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新题库的简答论述答案

微观经济学新题库的简答论述答案

微观经济学新题库的简答论述答案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P31-32,(1)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图示略)需求减少……。

(图示略)(2)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图示略)供给减少……。

(图示略)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P493.简述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案:关系(P48表2-4)六、分析论述:1.试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的现象,并依此分析政府应该采取哪些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

答案:(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根据弹性理论,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会导致价格和销售收入的不同变化。

即:ed>1,即富有弹性,价格和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动,ed<1,即缺乏弹性,价格和销售收入同方向变动。

ed=1,即单位弹性,价格变化销售收入不变。

(2)根据供求定理,需求曲线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曲线会导致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农民丰收会引起供给曲线右移,粮食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由于粮食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因此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粮食产量减少会导致农民收入增加。

即所谓的谷贱伤农。

(4)政府的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和控制粮食产量等。

(5)图形:图2-242.试用弹性理论分析“保健品”和“药品”哪个更适合薄利多销?答案:(1)需求弹性的定义、需求弹性和价格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2)保健品富有弹性,销售收入和价格反方向变化(图形)(3)药品缺乏弹性,销售收入和价格同方向变化(图形)(4)保健品更适合薄利多销。

第三章效用论:简答题:1.简述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

答案:P73最后一段,图形P73:图3-12.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答案:P78“商品的需求价格……商品的学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P79“就这样……而且说明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

”3.试用图形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

答案: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到一起得到消费这均衡的条件。

(1)图形:图3-11.(2)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的定义和斜率。

(3)分析得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为消费者均衡点,在该点预算线的斜率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

因此,消费这均衡的条件为:MRS12=P1/P2,它表示:……。

4.用图形分析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答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定义(1)图形:图3-17(2)指出总效应。

(3)说明图中补偿预算线的作用,并借此指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需求曲线的特征:P105“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方倾斜的。

”5.用图形分析吉分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答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定义(1)图形:图3-17(2)指出总效应。

(3)说明图中补偿预算线的作用,并借此指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需求曲线的特征:P104“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抵挡物品。

……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防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六、分析论述题: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答案: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法,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到一起得到消费这均衡的条件并推导出消费曲线。

(1)图形:图3-11,图3-12.(2)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的定义和斜率。

(3)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为消费者均衡点,在该点预算线的斜率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

因此,消费这均衡的条件为:MRS12=P1/P2,它表示:……。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使消费者均衡点发生移动,可得到价格消费曲线。

(5)价格-消费曲线是……。

(6)将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组合点在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构成的坐标系中描绘出来便形成了消费者需求曲线。

2.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农民将收入几乎全部用来购买红薯,而当红薯的价格降低时,其消费量却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红薯是正常物品、低档物品还是吉芬物品?请结合图形解释你的结论。

答案:(1)由于价格和需求量程同方向变化,这种情况下,红薯为吉芬物品。

(2)图形:图3-17(3)根据图形指出总效应。

(4)说明图中补偿预算线的作用,并借此指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需求曲线的特征:P104“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抵挡物品。

……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防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3.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分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4.比较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的异同,谈谈你对效用论的看法答案:(1)效用的衡量及假定前提不同: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绝对数计量,不同商品可以进行比较。

以边际效用递减和货币边际效用不变为前提。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排列顺序、等级来表示,商品可替代,且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

(2)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认为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递减研究均衡。

序数效用论认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分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取代边际效用递减进行分析。

(3)均衡条件的实质(结论)相同:两者的均衡条件可以写为:第四章生产论:五、简答题: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厂商应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答案:(1)图形。

图4-3(2)根据图形指出生产的三阶段。

(3)指出第二阶段为合理投入区域。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答案:(1)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MPL曲线的最高点和TPL曲线的拐点相对应。

(2)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赫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

当APL曲线到达最高点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其斜率为最大的APL值。

(3)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MPL曲线和A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

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下降的;当MPL=APL 时,APL曲线达到极大值。

3.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答案:(1)图形,图4-8(2)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定义和斜率。

(3)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即为最优要素组合点,该组合点等产量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

(4)由以上分析可知,厂商既定成本产量最大的最有要素组合条件为:MRSTLK=w/r,它表示:……;因为边际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所以上式可以写为:MPL/w=MPK/r,它表示:……。

4.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答案:(1)图形,图4-9(2)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定义和斜率。

(3)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即为最优要素组合点,该组合点等产量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

(4)由以上分析可知,厂商既定成本产量最大的最有要素组合条件为:MRSTLK=w/r,它表示:……;因为边际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良药素的边际产量之比,所以上式可以写为:MPL/w=MPK/r,它表示:……。

六分析论述题:1.试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分析企业为何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答案:(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P131(2)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曲线呈现上升到达最高点之后再下降的变动规律。

而且相应的和总产量与平均产量有以下关系:MP上升时,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MP下降时,TP以递减的速率增加;MP为零时,TP最大;MP为负值时,TP绝对减少。

AP上升时,MP>AP;AP下降时,MP<AP;MP=AP时,AP最大。

(3)根据各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原点至MP和AP的交点,第二个阶段为MP和AP的交点至MP=0的点,第三个阶段为MP=0的点向后。

其中只有第二个阶段才是厂商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因此企业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某一种要素。

(4)企业无限制的增加一种生产要素,可导致超出合理投入区域。

可图示。

2.运用图形分析厂商在两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下,如何实现资本与劳动要素的最佳组合?3.面对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很多厂商尝试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试用最优要素组合分析厂商的调整行为。

答案:(1)图形(价格变动前和变动后两个,可以是既定成本产量最大,也可以是既当产量,成本最小)(2)最优要素组合分析(包括等成本线、等产量、相切及均衡条件)(3)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等成本线更加陡峭,最优要素组合点移动,导致资本劳动的组合比例变大。

第五章成本论:1.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案:SAC和AVC是相应产量所对应的STC曲线和TVC曲线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值,当连线和两线相切时,SAC和AVC各到达最低点。

SMC是相应产量点所对应的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值,因此SMC曲线的下降段对应STC 曲线和TVC曲线的减速上升段,SMC曲线的上升段对应STC曲线和TVC曲线的加速上升段,SMC曲线的最低点对应STC和TVC曲线的拐点。

SMC和SAC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SMC = SAC )。

在该点之前,SMC < SAC,SAC 递减,在该点之后,SMC > SAC ,SAC递增SMC和AVC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SMC = AVC )。

在该点之前,SMC <AVC,AVC 递减,在该点之后,SMC > AVC ,AVC递增。

2.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案:(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MC=w/MP。

P169“第一,公式表明……MP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

”P170“第二,有以上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AVC=w/APP170“第一,公式表明……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第二,由于……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第六章五、简答题1.简述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答案:P190第二段或者P191数学推导。

2.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特征及关系。

答案:(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完全竞争厂商得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