主语说出之后停顿;在接着说下去时,一般在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之间停顿。

②逻辑停顿逻辑停顿,是以强调某一语意而作的停顿。

这种停顿,侧重于语言的逻辑关系。

运用逻辑停顿,语言的逻辑关系便会鲜明地显示出来。

这样,不但有利于听者把握,而且能增强语言的逻辑力量。

一般在讲完两个话题之间或讲完两层意思之间停顿。

逻辑停顿作为一种过渡,以显示讲课的条理,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这种过渡性的停顿,属于逻辑停顿。

③心理停顿心理停顿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依据的停顿。

这种停顿在学生听觉上有点感到突然,但在教师来说,却是有意识、有准备的。

往往在需要渲染某种情绪,或者为了突出后面即将说出的语意,或者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意运用这种停顿。

3.重音的表达说话声音有轻有重,语意有主有次,才能显示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教学的目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学语言,把握教学内容。

这里所说的重音,不是词或词组的轻重格式,是指有意突出或强调的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技巧,是把一句话中的词或词组强调说出,用以引起学生的留意和加深他们的印象重音,是加强语言表现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只有掌握重音技巧,说好重音,语言的目的性、语意的主次性,才能表现得清楚明晰。

4.语调的运用所谓语调,指说话时声音上的高低、升降、强弱、曲直的变化。

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口吻、情感,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地表情达意,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与更好地感受。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如果善于依据不同的语意、不同的感情,适当地变换语调,教学语言就会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常用的语调如下:①升高调的声音由低至高,每当声音上扬时,气息多呈短促状态。

通常用来表示设问、反问、号召、鼓动、惊讶等,讲课中可以加强效果,引起注意,给人以启示。

②降抑调的声音由高至低,其气息一般呈缓慢、深长状态。

通常用来表示自信、肯定、话语的结束等,降抑调有助于表明教师的态度、感情,也有利于鼓励和促使学生去行动。

③弯曲调的声音变化多,或前升后降中间高,或先降后升两头高,呈波峰状,气息也呈深浅、长短、缓急等多种变化状态。

通常用来表示感叹、讽刺、思索、怀疑、幽默等。

弯曲调可以提高讲课的生动性,渲染语言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④平直调的声音平稳、均匀。

通常用于叙述、说明、解释等。

平直调有利于把意思说得清楚、完整,这时讲话态度冷静、严肃、认真。

5.节奏的处理节奏,就是一定数量的音节,按照说话的高低、强弱、轻资料卡片重、长短、快慢、抑扬等关系,做有规律的交替重复,从而形成声音上的或强或弱、或抑或扬、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紧或松的种种变化。

怎样处理和把握节奏呢?①基本语言节奏类型的表达方法轻快型:声音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气和声音的转换,都语势平稳,声音强而有力,语气和声音的转换,都舒缓型:语势多上扬,气流偏疏但停顿不多,语气和声音的转换都比较舒展。

紧张型:声音多上扬、偏重,语气和声音的转换都显得急促。

高昂型:音高且强,语势抑扬向上,语气和声音的转换,都趋于高昂、亢进。

低沉型:声音偏低、偏暗,话语多呈下行之势,语气和声音的转换,都有沉重、缓慢的感情色彩。

②语言节奏类型的应用●教学的重点、难点,应用凝重、舒缓的节奏。

●有趣、愉快的内容,应用轻快的节奏。

●讲述揭露性、批判性的内容,抒发激愤的感情,应用高亢的节奏。

●抒发热爱、赞扬、怀念、悲痛的情感,可用凝重、舒缓的节奏,加上合适的变化。

5.注重无声语言配合2无声语言(或称态势语)主要是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变化等几个方面的信息传递。

在物理教学中,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必要辅助工具,它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强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运用手势可以提供大量的物理信息,如长度单位教学中,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大小,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许多的物理规律和法则,如左右手定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如推、拉、挤、压、吸引、排斥等动作词的手势表达,会提高有声语言的感染力。

面部表情可以表示同意或异议,它是一个人内心感情世界对外的表现,教师适当的面部表情,可以在物理教学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与口头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加信息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其次是教师的面部表情直接影响学生非智力2刘炳升,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因素的发展,学生对教师的微笑感到亲切,易于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中交流,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强自信心。

眼神变化也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情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眼神,是教师驾驭无声语言的重要方面。

如上课开始时对全体同学的环顾,表达的是“准备好了吗?”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期待的目光,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6.幽默语言的培养语言的幽默艺术主要指语言的诙谐有趣,它启人心智,令人愉悦,使人在会心含笑之余产生隽永甜美之感。

因此,幽默具有审美价值。

幽默的语言具有兴奋性、教育性、启发性、润滑性等特征。

幽默语言的应用主要有5个途径:一是课堂讲授中的幽默。

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难点。

例如,讲解照相机成像原理时,可给学生讲一个“照相”的笑话:某君照相是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机只能成倒立的像。

学生听后发出阵阵笑声,也牢牢地记下了照相机成倒像的特点。

又如,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可给学生讲一个“声速”的笑话: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对他说:“请飞机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

”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两位老太太错在哪里呢?”由此引入课题,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进入教学难点的学习,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是实验探究中的幽默。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探究。

将幽默艺术融于实验演示之中,可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实验现象的主要方面,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讲电磁感应时,可给学生表演科拉顿于法拉第之前所进行的实验:将螺线管和电流计用长导线相连,分别放在讲台前的两侧,将磁铁插入线圈,然后飞快地奔到电流计前去观察,再遗憾地摇摇头,学生捧腹大笑,既为科拉顿感到惋惜,又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暂态效应的理解,并且从中体会到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