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征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摘要目的:性别刻板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性别刻板印象的这一问题存在情势的严重性,我们进行了此次研究。
希望通过这次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在人格特征形容词描述上上的表现,深刻了解大学生在哪些人格上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并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
被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大学生中抽取被试128人。
方法:主要采用人格特性形容词7点量表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在7点量表中共包括有150个形容词,具体要求是当被试在填写7点量表的问卷时,分别评定每个形容词在多大程度上适合用来描述男性或者用来描述女性。
结果:(1)大学生在选择人格特征形容词的描述上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这是与传统观念一致的的结果。
(2)男性和女性在选择部分人格特征形容词上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结论:大学生总体表现出对自身性别认识的更多更深,符合提取理论;而男性和女性多把正性词赋予自己,负性词赋予对方,符合自尊理论。
关键词:人格特征形容词性别刻板印象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tereotypes inGenderAbstractObjective:Gender stereotypes still exist widely in our daily life,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our lives,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re gender stereotypes, the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exist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ituation, and we did the study. Hope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last of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on what personality exist gender stereotype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gender stereotypes.Subjects:The survey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extract subjects from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128 people.Methods: Mainly USES the personality adjective scal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t 7. Sca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cluding 128 adjectives, asked participants on the 7 point scale, assess to what extent each adjective for used to describe the male or female.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personality adjectives describe gender stereotypes. (2) Gender adult gender differences on the part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jectives. Conclusion: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mor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gender, conform to the extraction of theory; Both sexes gives positive words to yourself, more negative words to each other, in line with the theory of self-esteem. Keywords: gender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djectives目录一、引言 (6)二、文献综述 (6)(一)人格特征 (6)1.人格特征的定义 (6)2.人格的特征 (7)3.人格的结构 (8)4.影响人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0)(二)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2)1.社会化的涵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角色的认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性别角色社会化 (12)(三)性别刻板印象 (13)1、刻板印象的概念 (13)2、刻板印象的分类 (13)3、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原因 (14)三、问题的提出 (15)四、调查研究 (17)(一)研究现状 (16)(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7)(三)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被试 (17)2、研究工具 (17)3、研究程序 (17)4、数据分析 (18)五、研究结果 (18)(一)全体被试认为适合描述不同性别的形容词 (18)(二)全体被试认为适合描述男、女性的形容词 (20)(三)男、女两性的被试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对比 (21)(四)女生在描述女性与男性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4)(五)男生在描述男性与女性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5)六、分析与讨论 (26)七、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28)八、结论 (30)九、参考文献 (31)十、致谢 (32)一、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对于一种人或者一类事情总存在着一些固定的看法,即使我们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也会根据这种固定的印象形成自己的判断,那么这种固定的印象以及看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刻板印象。
在术语上刻板印象的解释就是人们对某个人类群体所形成的固定的认识。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刻板印象包括有种族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地域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等等。
刻板印象的存在一方面能使我们拥有对这个世界大致的认识,从而更加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但是一些死板的看法和印象,会使我们过于信赖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主观看法而无法想象到一些新奇的因素,无法摆脱的自身主观意识就会引起人们在社会认知上的偏差,这些由于主观认知而造成的偏差就会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在此处我们主要把性别刻板印象作为整个研究的主体。
在心理学解释上,性别刻板印象是对于男性和女性人格特征的不同看法。
这种看法的基础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不同表现,但是社会职能和社会分工才是决定性别刻板印象的根本因素。
在传统意义上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是一般会把坚强、勇敢、刚毅、果断等等比较充满阳刚性质的词语赋予到男性身上,认为男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就应该具备这样的人格品质来支撑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会把温柔、细心、体贴、可爱等等这样的词语赋予到女性身上,认为女性作为男人的后备力量,应该生活在男人身后用阴柔的品质来与男人互补,这样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所看到的目前的社会分工是由于社会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结果。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差异以及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必然会造成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
然而这样的刻板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男性和女性在职业上的选择,在后文会加以说明。
本文以不同性别的人格特征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选择进行分析和验证,并研究男性和女性选择不同形容词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备后人之需。
二、文献综述(一)人格特征1.人格特征的定义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行为,其诱发行为的根源在哪里,人格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家对于人格的含义做出了多种解释。
其中在心理学学科中关于人格的定义比较受大多数人认同的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1]。
在《人格科学》中关于人格的定义是这样说的: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它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包含了结构和过程,并反映天性和教养。
除此之外它还包含着对过去的影响,影响包括对过去的记忆以及对现在和未来的构想[2]。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认知机能、情感机能和行为机能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个体差异仅仅是作为人格领域的一部分,因此应该从整体的机能系统来定义人格。
人格理论家们对于人格理论形成的特有的群体,他们不接受任何一个人格定义,由于对人格的理解不同,并且每个人理解人格的参照系也不同,所以他们提出了独特而有生命力的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家们没有正式定义过人格,他们只关注人格的几个方面,对人格都有自己的看法。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所使用的概念体系,纵观已有的人格理论,可以将他们划分为六大取向:类型-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3]。
2.人格的特征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等特征,通过对这些人格特征的分析更有利于我们的研究以及对于人格概念的理解。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个体内部所表现出来的动力系统。
人格并不是指某个单一的人格特质,而是个人身心等许多特质的有机组合。
在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上,德国心理学家斯腾强调研究人格时应该把整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在人体内集中反映了各种心理机能,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人,而不是各种单项的心理机能[4]。
人格一般不会被直接观察之后就得出结论,它往往是一个行为的主体使个体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研究的主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因此人格具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