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法基础学习:10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学习:10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四)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制
我国《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①以不 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②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商品。③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④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 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⑤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 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⑥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 件上实行差别待遇。⑦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相关知识
11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
首先是一般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①一个经营者在 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②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③三个 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其次是例外规定,即有上述规定情形,其中有 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再次是反证规定,即 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 场支配地位。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相关知识
三、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 (一)市场支配地位的含义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 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 能力的市场地位。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① 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②该经营者控制销 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③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④其他经营 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⑤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⑥ 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相关知识
五、反垄断法的实施 (一)反垄断调查机构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国 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二)反垄断调查程序
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相关知识
一、不正当竞争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国《反垄断法》主要调整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对垄断协议的规制 (一)垄断协议的含义
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二)垄断协议的种类
1.横向垄断协议 2.纵向垄断协议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2
相关知识
(三)对垄断协议的规制 我国《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以下具有横向垄断协议性质的协 议:①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②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③分割销售 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④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 品。⑤联合抵制交易。⑥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以下具有纵向垄断协议性质的协议 :①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②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③国务 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相关知识
四、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 (一)经营者集中的含义
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以一定的方式或手段所形成的企业间资产、营业和人员的 整合。
(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 1.申报情形
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①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 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②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 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二、市场监管法
市场监管法是调整市场监管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监管法主要包括 合同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任务一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相关知识
一、反垄断概述 (一)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是指产生或者可能产生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效果的行为。
(二Hale Waihona Puke 反垄断法经济法基础目录
项目一 经济法总论 项目二 企业法律制度 项目三 公司法律制度
项目四 破产法律制度 项目五 合同法律制度 项目六 证券法律制度
项目七 金融法律制度 项目八 财税法律制度
项目九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项目十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任务一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任务二 反垄断法律制度 任务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任务四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任务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项目十一 倡导金融创新
项目十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任务一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1
学前导入
一、市场监管的概念和特征 (一)市场监管的概念
所谓市场监管是指市场监管主体依法对一定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监察、管理与规范的 活动。
(二)市场监管的特征
1.市场监管的主动性 2.市场监管的及时性 3.市场监管的事前性与事后性 4.市场监管的综合性
2.申报材料
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集中,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①申报书。②集中对相关 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③集中协议。④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 度财务会计报告。⑤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3.申报审查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的 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作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 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市场竞争过程中因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产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二、几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市场混淆行为
市场混淆行为主要包括: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 、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 人误解的虚假表示。