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微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微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答题要点第二章 供求理论1.“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加练习本的供给量。

”这句话对还是错?并解释之。

要点:练习本的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不变(供给没有增加),但均衡数量增加,所以供给量会增加。

2.樱桃大量上市会引起樱桃价格的下降,而明信片大量上市的时候,却不会引起价格下降,用供求理论分析其中的原因。

要点:樱桃大量上市的原因是樱桃大批成熟,导致供给增加——供给曲线移动,但需求曲线不动,从而价格下降。

明信片大量上市的原因是节日前导致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移动,而此时商家的供给也随之增加。

如果供给增加幅度与需求增加幅度相同,那么均衡价格不变。

3.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对于任何产品都适合吗?为什么?(运用弹性理论分析) 要点:TR=P*Qe d >1,表明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大于价格下降幅度,从而销售收入增加——薄利多销增加销售收入e d <1,表明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幅度,从而销售收入减少——薄利多销减少销售收入。

e d =1,表明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的增加幅度等于价格下降幅度,从而销售收入不变——薄利多销不影响销售收入。

PP QQQ 樱明价价SSSSDD QP两种特殊情况:e d= ,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

e d=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4. 薄利多销在任何场合下都适用吗?为什么有些饭店的鲈鱼只卖1元一条?要点:薄利多销只适用于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商品。

弹性大于1意味着当价格下降的时候,需求量的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这样总收益会增加。

鲈鱼就属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当饭店将鲈鱼只卖1元钱一条的时候,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就餐。

而在其它人们经常点的菜肴上稍稍加价,顾客也难以察觉。

因此,虽然老板在鲈鱼上是亏损的,但是其它菜肴会给他带来丰厚的利润。

5.分析教育和缉毒两种方式带来经济后果和社会后果。

要点:缉毒:(1)吸毒者对毒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极小。

(2)缉毒导致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

(3)由于弹性小,所以当价格提高时,均衡数量减少的很少。

(4)缉毒的效果是需求量减少的少,而价格上升的多。

其后果是一方面增加吸毒者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贩毒的人可获暴力,从而更愿意冒险。

教育:对吸毒者进行教育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下降。

与缉毒相比,教育既不会带来犯罪数量增多,也不会使贩毒者增加欲望。

6.如果对低技能的工人的需求富有弹性的话,说明最低工资制会降低这部分工人的总收入。

要点:企业是需求方,工人是供给方。

最低工资制将导致工资高于均衡工资,这意味着是在均衡工资基础上涨价。

对于富有弹性的需求来说,则涨价的幅度将小于均衡数量的减少,因此会使供给者的总收入减少。

7.分析当政府向生产者(消费者)每单位产品征税T元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担税收的情况。

谁分担的税收更多取决与什么因素?要点:原来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D和S1,均衡价格为P1;政府向生产者征税,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5元。

新的均衡价格为P2。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比收税前多P2- P1,P2- P1为消费者承担的税收;生产者收到的价格比收税前少P2-P3,P2-P3为生产者承担的税收。

消费者和生产者承担税收的多少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或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弹性大的一方承担的税收较少,而弹性小的一方承担税收较多。

8.分析当政府向生产者(消费者)每单位产品征税T元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税收和福利损失的变化情况。

要点:原来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D和S,均衡点为H1,均衡价格为P1;当政府向生产者征税的时候,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T元。

新的均衡点为H2,征税前,消费者剩余为 A+B+E生产者剩余为 C+D+F征税后,消费者剩余为 A生产者剩余为 D政府税收为 B+CE和F没有任何人得到,所以成为无谓的损失9.如果政府对汽车征收的税收由每辆100元增加到150元,分析(1)各方福利变化情况。

(2)政府税收总额会增加还是减少要点:(1)税收增加前后福利变动表100美元税收时150美元税收时变动消费者剩余A+B+C A -(B+C)生产者剩余J+K+L L -(J+K)税收收入D+E+G+H B+D+G+J B+J-E-H总剩余A+B+C+D+E+F+G+H+J+K+LA+B+D+G+J+L -(C+E+H+K)HHFEABCDPSD PPQQPQ PSD SPP(2)由于汽车是富有弹性的产品,税率增加,则价格上涨,这样会有许多人退出市场,税收收入=T*Q ,人们对价格反映敏感,说明税率增加,会使Q 减少的比例更大,所以税收收入会减少。

10.征税带来的无畏损失在第一年还是在第五年更多?政府征得到的税收在第一年还是第五年更多?要点:(1)第五年无畏损失更大,第一年政府得到的税收更多。

(2)无论是需求弹性还是供给弹性在长期都比在短期更大(3)弹性越大,无畏损失越大;弹性越大,政府得到的税收越少。

11.分析进出口贸易给一国带来的福利变化。

A 国B 国 A 国:没有贸易时,国内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 0和Q 0,社会福利为A+B+C 有贸易时,进口Q 2-Q 1,社会福利为A+B+C+D 。

所以国际贸易将使A 国福利增QQQ 没有税收时100元时卖100元时买者150元时买150元时卖者LKJ H G FE D C B A 价数DSP P PP P QQQQCDB APQQ QQD CB A加D 。

B 国:没有贸易时,国内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 0和Q 0,社会福利为A+B+C 有贸易时,出口Q 2-Q 1,社会福利为A+B+C+D ,所以国际贸易将使B 国福利增加D 。

12.分析关税给一国带来的无谓损失。

世界市场价格为P W ,在进口国不征收进口税时消费者剩余为a+b+c+d+e生产者剩余为f征收进口税时,单位产品征税t 元,则消费者剩余为 a , 生产者剩余为 b+f 政府税收为c ,无谓损失为 d+e 因此关税给进口国带来福利损失为d+e 。

13.假定一个实行开放政策的城市,职工有较大的流动性,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画图分析(1)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职工的工资水平与职工工资总额的影响。

(2)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雇佣劳动力的厂商在工资支出上的影响。

(3)农民进城打工所带来的各方面福利变化。

要点:农民进城打工,将导致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

如图,供给曲线又S 1增加到S 2,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就是进城农民的数量I F A BC G E 1E 2P DSSPP Q 1 Q 2Q 3 O QQP 2OP w(1+t)P w P dD dS d1 d 3Q da c be f(1)均衡点由E1到E2,价格由P1降到P2,这说明职工的工资水平降低;此时原城市中的职工人数由Q1减少到Q3,因此职工工资总额将由P1Q1减少到P2Q3。

(2)雇佣劳动力的厂商支付的工资由P1Q1变动到P2Q2,但是要确定工资总额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小,则劳动力价格的降低,使厂商支付的工资总额减少,反之则增加。

(3)农民进城打工之前,厂商的福利是A,城市职工的福利是B+C;农民进城打工之后,厂商的福利是A+B+G,城市职工的福利是C;进城农民的福利是F。

由此可以看到,农民进城后,社会总剩余增加G+F,厂商剩余增加B+G,农民得到了实惠F,受到冲击的是原城市劳动力,剩余减少B。

14.技术突破降低了生产电脑芯片的成本。

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突破对以下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a.电脑市场b.电脑软件市场(1)技术突破降低芯片成本,使电脑投入价格降低,电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求不变。

于是电脑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叙述3分,图2分)(2)电脑软件是电脑的互补品,电脑需求量的增加,使软件产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不变。

从而软件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叙述3分,图2分)电脑价格软件价格D SD SS D电脑数量 软件数量15.因为百吉圈与奶酪通常一起食用,所以,它们是互补品。

a .我们观察到奶酪的均衡价格与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同时上升。

什么因素引起这种变动型式呢——是面粉价格下降,还是牛奶价格下降?说明并解释你的答案。

答(1)由于面粉价格下降引起的。

(2)面粉价格下降,则百吉圈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导致百吉圈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3)由于百吉圈和奶酪是互补品,所以此时奶酪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不变,所以奶酪的均衡价格将上升。

b .再假设奶酪的均衡价格上升了,但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减少了。

什么因素引起这种变动型式呢——是面粉价格上升,还是牛奶价格上升?说明并解释你的答案答(1)由于牛奶价格上升引起的。

(2)牛奶价格上升,使奶酪的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奶酪的供给减少。

(3)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奶酪的均衡价格上升。

(4)由于百吉圈和奶酪是互补品,所以此时百吉圈的需求量减少。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某消费者每月在煤气上的开支为20元。

现在煤气价格上涨100%,而电的价格保持不变。

政府为不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每月为消费者补贴20元。

用效用理论分析,该消费者的状况与煤气涨价前相比,是否有所改变? 消费者的处境改善了。

煤气涨价之后,预算线由I 1变动到I 2,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由U 1降到U 2;均衡点由A 到B 。

(3分)如果政府对消费者补贴的数额使消费者还能支付得起原来的煤气使用量,则新的预算线将由I 2移动到I 3,此时均衡点为C ,对应的效用水平为U 3,显然U 3大于U1,所以消费者的处境比原来更好。

(4分)2.为了改善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对单一商品降价好还是给与消费者相当数量的U UU II I图3补贴好?为什么?如果采取降价的策略,预算线由I 1变动到I 2,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由U 1增加到U 2;均衡点由A 到B 。

(3分)如果政府对消费者补贴的数额使消费者能支付得起降价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量,则新的预算线将由I 1移动到I 3,此时均衡点为C ,对应的效用水平为U 3,显然U 3大于U 2,所以补贴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更大。

(4分)3.政府在增加等额税收收入的情况下,对消费者征收数量税还是所得税,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小一些?为什么?4.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什么情况下是正斜率的?什么情况下是负斜率?为什么?U U U III 图3(1)当小时工资提高的时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a 和c 。

(2分)(2)如果某劳动力对于休闲时间和劳动时间的选择如图a ,即小时工资增加的时候,其休闲时间减少,而劳动时间增加,那么他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就是正斜率的,如图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