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戏曲常识 ppt课件
中国古代戏曲常识 ppt课件
【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 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 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 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 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 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 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 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
曲词、宾白和科范三 者交相配合,刻画人物形 象,推动情节的发展。
音乐
元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
杂 干曲牌组成套曲。
剧
的 宫调是元杂剧表演过程中歌唱声音高低的调
体 子。每个宫调下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曲子。每
裁 一折只能用一个宫调。宫调下面的曲子都有
特 名称,如“端正好”、“滚绣球”等都是。
点
裁 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待,其作用
特 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
点 之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或联络,与后
来的过场戏相类。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曲词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 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 交待剧情,具有抒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 因为这种曲词采用的是曲牌体,即由一 个个固定的曲调联缀的组歌,而且在剧 中占有主导的地位,所以往往以此指代 元杂剧,称之为曲、北曲、元曲等等。
关汉卿: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 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 豆.”关汉卿此语反映了他的个性。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 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 “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
中国古代戏曲常识
世界三大古剧是什么?
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 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为世界三大古剧。
什么是戏曲?
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 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 融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 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脉络
宋元 元代 南杂 戏剧
明清 清代 传花 奇部
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
【整体把握】
楔 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婆婆遭劫,二张搭救; 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驴儿下药,误杀己父; 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怨恨,指斥天地; 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窦娥形象大家谈】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 摧残富于抗争精神的古代劳动妇 女的形象。她善良美丽、勤劳孝 顺,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 势力拼斗到底。她生活于昏聩腐 败的封建吏治下,注定要走向悲 剧的结局。窦娥悲剧的性格、壮 美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 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有 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 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 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 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 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
结构——四折一楔子 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分别是开端、发
杂 展、高潮和结局。之外可以加一到两个楔
剧 子。
的 楔子,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 体 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
相关概念
宾白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 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 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 (插在曲词中说白)等。
相关概念
科范
用作剧本中对动作、表情和 效果等的舞台提示。北杂剧多用 "科",即"科泛"或"科范"之简称, 如笑科、打科、见科等。南戏、 传奇多用"介",如坐介,笑介、 见介、鸡鸣介、犬吠介等。
【问题探究】
剧作家为什么要在 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 奇愿”这样的情节呢?从浪漫主义与现实 精神的结合上赏析本折中窦娥三誓愿唱词。
提示: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 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 否矛盾呢?
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 究“四功五法”。
所谓四功,就是唱、念、 做、打四种表现方法。
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 法、发(头发)法、步法。
中国四大名剧
《西厢记》--王实甫 《牡丹亭》--汤显祖 《桃花扇》--孔尚任 《长生殿》--洪 昇
元杂剧常识
元曲
散曲 元曲
杂剧
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 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
(官员)、洁(和尚)、驾(皇帝)、等。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角色唱。由男角主唱的 叫末本戏,女角主唱的 叫旦本戏。其他角色只 能念白。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王国维
关汉卿
中元中 国曲国 十四古 大大典 悲悲戏 剧剧曲 之之的 一首典
范
关汉卿:
字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代表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 被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1956年, 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精 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 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关汉卿 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一生“不屑仕进”。 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 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 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角色
元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元杂剧
杂 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剧
末:男角,男主角叫正末。 旦: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
的 旦、老旦、小旦等。
体 净:( 类似京剧的花脸 )性情恶劣、举动
裁
粗野的人物,或反面角色。净的配角叫副 净。
特 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
点 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小男孩)、孤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 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 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 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 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 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 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 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 惩治了仇人。套数:即套曲,ຫໍສະໝຸດ 同一宫调的至 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
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 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 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 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 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 《窦娥冤》 白 朴 《墙头马上》 马致远 《汉宫秋》 郑光祖 《倩女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