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仪器)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起搏器
28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牢记)
正常冲动起源:窦性心律 窦性P波:Ⅰ、Ⅱ、aVF、V4~V6直立, aVR倒置
PR间期:0.12~0.20s 心率:60~100次/分 PP间期差≤0.12s
29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窦缓、窦停、病窦
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诱因及昼夜分布 治疗评价:药物、非药物
20
运动试验
注意:
正常人运动后可出现室早 敏感性不如Holter
21
食管心电图
解剖学位置 应用基础:记录心房电位
结合电刺激技术
诱发、终止心律失常 心房快速起搏
食道调搏刺激仪
22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心腔内心电生理检查)
15
心律失常的体检有什么表现?
窦速、窦缓、窦停、病窦 房早、房速、房扑、房颤、 室上速、预激 房室传导阻滞 室早、室速、室扑、室颤
16
心律失常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心电图检查 长时间心电图记录 运动试验 食管心电图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请思考:上述检查有什么共同点?
17
※心电图检查(ECG)
特征: 窦性P波频
率<60次/ 分. 常伴有窦 性心律不 齐
sinus bradycardia 治疗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有症状(心输出量不足): 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器械:起搏器
窦性停搏(sinus pause)
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使窦房结不能按时产生冲动 常见于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AMI、脑血管意外及
Reentry特点
突发突止(阵发性) 由早搏触发 波形规则(AF、PSVT、VT//Af、Vf) 使得折返路径中某部位处于不应期而终止
刺激迷走神经(PSVT) 锤击胸部(VT) 延缓传导药物(大多数) 电转复(所有)
自律性增强
条件(房性、交界性、室性) 逸搏 加速性自主心律 特点: 逐渐(非阵发性) 不是早搏触发 刺激迷走N延缓AVN传导,不能终止 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无效
窦速、窦缓、窦停、病窦 房早、房速、房扑、房颤 室上速、预激 房室传导阻滞 室早、室速、室扑、室颤
分类依据
6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2、折返(reentry)
折返机制(reentry)(90%)
发生折返的条件: 存在折返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 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先前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
必要时: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33
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
病因: 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 心外因素:颅内病变、严重缺氧、低温、甲减,阻
塞性黄疸 心脏因素: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药物因素: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胺碘酮
及心律平
sinus bradycardia心电图
心脏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速度:阻滞、房室旁路 激动次序:如提前激动、折返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1.按心律失常发生的原理
冲动形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2.按心室率快慢分类 3.快速心率时,按心律失常发生部位
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
4.按QRS波时间
5
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些?
名称:常见心律失常有
最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
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 P波清楚的导联(通常V1或Ⅱ导联)
应记录较长
P波
18
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分析要点
心房与心室节律是否规则? 频率各为多少? PR间期是否恒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波与QRS波群形态是否正常? P波与QRS波群的相互关系?
19
长时间心电图记录
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
1
《心律失常》学习内容
按大纲要求(4学时)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和分类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
2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系统组成
正常冲动形成部位 正常冲动传导路径
3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脏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的异常频率与节律 起源部位不在窦房结:异位节律
30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
病因与诱因: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生理、病理、药物
心电图特点: 窦性节律 频率:100-150bpm(请思考:>150?)
频率变化特点:逐渐开始和终止
请思考:突然开始和终止?
31
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P波
32
窦速的治疗 Therapy of sinus tachycardia 原则:主要是病因和诱因治疗
心律失常的临床 表现有哪些?
无症状 心悸 血流动力学
心率 心律 基础心脏病 心律失常类型
13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14
心律失常的病史询问
心悸等症状的诱发因素 烟、酒、茶、可乐、劳累、运动、 精神刺激
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 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心律失常对药物及非药物方法的反应
23
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
总原则:
注重基础疾病的治疗;关注病因 和诱因
注意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
24
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
针对病因 药物(针对快速型;针对缓慢型) 器械
电复律、除颤 射频消融 起搏器 手术
25
抗心律失常药物
Ⅰ类:钠通道阻滞剂 分类:
Ia类:代表药有奎尼丁(APD) Ib类:代表药有利多卡因、美西律
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y)
机制: 后除极 先天性长QT综合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
心律失常作用(IA,Ⅲ)、红霉素、低钾、 低镁 特点: 室性心动过速 TDP(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 心脏以外的疾病 自主神经异常
(APD) Ic类:代表药有心律平(APD)
26
抗心律失常药物
Ⅱ类:β-受体阻滞剂 Ⅲ类:阻断钾通道、延长复极(胺碘
酮) Ⅳ类:阻断慢钙通道(维拉帕米) 其它:洋地黄、ATP、MgSO4、KCl
27
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仪器)
传统四类药物:Ⅰ、Ⅱ、Ⅲ、Ⅳ 其他:洋地黄、腺苷 电复律 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