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4.1《化肥和农药》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化学:4.1《化肥和农药》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70年代后以研究从天然除虫菊科植物中提取的除虫菊酯杀虫剂 为契机,开始了天然源农药的研究,人们不但实现了它的合成,又 以它为先导结构进行了仿生合成,已知制出的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 药的杀虫效果甚至大于过去的某些农药数倍到数十倍,而且是低毒、 用量少、低残留农药。 此外,科学家们不但研制出昆虫绝育剂、 驱避剂等药物,而且还从昆虫体内分离出多种包括性、食物及产卵 的引诱剂。极少量这类药物,在诱捕阱的配合下,一次可捕杀大量 害虫。 近年来出现一些作用机理特殊的农药如:1996年投入市场 的“新奇农药商品”是第一个植物活化剂或称植物引发剂,它本身 并无抑菌和其它生物活性,施用后却能使植物体内获得内吸性抗性 (简称SAR),以抵御真菌性病毒侵入。又如昆虫甲壳素抑制剂氟铃 脲能通过抑制形成昆虫壳体的甲壳素的生成来杀死害虫,但它却是 对环境高度安全的,为此它和另外两种农药即:除草剂二氟吡隆和 昆虫生长调节剂双苯酰肼共同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
但有些国家还在违法使用。
从药物DDT这个 例子中说明人类要竭 力保护地球的生物圈!
兽、鸟体内积累的 DDT的含量比海水中 高出百万倍。DDT使 鸟蛋的壳变软,孵化 时极易压碎而孵不出 小鸟,使得鸟数量减 少;DDT还能引起妇 女不孕。
DDT不仅危害人及其 他生物,就连从来用过 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 和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 体内也有DDT。
返回
虽然现在世界上已禁止使用DDT,
农药施用后,在作物、土壤以及其他环境中剩余 的痕量取药及其代谢产物称为农药残留。如果人或 其他高等动物长期食用残留农药达到一定浓度的食 物,就会使农药在体内慢慢累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 农药残留及其危害主要有两种途径,(1)施用药剂 对农作物的直接作用以及农作曲对土壤等环境中残 存农药的吸收。例如在接近收获期施用过多,过浓 的农药,会造成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过量。农药对 作物这种污染取决于农药本身的化学性质,加工剂 型以及施药时间和方式等,也与农作物的品种.特 性有关:(2)通过食物链造成的富集。
在农田滋生的杂草,会与作物和栽培植物 争光照和CO2,争土壤水分、养料和肥料,争 夺生存空间,降低土壤温度,影响作物生长。 传统方法缺点:费时、费事; 化学除草剂优点: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 ,节省大量劳力,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和 耕作栽培技术的更新。
乙烯对多种作物有促进成熟,早熟 增产等效果。但乙烯是气体,难用 于大田生产,而一种人工合成的化 学调节剂——乙烯利能被吸收,在 体内释放乙烯,起到跟应用乙烯气 体同样的效果:
农药危害:破坏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平衡,造成蜜 蜂大量死亡、家蚕中毒。造成土壤和作物的农药 残留,造成毒害水生生物和污染水源。 化肥的合理使用: 考虑土壤的酸碱性、作物营养状态等因素外,还 必须根据化肥本身的化学性质进行科学使用。如 硫酸铵使用于雨水充沛的地区;而硝酸铵使用于 比较干燥的地区且和其它肥料混合使用。不合理 使用造成土壤酸性增强,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 化,产生水华等污染现象。
一、化肥为农作物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思考与交流:化肥为农作物补充那几种元素?分 别列出几种化肥,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氮肥:尿素NH(CO)2、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 磷肥:过磷酸钙(Ca(H2PO4)2·2O、CaSO4)←原料: H Ca5(PO4)3F;钙镁磷肥(Ca2(PO4)3 、 Mg2(PO4)3);钢渣磷肥 钾肥:草木灰、氯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等←产自固 态钾盐矿、液态钾盐卤、工农业含钾的副产品 和肥料。
全国单套最大的尿素生产装置
交流:自己得到的有关农药与农作物的关 系,农药的发展变化情况。
世界上因病害、虫害和草害所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产量 的30%-40%,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 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克服害虫的抗药性,需 要不断的研究发现新物质来解决这些问题。
1、杀虫剂与虫害的防治 阅读与思考:第1、2自然段总结防治虫害的方法 有哪些?人们为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经 历了哪些过程?与农药有关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什么 位置?
• 波尔多液是最早的保护性杀菌剂之一,是 一种广谱无机杀菌剂,是由硫酸铜和石灰 乳混合而成的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浮液。杀 菌的主要成分是碱性硫栈铜,粘着力强, 药液喷在植物表面可形成一层薄膜,不易 被雨水冲刷,残效期长。而内吸性杀菌剂 能渗入植物组织或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 内传导。多数为单向向顶传导,而少数药 剂可以双向传导。这类内吸性杀菌剂保护 植物免受病菌侵害,并抑制已经侵入植物 组织的病菌生长,或者使植物免受病害
使用化肥是保障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它 为解决迅速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建立了不可 磨灭的功绩。农药可杀灭与我们争夺粮食的 害虫,消灭与农作物争夺营养的杂草以及莠 蚀种子和作物的霉菌。挽回作物的损失,在 农业生产和粮食贮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 外在林业畜牧业和控制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方 面,农药也同样做出了贡献。
2、病害和草害的防治
在自然界中,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占植物病 害总数的80%以上,1845年前后,一种由霉菌导 致的马铃薯晚疫病在欧洲大泛滥。这种病以飞快 的速度传播着,使欧洲 5/6的马铃薯被毁坏。 那时欧洲人以马铃薯为主要粮食,马铃薯晚疫病 致使北爱尔兰的800万居民处于饥荒之中,100万 人被饿死,或因身体虚弱生病而死。1879年,葡 萄霜霉病在法国的葡萄园中大流行,这也是由霉 菌引起的病害,它严重毁坏了法国各地的葡萄园, 使誉满世界的法国的葡萄酒酿造业一度陷于停顿。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 2670米,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大柴旦 110多公里。南北宽40多公里,东西长140多公 里,总面积为5800多平方公里。它是柴达木四 大盐湖中面积最大、储量最丰的一个,也是我 国最大的天然盐湖,在世界排名第二。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 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 合性盐湖。它有着极为丰富的钾镁盐资源,其 储量达500亿吨,是我国钾镁盐的主要产地。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 选修2系列课件
化学与技术
4.1《化肥和农药》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与化学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有 关的化学原理。2.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化学肥料、农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及其发展趋势。 • 教学重点、难点: • 了解与化学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有关的 化学原理。 • 探究建议: • 1、调查当地农村使用化学肥料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 与同学交流讨论。2、测定土壤的酸碱度,讨论改良酸性 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一般方法。3、参观调查:化学在农林 产品深加工中的应 用。4、交流讨论:从农药DDT的广泛 使用到禁用所引发的思考。 • 课时划分:两课时
天然物质防治虫害(如燃烧艾嵩、烟草等)→化学方法防治虫 害(含砷、硫的无机物→含氟、氯的有机物→含磷有机物)。 第一代农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第二代农药:有机氯类、有机 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第三代农药:拟除虫菊酯、特异性农药。周 期表右上角,非金属区。
拟除虫菊酯: 指一类结构或 生物活性类似 天然除虫菊酯 的仿生农药, 是在仿造天然 除虫菊花有效 成分及其化学 结构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高 效、安全新型 杀虫剂。
滥 用 杀 虫 剂 造 成 恶 性 循 环
DDT是一种不易分 解的、化学物质十分稳 定的有机杀虫剂。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一种 在20世纪50年代非 常流行的杀虫药DDT 吧。
药物DDT
它是一种杀虫的化学物。
这些DDT喷在植物上杀 虫,其中大部分药物 落在地面上、流进空 气中,随着下雨,顺 着地面的流水汇进大 海。于是进入食物链 中:浮游生物—鱼— —鸟、兽。
2.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农药在土壤中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按照其被分解的难 易程度可分为两类:易分解类(如2,4-D和有机磷制剂)和难分解 类(如2,4,5-T和有机氯、有机汞制剂等)。难分解的农药成为 植物残毒的可能性很大。 植物对农药的吸收率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异,其从砂质土壤吸收农 药的能力要比从其他粘质土壤中高得多。不同类型农药在吸收率上 差异较大,通常农药的溶解度越大,被作物吸收也就越容易。例如 ,作物对丙体666的吸收率要高于其他农药,因为丙体666的水溶性 大。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一种农药中的有毒物质的吸收量也是不 同的。例如,对有机氯农药中艾氏剂和狄氏剂的吸收量:洋葱<莴 笋<黄瓜<萝卜《 胡萝卜。农药在土壤中可以转化为其他有毒物 质,如 DDT可转化为 DDD、DDE,它们都能成为植物残毒。一般说 来,块根类作物比茎叶类作物吸收量高;油料作物对脂溶性农药如 DDT、DDE等的吸收量比非油料性作物高;水生作物的吸收量比陆生 植物高。
1、钾石盐矿是生产钾盐的主要资源。其主要成分为 氯化钠和氯化钾.工业上通常采用溶解结晶法方法得到 氯化钾。想一想.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2.察尔汗盐湖的百万吨钾肥工程成为我国西部开发 的标志性工程,请你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当地的自然条 件给钾盐生产带求了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提示: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氯化 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加压、加热
1. 2NH3+CO2====H2NCOONH4
氨基甲酸铵
加热
2. H2NCOONH4====H2NCONH2+H2O
尿素
1、氨的催化氧化
Pt—Rh
4NH3+5O2 =====4NO+6H2O 800º C 2、一氧化氮的氧化:2NO+O2 = 2NO2
3、二氧化氮的吸收:3NO2+H2O = 2HNO3+NO 4、HNO3+NH3=NH4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